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十八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3-05-21 浏览:


Ø 时间:2023年5211900-2130

Ø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Ø 主持人:王健怡

Ø 沙龙议程:


议程一:博士生杜佳慧论文进度汇报:《城市底层教育再生产问题研究—以中部某市X校为例》


一、分享环节

1.研究问题

Ø 题目的修改:


Ø 关键概念——城市底层、教育再生产、学业不佳学生、认知-文化

Ø 具体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思路图;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3.资料收集

4.写作思路:绪论、理论基础、背景呈现、学校个案、家庭教育、认知-文化、困境与突破

5.困惑与计划

①认知-文化理论的建构是否违背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②重点部分是否出场太晚?

③各个部分是否存在割裂?

④研究对象的命名问题

⑤遇到重复的地方是否体现了逻辑上存在问题?

⑥论文结构上存在不平衡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陈金平:

1.就研究方法谈了一些体会。前面做了很多调查,最终可能还是应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访谈和问卷来解释问题。

2.大体介绍了扎根理论的三种不同模式,建议做严格的三级编码,方便后续追溯。


博士生罗艳华:

1.文化能够塑造青少年情感、自我认识、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等,但目前的应试精英文化不利于人的成长。

2.认为自身研究和其有共同之处。

3.对认知的概念不太认同,建议用一个更确切的词。


博士生刘晶:

1.资料收集很扎实。

2.认为两个题目中,第一个题目比较保守,第二个题目更加贴切。

3.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把第五章的一些内容融入到第三、第四章,从而解决重点部分出场太晚的问题。

4.一些概念不能先入为主。


博士生潘小芳:

1.论文较为完善。

2.理论基础上,认知-文化理论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凸显,要阐述清楚认知-文化理论的要素。


博士生刘莎:

1.家庭教育这一部分章节偏多,建议可以再凝练一些。

2.建议可以参考《家庭教育社会学》一书中“假相倚”和“非对称性相倚”的观点。


博士生廖思伦:

1.框架太过复杂,想解决的问题特别多。建议简化,在写作过程中慢慢扩充。

2.理论也有些复杂,认为可以整合。


博士生卢迎丽:

1.论文选题应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出研究的关键问题,但目前呈现出来的三个子问题没有很好的汇集于一个核心问题。

2.认为第五章可以往前放。

3.目前的呈现可能和调研资料收集有关,整理的时候都想整合起来,但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可以删减,只留下关键内容。

4.疑问:核心理论的核心定位是什么?用于解释还是建构?


博士生罗艳华:

原来的题目更多从学生主体进行解释,现在改了题目之后将多因素纳入考虑,题目更大了,认为更符合人类学研究范式,可以参考。


博士生付东兵:

1.论文主要偏重文化的影响,上层的教育做的不错,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地区间的不平衡和差距可能就是文化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可能更大。

2.文中出现的城市底层学生、学校、教育的说法如何定位?建议在学理上说得更加明确。


博士生娄琳琳:

1.论文的主题不明确,每一个部分的每一个小标题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不强。

2.写作内容太多了,比较冗杂,建议从整体框架入手、再在写作中扩充。


卢老师:

1.上次的汇报更多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自我认知、自我贬低、自我设限),这次融入进来很多想法,将政策、制度都纳入进来了,但没有想的太清楚,是解释现象?还是在方法论方面建构?是想清楚是做社会再生产的验证性研究(e.g.《学做工》),还是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再生产理论?

2.以前的理论更加激进,但十几年来我国社会发生很大变化,再生产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现在应该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理论,时机比较成熟。建议可以尝试建构一个现在社会境遇之下社会再生产的机制,如此,只关注底层学生太过狭隘。希望能够对理论做出一点独特的贡献。

3.社会的弱势群体还是有机会,他的境遇会随着社会的变化有所改善。


程老师:

1.关于题目,主标题“我不是读书的料”能够起到揭示题眼、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眼看过去能够get到论文想讲什么。现在的题目有点大,建议聚焦到“城市底层再生产的教育机制研究”。

2.西方的理论可以本土化。布迪厄看重“文化资本”,伯恩斯坦更看重语言这一概念。文化认知不一定是一种理论,可以看作是一种图式、一种思考方式,这种图式把个体固定在原有的位置,影响自我的行为、认知,这对于文化资本和语言符码是一种补充。相关的几篇文章发到了群里,可以参考学习。

3.建议将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学校的基本状态、家庭的家校合作描述清楚,再阐述个人在这种格局之下产生的文化认知图式,用动态的视角进行个案展示,依据扎根研究进行理论化建构。

