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时间:2023年4月16日19:00-21:30
Ø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Ø 主持人:周仁美
Ø 沙龙议程:
议程一:硕士生汪小兰领读论文《不平等的“贵子”:基于网络民族志的“小镇做题家”就读体验研究》
一、分享环节
(一)论文的主体框架
1、问题提出
2、文献回顾
3、研究方法
4、就读体验:焦虑、孤独与拉扯
5、多重困境:教育不平等、城乡区隔与阶层分化
(二)大论文的选题思考
1、现实问题:教育过程不平等
2、引发思考:
3、就读体验研究:
4、选题:农村大学生的童年就读体验研究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潘小芳:
1、话题新颖,切入点适切(小镇做题家),研究方法比较新颖(网络民族志)值得借鉴。
2、我们借鉴网络民族志这种研究方法,方法本身可能会存在“真实性存在质疑”的问题。
3、可以加入一些针对性策略改变小镇做题家的现状:学校、同辈群体。
4、选题问题不清晰、对象不清晰:童年体验研究面向的群体是谁?寒门贵子还是学业不佳的学生。
5、可以去探索如何改变现状,汲取寒门贵子的优秀经验。
博士生杜佳慧:
1、文章是属于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学是一个关于问题的学科,文章有一部分没有建构完整。
2、选题:怎么创新?研究问题不明晰,存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混乱感。
3、新思路:考试失败有什么故事,比如考研失败、考资格证失败等等。
博士生娄琳琳:
1、研究问题不清晰:为什么研究农村大学生,为什么不研究没有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和正在考大学的农村学生?为什么去农村大学生的童年体验?研究意义在哪里?
2、童年体验是一个多年前的体验,会不会记得多年前的体验?
3、群体的选择非常值得考量。
博士生罗艳华:
1、分享论文中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不大,反复谈农村学生在精英大学的适应困难。
2、选题:有意义,基础教育农村学生的就读体验。农村学生的就读体验非常不好、学习幸福感不强,探索在高度竞争、封闭式的教育体系下,农村学生的就读体验对学生的影响。现在很少关注学生的就读体验,所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是可以的。
博士生杜佳慧:
1、对于考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并不是没有必要研究,不是矫情。可能在中小学阶段存在问题没有解决,大学生活中也有问题,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他人····
博士生罗艳华:
1、会自卑、会出现问题···确实会有那样的体验,但是进入工作之后会很快找到自己的价值,回顾之前大学的挫败、孤独、被排斥···都是很小的事情,经历过了回头想想觉得不是很大的事情。
博士生杜佳慧:
1、大学生有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存在的困难,自己感觉大学生步履维艰、小心翼翼,现在机会越来越少了。过程中的机会太少了,所以设身处地想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程老师:
1、农村大学生不是教育问题中最严重的,有比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比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农村大学生会面临问题,但是文章中是文化适应的问题,还不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斗争问题,比如农村高中生升入大学。农村大学生在大学就读中问题不是最大的,在就业的时候问题可能比较大。中上阶层的大学生依靠家庭资本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工作,而农村大学生没有这些资本,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危险”。
2、不支持做这个研究:研究比较透彻了,很难出新,价值不大。
3、关于选题:通过农村大学生的回溯研究,探讨农村的生活环境变化。希望研究“童年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就读体验”。对不同年代(90后、00后)大学生的回溯研究,揭示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挑战,它们能够突破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原因在哪里?
4、方便样本:很容易找到这些研究对象。
5、研究意义:(为什么选农村大学生)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童年生活体验,可以为当下的农村教育和社区的重建提供对策和借鉴。
卢老师:
1、选题不是很好,没有研究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阶层固化短期内没有办法改变,但是短期之内能做什么呢?
2、“小镇做题家”、“阶层固化”···这些概念本身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所有来自农村所有的学生都是“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家”就没有出路吗?相反,很多人是依靠“小镇做题家”获得成功的。
3、另一条思路:可以审视与批判当下学术研究和舆论中对于农村学生的标签、描述,这些词和概念是不是对农村学生本身的“污名化”?对农村学生导致一些冲刺性的压迫。通过这些词来固化人的观念,把人的唯一一条道路堵死。(给人洗脑)比如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的标签,但是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有问题。
程老师:这个思路很难,是一种批判主义的范式,需要理论基础和认知比较高。
硕士生汪小兰:
1、没有否定小镇做题家
2、为什么选农村大学生:这些人克服了困难,是学业成功者,对于童年经验的积极层面的回溯是有益的经验,另一层面固有的一些自卑···导致他们在大学的适应性问题。
3、为什么选童年经验:事后诸葛亮,过来人的视角。这些制度、阶层固化没有办法改变,但是····
程老师:
1、结构性的差异、体制性的问题仅仅靠个人努力不能改善。问题是,所就读的大学为此负责吗?问题是农村大学生所就读的大学没有帮助农村大学生充分适应大学生活,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的融合功能。(共同体)
2、为什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美国的学校,也是一个“边缘人”,但是仍然有充实、学到很多的功能——这个大学营造了生机勃勃的生活和多元的价值观,这是中国大学所缺乏的东西。
卢老师:
1、美国的大学确实氛围更加轻松、自由舒服,美国大学自身自信+开放,没有围墙,与社区融合在一起。国内的大学很少自信+开放,比如我们的校门。只要学校比较自信,其实就是可以影响到学校内的学生。美国就算一个很差的大学,都觉得自己的学生和老师是很好的,非常自信;开放,几乎所有的东西,课堂、讲座、体育活动、图书馆都是开放的,比如周围居民都可以来学校观看比赛,很多资源、机会可以共享。
2、到了大学就是要开阔眼界,但是需要开阔眼界的机会——开放+自信。
程老师:
对于中国大学设备设施的一些体验:
1、大学成了卖门票的地方。
2、进学校要刷卡,进教学楼喝水也要刷卡······(为了赚钱,还是为了防止别人喝水)
议程二:硕士生丁灿领读论文《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依据与方式》
一、分享环节
(一)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含义
(二)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依据
1、主体依据
2、教育依据
3、实践依据
(三)基本方式:讲授、展览、实践、交流
(四)个人思考、论文思考
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以武汉市W区为例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刘晶:
1、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是选题比较有意义。很多学生与社会隔绝,这篇文章关注的学生不仅只作为学生,还是社会人,是一个全面的发展。
2、文中有一些地方是与现实脱节的,比如学生学校时间多与社会教育时间。
3、思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一般小学更加关注语言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倾向于语言智能、数学智能···是优于其他职能。教育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发挥自身擅长的部分,如果可以从少先队工作社会化让学生的智力结构获得更好的发展,是比较有意义的。
4、问题是该问题前期研究不足,理论性可能会不足。
博士生卢迎丽:
1、从概念出发,重新赋义。方向: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指向少先队员,可以从少先队员进行思考;也可以对少先队工作进行思考。
程老师:
1、为什么现在资源都有了,但是没有办法做好?聚焦化,有什么机制?
