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二十九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3-08-27 浏览:


时间:2023年827 1900-2130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主持人陈珊珊

沙龙议程:

多元主体参与学校治理的变革研究:来自汉铁初级中学的个案

议题一:第四章 教育伙伴:家长与社区(张媛媛、杜佳慧)

议题二:第五章 自主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刘莎、丁灿、潘小芳)



议题一:第四章 教育伙伴:家长与社区(张媛媛、杜佳慧)


(一)分享环节

第一节(张媛媛)

1、家校社合作概念的界定

2、理论基础以及未来

3、家校社合作的研究需要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第二-四节(杜佳慧)

第二节 家校社合作教育模式的环境营造

第三节 家校合作现状

第四节 当前的实践探索

第五节 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娄琳琳:

家校社共育的基础和原则谈的是平等和协作,文章在协作中指出存在的问题主体职责不清晰、协作机制建设不足,并没有谈到比如学校的角色特征是什么,职责不够清晰。另外,在协同上的面阐述不够清楚,未提到协同的维度究竟是理念上还是手段上的协同,尤其是角色和功能上不够清晰。


博士生罗艳华:

1、从整体逻辑结构上看:

第一,家庭和学校调研和主题是脱节的;例如第四节写的是家校社实践探索和第五节的内容都是实践探索,是否可以考虑放在调研部分,把第五节作为调研的一部分。

第二,改进措施提到的是家校方面,但整个章节是家校社合作,整体上逻辑上可以进行调整。

2、在文章细节上:

1)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家校社合作概念界定与意蕴,应考虑家校社如何合作,应考虑家校社的补充功能如何互为弥补。

2)三大环境章节标题可以改为家校社合作的教育模式,家校社共育的基础和原则的标题也可以再优化。

3、理论基础方面:和后面的调研、改进措施结合不够紧密;例如理论基础提到学生是主角、是贡献者,并不是旁观者,这是外国文献的界定,但在文章中并没有重新界定这个概念。


博士生王琇 :

1、第一节综述部分与第三节反思与展望有些脱节,当前写的是更多的是针对所有相关研究的展望反思;

2、第四章第二节第二点调查结果的呈现,这个标题是有歧义的,下面的小标题中与课业负担的情况存在包含关系,标题可以改为学习成绩情况的介绍。

3、第四章第三节改进措施中,未与家长态度的调查结果相对应,并没有针对调查结果 对应的改进措施。

4、家庭会议当中出现教师是否合理?


程老师回应:

1、第三部分应改为是几个理论对家校社的启示意义,共同点是什么,核心点是什么。

2、在汉铁初中指导家校合作中的突破口应该把亲子交往和沟通技能传授给家长,学校承担的是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职责。在某种程度上,家长是引导师和策略的传授者。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家庭会议的流程,包含家庭会议的开展、记录、主持和流程。对过去和现在的家庭会议进行比较:

过去,家庭成员往往成为批斗会,导致孩子抬不起头,过去的家庭会议也讨论成长问题,更具有随意性,以批斗为主;

现在,更多强调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主体,更强调创造积极正向的氛围和家庭成员相互感恩,。在撰写过程中,为了避免过于抽象,应该把背景交代清楚。

3、提出29页的三方会议,家庭会议具体是在哪里开展?


博士生杜佳慧回应:

三方会议和家庭会议的区别很小,不容易区分。


程老师回应:

1、家庭会议的主角是家庭成员;三方会议指的是父母、孩子和老师,尤其针对亲子沟通中的矛盾,尤其是矛盾特别尖锐的家庭,类似这样的情况,教师扮演者金牌调解员的角色。

2、可以多搜集三方会议材料方面的材料,包括三方会议流程,以及其他学校的具体做法作为案例引入文章,例如老师直接与家长孩子协商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目的是为了解决亲子沟通、孩子成绩提升问题。

3、在机制方面,除了平等协作,是否可以考虑把信任机制加入文章责任共担机制、教育催化机制等,思考哪一种机制可以让家长和老师产生1+1=2的效力?有些机制是化解1+1=0的矛盾,并没有产生1+1>2的教育合力?如果要实现1+1>2的教育合力,要以儿童成长为中心,家校社各自发挥作用。

