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时间:2023年5月28日19:00-22:00:
Ø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Ø 主持人:韩其昌
Ø 沙龙议程:
议程一:博士生卢迎丽开题汇报:《基础教育行政制度创新运作机理研究》
一、分享环节
出发点:用什么样的制度来总括“制度创新”?
开题报告框架:
(一)选题缘由:
1. 教育行政管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遵循
2. 制度创新是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核心诉求
(二)文献综述:
1. 制度创新(经济、文化、政治动因;制度创新的机制;制度创新的方式,这部分国外研究偏多)
2. 教育行政制度(历史与比较的视角、执行的视角、改革的视角;国内研究偏多,国外研究偏少)
3. 基础教育制度创新(境况与创新机理,国内高教多基教少,境外少量高教)
4. 文献述评
(1)理论分析途径存在缺陷
(2)研究内容存在缺失
(3)教育行政制度的研究有待完善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1. 解决的问题:
第一,教育行政制度创新是什么?宏观层次来看,我国建国以来教育行政制度创新实践进展何如?
第二,解读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分析范式是什么?
第三,借由地方政府围绕“管办评分离”开展的一系列教育行政制度创新,透视微观实然情境中的制度创新实践,旨在解答此类制度创新的共性表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的未来路径何如?
2. 研究方法:文献、群案例、扎根
(四)研究范围、创新点
1. 研究范围:
空间范围、时间范围、主题范围。
2. 创新点:
(1)研究视角创新。
(2)研究对象创新。
(3)研究方法创新。
论文框架:
写作困惑:
题目问题:教育行政制度、基础教育行政制度区分模糊
实际情境中究竟如何?能否获取相关资料?
文献综述的布局:理论部分是否要保留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潘小芳:
1. 文献综述部分没有对“制度创新”核心概念进行梳理,而是在梳理制度创新的机制。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制度创新方式”的综述比较少;
2. 理论视角不太清楚,批判了别人的视角,那么应该以什么视角审视这个问题?缺乏基本观点。是不是需要坚持教育学学科的视角?
3. 为什么选“管办评分离”?理由不太能让人信服。缺乏对教育行政制度类型的综述。
博士生娄琳琳:
1. 视域、范围需要扩充,国家、地方两个层次之间如何建立联系?
2. 论文框架缺乏问题意识;
3. “行政制度创新”的概念没有说明白;
4. “行政管理”在选题缘由部分是否更合适?
5. 研究理论视角:现有研究大多学科视角单一,如何把各学科的理论整合成教育学的理论框架?
博士生罗艳华:
1. “基础教育行政制度”的概念没有说明白,各国的架构是什么?有点空,没“落地”;
2. 有些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比如县域教育经费等,第一步应该是先梳理清楚基础教育行政制度的框架,这样才能提出相应的问题。
3. “运作机理”有点抽象,可以换成“机制”这个词。
博士生付东兵:
1. 文献梳理要贴合本国情况,西方的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2. 地方要突出哪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省、市还是县?
3. “行政管理制度”应当是长期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省法制办签字的,不是临时“通知”等内容。可以研究一下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创新面临阻力的原因是什么。要注意“用文件落实文件”的现实情况着实存在。所以要在选择案例时更加以斟酌。
博士生廖思伦:
1. 题目包含的内容太多了。直接讲“行政制度创新研究”,可能会更明晰;
2. 基层制度创新很难,做这方面的研究要先了解行政中“条块结合”的运作流程。可以试着通过画图来了解行政架构。
卢老师:
1. 选题有点奇怪,偏教管,不像原理,感觉不太适合做这方面的研究;
2. 应该从制度角度思考,而不是从管理、行政这些具体的视角来看。教管和原理的不同是:前者遵循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能操作、能见效;原理注重探讨“应该是什么”,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基本问题出发考虑教育管理问题。没有行政经验不是问题,不要怕。可以试着从伦理性、民主性、公平、“以人为本”等视角出发,能支撑自己的材料就留下,不能支撑的材料就不要。自己要有理论框架,有哲学性、准则性的东西在。
3. 建构支撑性的理论。要有理论内核,哲学层面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用得太多了,没有投射到哲学层面上。“利益相关者”的哲学内核,可能是过程公平问题。这不一定是民主问题。民主不一定可持续,但公平可持续。
4. 搜集材料的范围可以变一下,可以去中小学考察行政,在教育局可能发现不了啥深入的东西,至少武汉市的教育局不一定适合。想去教育局调研可以回老家。
程老师:
1. 这个研究基础薄弱,缺乏理论基础(教育行政学等)和实践基础(教育局、工作等)。
2. 制度创新的研究值得鼓励,但是这个“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题目有待商榷。
3. 本研究需要明确一些问题:
(1)教育行政和教育管理有什么区别?管理:既定的权力格局下执行某规定;行政:权力的划分、模块。管理更多地是执行,行政更多地是决策、制定。
(2)管办评分离是一种管理制度还是行政制度?
