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时间:2023年4月30日19:00-21:30
Ø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Ø 主持人:龚丽冰
Ø 沙龙议程:
议程一:博士生刘晶毕业论文进度汇报:《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研究——以1+X证书制度下培训评价组织为例》
一、分享环节
(一)论文的主体框架
1.梳理现实问题,根据前期研究和文献整理提出关键问题:
(1)技术层:如何提升专业性?
(2)制度层:如何获得合法性?
(3)管理层:如何建构良性互动的机制?
2.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背景分析框架搭建:
(1)外部参照:治理理论;
(2)内生底蕴:组织理论。
3.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困境:
(1)技术层:自身缺乏专业性;
(2)制度层:存在合法性;
(3)管理层:相关主体互动不良。
4.组织理论、治理理论视角对问题成因剖析。
5.国际经验借鉴。
6.有效路径:
(1)技术层:理性系统视角;
(2)管理层:自然系统视角;
(3)制度层:开放系统视角。
(二)研究思考:
(1)如何构建一个分析“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深度”的框架?方便从访谈资料中提取信息;
(2)访谈收集的材料很多,是否采用边引用边阐释的方式?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付东兵:
对理论和实践的把握值得学习;
职业教育分为职前和职后,社会组织和职业院校的责任分配?
职教评价委托社会组织的证书是否得到政府认可?角色的交错如何平衡?
开放系统观中的话语权和效力能转为经济效力?
是否探讨学校、社会、政府之间文化的交合?可以尝试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的初衷。通过分析国家的技能需求落后于社会组织市场的培训,认为职业院校培训的改革是至下而上的,例如幼儿园“园长证”培训。
博士生卢迎丽:
题目聚焦不明确,研究问题和核心不够突显;
影响因素是否有重合和必要?例如第一章和第四章的影响因素;
建议加入学生主体;
题目“1+X”证书意义的具体体现。
程老师:
聚焦“1+X”提供的背景和问题,以作为社会组织参与的一种切口。
博士生付东兵:举例东莞的职教创业园区的案例。
博士生周如川:
需要经济发展能力的支撑;
举例校企合作政策,包括校领导走访签订合作。但仍停留文件签约表层,没有实质的推进和落实,学生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博士生罗艳华:
和实践的对应性比较抽象,建议可以进一步聚焦和关注某一方面的问题。
卢老师:
词汇是组织论,考虑专业组织的思维,理论不仅参考一般的社会组织理论,还可以参考专业组织、第三方组织理论,提高其专业性和聚焦性。
程老师:
理论运用合理,框架构想、资料提炼合适;
从结构上,可以增加对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必要性的思考;
从内容上,增加社会组织的背景性问题了解,除了现有的访谈对象,还可以从职业院校校长、分管高职教育的行政官员角度进行访谈,增加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视角、学生的视角。
进一步完善背景材料和问题、研究方法,加入多元访谈视角。
或者可以加入以高职院校为个案的研究,以更整合、整全的视角聚焦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培训组织中,关注人才培训是否得到进展。
博士生刘晶:访谈对象的联系难度较大,回应尝试采用增加个案研究。访谈资料的整理,夹叙夹议的呈现取舍?
程老师:
不需要全部呈现,只要引用有价值的部分。首先要服务观点论证;其次不要繁多,标识引用典型代表,具有共鸣性,避免冗杂;再次通过材料的反复阅读提取关键点,则无需进行扎根分析。
博士生付东兵:分享中山古镇案例,艺术设计毕业班参与古镇设计比赛,优秀者落地实施案例。
议程二:博士生罗艳华毕业论文进度汇报:《县域教育生态危机研究——以西部X县为例》
一、分享环节
(一)论文的主体框架
以系统论、文化人类学、教育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县域教育生态的内涵与结构,认为县域教育生态即县域教育系统生态实质:县域教育系统内部生态和县域教育系统的外部生态性构成。
(二)研究过程
以西部贵州的X县为案例,通过初步调研,分析其教育基本情况和近十年的教育发展整体变化情况。将在下一阶段进行师生问卷工作、校领导和教师访谈工作,以了解课堂生态、班级生态、学校生态。
(三)目前主要困惑和困难
1.调研开展不顺利,例如寻访调研对象难、调研时间耗时;
2.县域高中近两年发展有所变化,没有其它地方的明显塌陷,反而有扩张趋势;
3.县域优质学生和教师外出流动数据难找和统计,都是口耳相传;
4.县域教育生态危机比较集中在初中学段,而非贯穿每个基础教育学段。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
1.5-6月集中调研,进行问卷的试测、发放、访谈;
2.进一步收集县域学校发展、教育管理的相关地方性制度、政策,全面了解县域教育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3.横向县域比较,找一个周边经济发展不好的是,比较教育发展情况,尤其是学校发展情况;
4.暑假进行初步数据分析和论文第三章至五章的论文撰写;
5.9月份再进行必要补充调研,开始撰写第六章和第七章。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娄琳琳:
报告多次提及“生态性”,在后文虽提及课堂生态、班级生态、学校生态,但缺乏整体性的统领概述。
博士生潘小芳:
理论基础——文化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是学科,而非理论,可以增加如何具体引用;
关键词应该是“教育生态危机”,但主要围绕“教育生态”,“教育生态危机”无体现;
缺乏开阔视野,可以增加相互联动视角和嵌入性视角;
侧重点不够凸显,例如可以从生态基本要素的分析中抽取学校的相应制度和管理方式。
博士生付东兵:
县域教育生态遭到破坏发生于最近十几年,之前相对稳定的内部状态如何平衡,目前是如何失衡的?增删了哪些因素?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访谈取舍。例如生源的流失(撤点并校、优秀师资生源的出走)、城乡的发展、人才培养观念的变化。
对社会群体进行调研,以补充县域教育生态变化视角的整全性。
博士生廖思伦:建议缩小维度,深入聚焦一个问题。
卢老师:
清楚哪一层次的生态,首先从学校微观、学校及周边环境中观、全县域宏观角度取舍,结合研究问题,可以聚焦宏观,整个资料的收集可以基于宏观,而非微观和中观。例如聚焦儿童是否都能入学、是否存在中途撤学情况、是否按时毕业等宏观问题;
增加访谈对象的多元性,多视角分析县域教育宏观变化;
建议不要带着预设和价值观进行问题研究。
程老师:
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实质性研究工作,理论假设宽泛,调研学校需要聚焦,先舍弃民办、私立、家庭教育,横向比较可以建设在充分了解调研整理的基础上;
建议重新建构教育生态理论模型图:第一是人,人的情感体验;二是机构组织层面:总结三类教育组织的特点,并选取代表性学校;三是结构和功能层面:凸显县域基础教育的结构及其功能,例如功能包括教育的质量、社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