4.章节不在于多,在于各章之间的关系何在。可以将各章整合起来构建教育机制图。

4.一些微调,如:勾画区域教育的结构,谈快慢班格局、教育的生存状况,底层文化的整体状况,对家庭文化进行总体梳理。内容章节不必太多,第六章应是教育整合机制的研究。最后一章谈谈对策。

5.比之前大有进步,目前主要是内容过多,弄清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



议程二:博士生周如川论文汇报:《现代大学社区书院制改革的背景、困境与出路》



一、分享环节

论文框架:

引言

一、社区书院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三全育人的时代背景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殷殷嘱托

(三)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阵地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大学之道”的回归

二、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问题与困境

(一)对书院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书院-学院存在权责不清和人员冗杂问题

(三)师生和受众群体对书院的认识有偏差

(四)现代大学追求功利实用致人文精神缺失

三、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路径方法

(一)高效制:崇尚以生为本、打造“一站式”大厅

(二)双轨制:书院学院协同育人、构建三全育人合力

(三)导师制:教师学生密切互动、创建教学相长浓郁氛围

(四)博雅制:丰富书院第二课堂、搭建通识教育体系

(五)自治制:强化书院学生自治、引领学生自我成长
(六)实践制:依托实践育人理念、丰富书院文化活动

结语:复兴书院、传承儒学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刘莎:

1.学校实践经验有理有据,但文章中没有体现出学校的经验。

2.可以对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这样更有理有据。

3.第一部分“社区书院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中的理论渊源体现不出。进行书院制改革的迫切性在哪?

4.认为第二部分“(一)对书院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三)师生和受众群体对书院的认识有偏差”可以整合,“(四)现代大学追求功利实用致人文精神缺失”更像是必要性,应放在前面。且语言太过于报告式,建议精炼引用。

5.路径部分应是从无到有的思路。


博士生娄琳琳:

1.文章行政色彩浓厚,理论基础不够厚重。

2.问题部分的标题和内容不相符合,如:(一)对书院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三)师生和受众群体对书院的认识有偏差;(四)现代大学追求功利实用致人文精神缺失。问题表述浮于表层,建议往深层挖一挖。

3.路径部分有些过于具体,有些过于笼统。

孙永敏博士:

1.第一部分的背景可以在引言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2.第一部分论述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德育价值及开展情况。第二部分再写现实困境。现实困境部分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

3.为什么前面要加上高校制、双轨制、导师制等等表述?感觉路径部分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详细提出如何建设。就如何建设导师制,举了牛津大学的例子。


博士生陈金平:

1.结合2015年南方科技大学参观学习的经历进行分享。

2.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很少实行书院制。这篇文章应该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实行书院制?第二,怎么实行书院制?文中关于“为什么要实行书院制?”尚且不能说服读者,关于“怎么实行书院制?”提出的路径不是很具体。

3.目前高校管理学生主要有教学、学工两条线,书院制相当于学校里要多一个机构。把学生放在书院学会好一些吗?书院的功能是什么?感觉书院的形式大于内容,其功能与现在大学结构立德树人的功能相比,没有得到凸显。

4.关于实施路径,专业课很难参与书院制,辅导员怎么参与书院制的管理?


博士生刘晶:

1.结合自身值班的经历进行分享。

2.现代大学书院和正常教学工作、学工口的工作相比,有什么功能?

3.文章行文有问题意识,但没有深入。建议宏观上找一个理论视角进行分析,或者从一个小切入口,深挖一个小的问题。

4.结构方面,时代背景、理论渊源文字内容太多,重点不突出。困境部分也是。


博士生廖思伦:

1.书院制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书院和目前高校里面倡导的书院之间有何内在逻辑?建议弄清楚这一前提问题。

2.文章行政色彩浓厚,只有述没有论,只是表达看法,而不是学术表达。建议尽快将行政思维转向学术思维。


卢老师:

1.文章带有明显的行政思维,没有弄清“学术论文”和“工作报告”。

2.写工作报告第一步都是工作政策。而做学术第一点就是要反思,出发点不应该是政策文本。出发点应该是为什么要推行书院制。没有办书院的大学也办的很好,为什么还要推书院制度?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历史角度,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学一般实行书院制,一般是英美体系的大学,脱胎于行会制。二是少部分大学搞书院制很大可能是出于特色化发展。

3.学术的路径不是政策、权威、领导的抑制,而是一种尝试。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十九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十七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