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十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3-03-26 浏览:


Ø 时间202332619:00—21:30

Ø 主持人:王贻婷

Ø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硕士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Ø 沙龙议程



博士生廖思伦论文领读:《绘制教育治理的全景图:教育治理的概念拓展与体系完善》



(一)博士生廖思伦论文领读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 娄琳琳:

1.文章逻辑清晰,对于论文写作有启发性。文章提到的“元治”与“共治”的界限在论文写作时需要界定清楚

2.“家庭成才”、“社区参与”可称为参与逻辑或教育逻辑,能称作“制度逻辑”吗?


博士生 罗艳华:

1.学校治理可以分为外部治理(涉及到政校关系)与内部治理,二者相互关联。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2.是“赋权”还是“分权”?学校自主权目前非常有限


程老师:

1.推荐阅读案例:李希贵对北京十一学校的变革,有很多治理变革的内容,具有更强的可行性、立体性、多元性。李希贵的书《学校如何运转》

李希贵对北京十一学校治理结构的变革、制度的调整,更加扁平化,将资源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倾斜。与褚宏启这篇文章“内部的二次分权”相联系

2.十一学校的外部治理也有变化,所获得荣誉帮助其获得更多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赋权”“放权”


博士生 卢迎丽:

1.文章将治理分成三个层次,围绕某个层次进行研究,对论文写作有启发性

2.文章围绕“管理失灵”和“市场失灵”,需要考虑到政府内部参与主体

3.核心是“制度逻辑”,一是来分析现实问题,二是提炼制度逻辑的特点。但是,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大论文的创新性还需要思考


博士生 杜佳慧:

大论文选题有意思的点、创新点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也就是不同主体制度逻辑执行中的冲突点,然后是冲突的分析、化解


博士生 廖思伦 回应:

利益的冲突是制度逻辑冲突的表现之一,制度逻辑对人的塑造作用很强,行动上的差距是有冲突的


程老师:

需要思考:家长对教师的不信任是出于什么样的制度逻辑?

制度逻辑是基于人类生活的多元性,在不同生活区域有不同价值

一是家庭领域,共同体、平等、温暖;

二是经济领域,竞争,效率至上;

三是社会领域,合作、团结;


博士生 付东兵:

1.中小学教育变革,教育作为系统是开放的,而每个系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当不同系统的目标不一致,那么权力的分配也就不一样。

需要考虑:不同的权利主体边界在哪里?

2.李希贵在《学校如何运转》这本书提到的“中层领导”角度不同。各个组织的权利非常明晰。评价系统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为其特别的工作经历,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比较多,从多角度对学校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3.教育改革的落脚点落在学生的发展,比如核心素养,但是有些空洞。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一样,教育治理是多方面的。能否找到一个研究框架把研究主体放在框架里,不是平均发力,而是有针对性?


程老师:

写论文需要先确定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学校治理需要有系统观、方法论,各层面需要共治、自治。如何看教育系统?学校组织?可以把教育看成一个嵌入系统

2.多元主体是否有边界?有原则?主体并不是越多越好

李希贵:去中心化,向一线倾斜,权责利的统一,将管理部门转变为服务部门

提到的“多级委员会组织”,通过教师群体的力量分担了校长的权力


博士生 刘莎:

1.学校改革多是以校长角度看待。

2.能否在制度逻辑里嵌入文化思想,作为主要思想?核心是组织和结构的变化,最后引起制度的改变

一是政府起到宏观的把控,综合育人

二是家庭育人目前向学校倾斜,应该落脚在生活育人

三是社区,一方面实现宏观育人,另一方面实现给家庭提供指导性服务


博士生 刘晶:

总结与反思第4点。

1.社会组织的界定国内外不一样。国内的“社会组织”概念最开始是政策话语,社会学界后对其进行研究。目前是政策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结合。特点是独立于政府部门,提供公众性服务等。需要清楚界定概念。

2.“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

一是国家逻辑,外部性、总体性、支配性安排,宏观的

二是教育-市场逻辑,育人,自主性、能动性,可视的、微观的

3.关于大论文选题,不是很清晰,还需要继续聚焦和提炼


硕士生 王建怡:

主体之间的利益和博弈,制度逻辑的逻辑较为宏观。

多主体的视角研究,感觉是空的架构

硕士生 孙丹红:

对教育治理、分权赋权了解不多,通过这篇论文进行了学习


牛碧霞:

一线老师的自主权不大,主要集中于校长和领导


博士生 周如川:

职业教育领域,教育治理推进存在很大困难。虽然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但是百姓对其的重视度并没有提上来。比如“双减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国家政策还需要各方的力量相互融合,让全社会认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博士生 娄琳琳:

提出疑问:家长参与治理能称为制度逻辑吗?


程老师:

制度逻辑是社会生活的宏观视野,在历史积累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不一定是学校制度那样的规范。学校看重表现、能力本位,家庭则是共同体逻辑,按照情感需要、平等原则。

将制度限定比较宽泛时,家庭也可以看做成一种逻辑。当家校冲突时,看待成主体间利益冲突还是制度逻辑冲突,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1.文章提出的“元治”概念混乱,与自治、共治整合。为什么不具体谈法治

例如,美国与中国的法治有很大不同,对教育的发言权不同

元治应该用“法治”来保障

2.市场力量有时候会提高效率,但是有时候很混乱

比如美国政府支持家长择校、“教育券”制度,有竞争机制,让学校保证教育质量

市场机制是促进教育要素更有效率地配置,加入资源选择,实现效率最大化

教育要考虑市场的需要,但是通过何种机制来实现?一部分是通过市场机制,但是怎样使用,文章中没有提到。

要注意实业界、产业界的力量,要看企业家、雇主的看法。但是这不是市场机制

3.“班级是否算作社会组织”,论文前后概念不一致

班级是一种集体组织

社会治理最终目标不只是学生中心,而是教育内部与外部系统有合理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内部解决教育的弹性和适应性,保证主动性和能动性,兼具独立性与开放性


季轩民博士:

1.论文缺少了伦理的考量,一旦放权就会涉及到很多伦理性问题

比如班级选班长,交给学生去做,可能会产生不和谐因素

2.治理体系中提到的“放权”,现在的学校不会轻易下放权力。家委会等组织只是形式上的组织,但是事实上是配合学校,没有达到主体的作用


程老师:

治理的价值在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比管理更有效率,保证各方主体的主动性,提供了治理的一个视角。

建议博士生、硕士生多读书,帮助打开思路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十一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九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