时 间:2023年1月8日19:00—22:00
主持人:罗艳华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本科生科研助理1人。
沙龙议程:
议程一:论文领读:《从生活空间到文化空间:现代大学书院制如何可能》,领读人:周如川
汇报要点:1.选读背景:书院制衰落,一站式学生社区制度建设;2.现代大学对书院制的实践探索:3.对文章整体框架的介绍;4.论文内容观点详细介绍:()引言,现代学校空间的现状,传统书院制优势和主要精神,现代大学制度下书院建立何以可能;)4.学校实践经验介绍。 师生交流:
廖思伦:通过如川的介绍,我感觉书院更多的是一种非正式教育功能的发挥;书院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文化传承、师生交流和人文素养的普识;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在于对以院系为单位的正式教育功能不足的补充。与广西师大这边开展的书房与书院很像。
程老师:我认为,书院是对大学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应该与专业教育是互补关系,补充专业教育的不足,书院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师生交往,自如、丰富、深入。第二个特点在于完整的生活,以人的全人发展来,以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来构建完整的生活体系。完整生活的构建依赖于书院。第三,强调通识教育,香港中文大学,书院的理念,师生交往的理念建构起一些制度,每个学生都从属于一个书院,书院有课程、导师、资源。思伦介绍的书房具备了书院的一些基本雏形,但是还没有涉及到全校学校制度,也没有涉及到与专业学院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书院与专业院系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好调节,书院与党政这个系统的关系是比较难调节的。
书院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书院与党政机构的协调的,系主任的困难,建构一个很好的方式,新的制度,学生管理都属于党政,辅导员这个系统,系主任和专业教师的权力不够。院系层面导师的分配也是党政系统负责,学生的评价也是党政系统负责和决定,专业教师也不能做主,专业成绩虽然包含一部分,但是比例在不断缩小,评优评先主要是参加党团的活动。书院也要争取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就会与学校的党政、院系的要求冲突,三套系统之间的关系还是很重要。
罗艳华: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观点,第一个方面是书院在大学建立的可能性,从可能性来看,我认为在大学的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和博士生间更容易实行书院制度。第二个方面从书院建立的不可能性来看,因为历史上的书院是一种小规模的、高成本的、师徒制和个别教学制为主的教学形式,而且以大家或专家的知识垄断和知识权威来吸引贵族、士族子弟来求学。首先现代大学都是大规模的学校制度,学生动则上万和几万,从规模和成本来说难以实现书院制;其次从现代知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来看,不存在知识垄断,专家和老师的权威也下降了,因此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第三古代书院的针砭时弊,讨论关心政治方针制度的书院交流精神与现代的思想文化控制体制不兼容,书院不可能实现师生之间的畅所欲言的交流机制,文化思想观念的垄断性特征,师生不可能对当下政府、政策体制的交流和讨论,因而只能是一种文化教习的机构,而不能成为一种思想交流或新思想、新文化产生的地。另外书院制会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对学生生活空间的入侵和控制,会产生对学生自由时间的管控。
周如川的回应:辅导员、副书记党团系统与书院系统的管理人员合一,校园智慧系统对学生出行、就餐的记录精准控制和帮助。
廖思伦:党务系统移植到书院中去,与思想政治有差别吗?有多大的特殊性?书院制是不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周如川:虽然领导和管理人员和党务、辅导员是同一套班子,党的思想教育比较弱化,文化类的活动会多一些,传统文化,传统节日,通识教育课程,更多的是传统的国画、插花、书法,书院的传统文化精神去传承,更多的导师能够参与进来。一线学生管理,辅导员投入的时间太少,但在书院中有制度体系,要求导师融入到学生的社区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和学习,加强了师生交流。加一个书院系统的工作,增加了工作量,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好的方向。
程老师:书院制度,是否在于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价值的东西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找到志同道合的关系,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民主生活共同体,充分的、民主的、平等的分享经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跨专业的学生交往,促进师生交往,个人化的交往,在交往中产生教育价值,而在专业学院的教育中缺乏的,强化这种交往,由交往带来的效果。