(3)改开以来有多少制度创新?
(4)管办评制度有哪些价值值得拉出来研究?
把落脚点要放在制度创新上。可以试试《基础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研究》,可以做历时性的分析。如果真的想研究“管理”,可以试试《基础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管理创新研究》。程老师建议选择前者。
(5)本文究竟要研究什么问题?现实问题?理论问题?核心概念界定?
议程二:博士生付东兵开题汇报:《基于需求的变革: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一、分享环节
为了让问题更聚焦,题目改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中学变革路径研究”。
(一)选题缘由:个人经历与研究旨趣
1. 个人经历:6年农村教师+6年农村教师职后培训+6年农村教师职前培养;
2. 调查结果:调查了1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访谈了教育局分管局长,w镇镇长、初级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小学教学副校长和教师代表12人次。
(学生和老师都很“混”)
3. 农村家庭对优质且公平教育的迫切需求
4. 农村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5. 问题提出:农村中学教育的困境如何突围?农村家庭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农村中学教育变革何以可能?农村中学教育如何变革?
(二)文献综述
1. 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研究、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研究、农村教育治理研究
2.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教育振兴研究: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乡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教育自信、乡村教育资源建设;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3. 述评:
(1)目前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国家政策已明确启动实施的领域,而对政策的前瞻性研究较少;
(2) 现有关于农村中学改革的研究趋向于城镇中学的同质化,差异化办学体制、模式的研究不多;
(3)关于中学办学体制、类型和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多停留在政策建议,城市中学的个别探索,关于农村中学的研究与实践较少。
(三)研究设计
1. 内容:
(1)通过对中部z县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中学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农村少年学习面临的困境,明了变革的现实困境。
(2)从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分析农村社会的教育需求,明确变革的根本目的。
(3)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寻找农村中学改革的依据,解决能否变革的问题。
(4)回顾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十年的成果,包括学校布局、经费保障、师资建设、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解决何以变革的问题。
(5)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探索农村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变革的可行路径,解决如何变革的问题。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丰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扎根研究农村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的教育需求,挖掘适恰中国本土农村教育特点的教育理论。
(2)实践意义:推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改革实践。从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出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农村中学突破困境,激发办学活力,让学生学有所期、学有所成、学有所进,教师教有所得,教有所为,教有所成,为县域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3. 研究方法:个案、调查。
4. 思路:
(1) 通过对中部z县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中学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农村少年学习面临的困境。
(2)从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分析农村社会的教育需求——是不是应该根据需求来调整教育改革的路向?
(3)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寻找农村中学改革的依据,解决能否变革的问题。
(4)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探索农村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变革的可行路径——农村教育要为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农村教育要让农民子弟的生命整全发展。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共同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城市的孩子:被迫分流;农村:大部分都要上中职,少部分人才能上普高。
5. 技术路线图
(四)论文框架:
1. 绪论
2. 第一章:农村中学的现实困境——以湖南省z县为例
3. 第二章: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多元需求
4. 第三章:农村中学变革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5. 第四章:农村中学变革的资源支持与制度保障
6. 第五章:农村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7. 结论
(五)困惑:
1. 个体教育需求调查对象的选择,如何能获知他们的真实想法?