卢老师:
1、概念的理解本身就有缺陷和偏差,“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是一个伪命题,你讲的可能是学校少先队的社会化。很多时候学校把社会实践活动把少先队活动混合了。
2、学校少先队并非没有社会化,是学校教育进行社会化可以借助少先队的渠道。学校自己组织,资源不多,特别是薄弱学校不借助少先队的渠道获得社会资源。
3、少儿专业同学出去看了很多,但是没有想法——原因是:只用学校教育的思维思考问题,没有从少先队教育的角度思考,少先队是跨学校的社会组织,思路没有打开。比如很多小学校长会去找教育局长,而不会去找团委,其实团委会提供很多资源。所以我们的思路没有打开。
4、学校少先队工作也有问题:与校外少先队工作结合的不是很紧密,没有什么联系。把校内外少先队联合,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化。
程老师:
1、少儿组织这个专业要加强理论的学习。
2、分享的这篇论文是在事务化的视角来写的,缺乏理论,比较一般化。
3、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少先队工作要社会化?社会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价值是什么?很明显,学校组织都加强了少先队的重视,加强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活动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少先队社会化呢?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到底要怎么做?
(1)“学校之外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时空”,为什么少先队要来干预这个校外的时空?
(2)“观察学习是少年儿童学习的重要途经”,在学校不能观察学习吗?
并没有清晰揭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依据!!论文中提出的方式也蜻蜓点水。
4、选题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能够停留在所分享论文的基础上,要超越,要有学理性。既然学校少先队工作要社会化,那么学校少先队工作是有问题的,文中没有揭示少先队工作的独特性。所以要思考少先队工作独特的价值与独特的路径。比如,少先队工作教育中对于政治的习得。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在开放政治文化环境中,促进儿童的政治化。
5、理论思考:理论不是随便找的,理论要帮助我们思考论文的核心问题。必须要找到适切的理论,对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意义、独特路径、可能性等进行支持。
政治社会化理论:建立框架,儿童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参与社会化可以有哪些进步和表现
公民教育理论:独特的路径
其他:学校怎么和外部的机构很好的建立联系。
议程三:硕士生张媛媛领读论文《新时代培育—治理—评价(CGE)师德建设三维模型》
(一)分享环节
毕业论文思考:区域师德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卢迎丽:
1、结合调研,从学校层面来看,师德治理是否存在,是存疑的。
博士生付东兵:
1、建构理论框架:所选题目还是有意义的,师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让学校和老师重视,但是这个模型如何建立,文章没有说的很清楚,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罗田调研当中,教师访谈所说“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希望可以得到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解答。师德治理是为了什么?师德建设要与育人结合起来,要让老师们意识到师德建设工作可以给他们的育人带来益处,师德建设要从内发生。
博士生廖思伦:
1、感想:这个师德治理模型,为什么“治理”处于中心?培育和评价不是师德治理的一个方面吗?写作方式和思考角度确实吸引人,但是不赞同。
2、赞同:师德建设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和教师个人的考量,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能够仅仅盯着教师本身。不否认有师德圣人,但是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要放到整个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各方面去考虑师德问题。(把师德建设画一个最低的红线)
3、影响师德的水平:提供最基本的物质要求(事实中老师去争取一些事关经济收益的东西)
4、选题不需要这么宽泛。可以选择某个方面,比如社会组织在参与师德评价的一些方面。
程老师:
1、同感:培育和评价不是师德治理的重要方面吗?“培育”作为这个模型的中心词不是很好,这个模型的区分不是很好。治理与培育、评价并列也不是很合适。
2、教育局更多的做的是一个规范(监督性的),培育是一个引导性的。
3、不用去建构框架,可以在所分享的这篇论文中的模型进行改善,结合罗田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现状、原因、对策)——培育、规范、评价三个方面都写一点,材料丰富。
卢老师:
1、选题不要宏大,研究一个方面(评价)就可以,不好把握。
但是,选题大一点,难度小一点;选题小一点,难度大。
程老师:
1、对少儿专业:用多学科的视角研究儿童。希望把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拓展为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包括生活体验、政治学习····各方面面临的问题。结合学科与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
卢老师:
1、我们对于少先队本身不是很了解,还可以继续研究,但是与儿童的研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