韩启昌:学生自由的问题,学院制这种技术化的管理模式,保障了学生的尊严,学生管理,出寝室的频率,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的我们实行书院制,把技术投入到书院制的管理制中?古代技术是对自然的适应,技术独立化,技术独立主体的力量,产生的问题是,一切都技术化了,教育的学生管理中,技术化损害学生的自由。我们华师,不能让学生晚于11点回寝室,自习太晚回宿舍马上辅导员就会发现。团委,周末查寝室,早上查寝室,通过技术可以管理控制。层级化搞书院制。创新必须要自由,灵感来了这一会二就想写,如果这样的话,很多学生都有熬夜的需要,技术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书院制要实行的话,不应该控制,是更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自由,在技术的使用,在平时的学生管理,更学生更多的自由。向往书院制,但是书院制的可行性,行政体制和书院制的不配套,增加工作负担和工作量,落地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教育的去行政化,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即使落地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书院制。
程老师:书院制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应该是一种创新,不应该是对学生技术的控制。
周如川:学生自由方面不会干扰过多,学校还是有保障学生的自由,例如对考研学生有24小时自修室,提供咖啡之类。
李真颖:书院制是上层强加的还是来自学生需求。
周如川:我们学校是由党委书记提出这个想法,其实推行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一站式学生社区,在推进一站式的管理模式下产生的。毕业和入学手续都可以一站式在学院完成,设立了院长和科长岗位,院长为了做出成绩,去过香港中文大学、西安交大等模式,自上而下的改革,新任领导做了很多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目前这个项目,有些人持续做了很久,还是会觉得负担和压力,做的过程,自上而下的推动一个改革,有一个很好的政策导向,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生服务,导师制和师生交往。
廖思伦:我们讨论对于美好书院的期待,从你们单位的做法来看,你们的书院,你们书院就和那些学生工作做得好的学校,承担了学生服务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的学校做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服务(管理)中心,把学生服务、管理和活动建立起来书院,书院运行的就是学生服务、学生管理和学生社团工作。
刘莎:其实你们学校根据国家的政策,做的一些变革,通过你的介绍,其实你这个传统的领导方式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实行学生教育进行变革。这种外部激励方式,是否能导致变革成功,有效?加强师生交往、通识学习、加大学生的完整生活等功能,是否有书院制建立的必要性?跨学科的互动,学生社团、沙龙等也能实现。建立书院制与党政机关的联系的问题,高校里面行政机关与二级学院之间上下级关系,是否更适合在中小学建立?基础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有更多自由的选择,变革型学校,也有办书院制,书院制是否更适合在中小学。
周如川:我们学校的书院制确实是领导想做的变革,变革是否成功,是否能传承书院的精神,还有待探索和实践。
程老师:书院制的独特的价值和可行性产生了质疑,学生服务或活动中心,书院就没有独特的价值,你必须要发掘书院的独特的价值,价值意蕴在哪里?大家的讨论揭示了书院制的独特价值,例如英语角,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像英语角这种活动太少了,书院的设计是希望促进和增加了像英语角这种活动价值,在校园中,学生自发的,有组织资源的有意义和价值的学生活动。研究生层面,研究生之间的活动交往已经形成了,不需要这种制度来强化,反而本科生之间需要这种制度化的活动。本科生教育中也可以有这种研究生教育中独特的教育经验,有很多的共同生活,也能起到这种作用。书院制度的可行性有很多的挑战,但在有一些地方,仍然有条件开展书院制的探索。
卢老师:书院制本身是好事,是一种创新,和之前的西方的学院制有点像,目前实践中的做法有点四不像。我们的书院没有做好,是因为高校的发展水平不高,是因为国家不够足够强大,等过五十年或100年,我们国家真正强大起来,这些就不是问题了,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好了,党政系统是一个强大的支柱,不同情景下的不同解读。
议程二:读书汇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汇报人:罗艳华;
汇报要点:第八章 :逆向软约束;第11章:无组织的集体行为;第12章: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未来师生交流:卢老师:我们读这本书,主要学习周雪光的研究写作思路,如何将问题、现象、理论框架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理论,要对理论的实践运用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调整,要和具体的问题现象结合起来。这本书的研究思路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大家都认真研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