2. 在经验借鉴方面,农村中学改革样版校如何选择?
3. 相关理论是否适洽?论文结构框架是否合理?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陈金平:
1. 研究很有意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有创新点;
2. 研究很符合专博的研究取向;
3. 选题缘由应该聚焦到“农村中学为什么要变革”的问题上,提供问题分析(农村中学教育)和破解路径的阐述,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调查”上;
4. 文献综述:围绕变革的路径做综述。基于前人的已有研究,看看自己能不能发现前人的问题,并且自己能有所弥补。
5. 理论视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很紧密。可以用系统论的思想,体现乡村教育的社会功能。
6. 研究方法:讲得不够具体,在开题报告中能否写得细点;
7. 研究结论不必在开题报告中出现。
博士生刘晶:
1. 社会转型背景: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农村人口快速向城镇转移。农业社会向工业、后工业社会转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城镇化要不断增长,农村教育不断萎缩,研究农村教育变革路径的意义需要更好地被突出;
2. 中职改建为职业中学等一系列新想法挺好的,但需要再细化一下,建议换位置放后面。
3. 综述中,综合教育改革、教育生态环境治理这些内容有点突兀,是不是可以把研究的关键词提炼出来,主题更聚焦,再去做文献综述。
4.第二章的逻辑有点不清楚,大家都会写“从个人到社会”,不具体,要结合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等核心要素来写,而不是从一些外在的东西出发来写;
5. 第三章:理论依据整合到一起,放到一个章节中。
6. 国内、国外的农村教育案例放在一起有点乱。前期要想好结构再下笔。
7.第四章: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和前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一般都是并列式或递进式。
8. 既然文章认为农村中学可以变革,“何以变革”的提法可能就不够恰当了,建议改一下。
博士生杜佳慧:
1. 建议文章更加突出亮点:“关注现实需求”是本文的创新点,可以试着在调查中突出这部分的内容;此外不是所有农村人都倾向于“离农”。文章目前的结构有点割裂。以前交流过程中提出的“乡绅”等观点可以用。
2. 要破除对“农村学校”的刻板印象,理解农村的固有文化,每个人对农村有不同的印象。
博士生潘小芳:
1. 研究问题示意图和论文的逻辑不一致;
2. 理论太多,哪个是一以贯之的?农村教育变革的价值基础是什么?需要聚焦。
3. 文章某些部分有点割裂。
博士生罗艳华:
文章的内容略有些杂糅,题目是研究学校,但内容像是在研究农村中学生发展面临的困境。文章或许可以通过使理论更聚焦来促成内容的聚焦,例如可以写《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学校变革研究》,把目标、取向、实施路径、价值等要素写清楚,让理论一以贯之。
博士生刘莎:
要把个人情感转化为对需求的理性关注,尽可能地贴合农村实际。“解决路径”部分不用面面俱到去,但是要“深入人心”。
卢老师:
1. 注意如何把情怀变成目标,如何把经验变成理论;
2. 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升学”和“职业”之间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利农”“离农”的矛盾也没有考虑到(让农村人变成城镇人不一定对)。根本性问题是教原研究的关键所在。
3. 推荐《村落里的国家》——不用硬是要给答案,先呈现现象。
程老师:
1. 聚焦研究对象。这个文章有点像《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研究》,而不是“变革研究”,前者包括制度设计,还有学校内部的文化、课程建构等内容,范围大一点;“变革研究”要把学校视为一个组织,从学校内部发现一些问题。
2. 凸显研究特色。研究特色不是靠理论堆积出来的,而是提出问题的方式。如何凸显和以往研究在聚焦问题的视角方面有何创新?可以突出本研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性。农村教育的改革出路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农村教育的改革放在乡村的变迁视角之下,聚焦农村中学和社区、村庄有什么关系,发生了哪些互动。需求视角可能有主观预设,很可贵,但是不能这么简单,只问自己有什么需求,而是要用系统论的视角,把多方诉求整合起来。
3. 不仅是描述现状,还要有论文所具有的理论性、创新性。(“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