4、总体上概括还不够,细节部分还需要进一步修改,逻辑不够清晰,背景不够清楚,可以进一步提炼概括,建议更多分析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思考不同做法的本质特征,在理论概括程度更精炼一些。


博士生刘莎 :

1、从文章的章节看,偏向理论性,案例较少。

一方面,认为文章中家校合作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作为家长,更多希望指导如何与孩子老师沟通;作为老师,更希望可以借鉴相关做法,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另一方面,如果课程只是形式上的任务和硬性要求,那么家长也会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第五节没有看到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帮助,建议增加。

3、在信任机制方面, 不仅家庭和学校需要信任机制,应该思考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给予孩子更充分的信任。


程老师回应:

1、无论是写书还是写论文,都应该做到心中有读者。

第一,写论文也要有读者意识,论文的理想读者群是专家,正是因为专家是读者,所以才应该删除一些教育常识,应该保留一些创新性的东西。

第二,写书要有面向潜在读者的意识,在写书过程中不断与读者进行对话,不能只是堆砌现有的材料。写书的读者来源更加多样化,比如这本书的读者来源不仅是教育研究界的同行,更多是家长、老师,应该根据读者来源,更多考虑家长和老师的需求。

2、第五节内容有些空洞,只写了社区和学校治理黑网吧,案例还不够深入,并没有更好地对社区教育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文章所在的社区百步亭社区是文明社区,一方面,对百步亭社区要有更多具体的描述;另一方面,由于社区的特征会对汉铁初中的孩子产生影响,应该更加深入了解社区的特征,思考社区究竟能为这些孩子提供校外的教育服务。针对社区教育这部分,建议对1-2个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社区在寒暑假的具体做法,才能充分地挖掘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协同治理。

3、 提出三点思考,第一,社区应该进一步思考与学校教育各自发挥什么样的职能,应该如何合作?第二,思考当下社区要发挥教育职能存在什么困难,内驱力是什么?第三,对社区管理者来说,在未来理想的学校可以与社区开展什么样的合作。

4、目前存在材料堆砌的问题,建议访谈的材料要呈现更多教育的故事,才能更加丰富立体接地气。


博士生付东兵:

1、对这些原则和机制提出质疑,究竟这些原则和机制是否可以用于解释目前家校社合作存在问题,例如信任问题、参与问题、职责分工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建议可以归纳为几大类问题,再进行原则机制的对应分析。

2、认为个案应该迁移到整体,用来和前面的模式原则一一对应的。


议题二:第五章 自主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刘莎、丁灿、潘小芳)


(一)分享环节

第一节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综述

第二节 学生的自控、自知与自我赋能

第三节 同伴互助与团队协作

第四节 全员参与的班级自治

第五节 特色班级建设的典型案例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卢迎丽:

1、对于学生发展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提出疑问;

2、是否可以将第一点主体性价值、第二点学生主体性存在的必然融合在一起更加简洁明了。

3、在整本书写作的定位方面,要紧扣初中的实践案例剖析提炼,例如原则、成绩和存在的困惑。第三节虽然做到了结合汉铁初中的实践,但是第四节与初中的实践脱轨,应该如何把握理论层面的升华和实践层面上的推演。

4.案例呈现方面,对于特色班级建设的案例,为什么要呈现这样的案例,应该提前进行深入的分析。


程老师回应:

1、建议第五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聚焦在两点,第一,认知水平发展应体现为学业成就;第二是把发展重点放到非认知的因素,建议将第二节与社会情感能力结合,才能揭示出因素对学生人格发展和未来幸福的影响,才能把学生发展聚焦到认知能力发展学生非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2.本部分第一、二、三节谈理论阐发,比如全员班级的参与管理是理想的班级管理建构;第四、五节分析在初中开展的行动研究,建议同伴互助调整成第四节,第五节融入案例。


博士生罗艳华:

1、这个章节表述的内容有些模糊,连贯性不足,逻辑性不够强。是否可以思考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上,让学生更多地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针对第一节的内容,需要加一段导言,谈学生的全面发展包含几大领域的发展,例如认知水平发展、身体心理发展。

3、写作方面缺乏与实践层面的结合,更多是引用观点的堆砌。

1)关于学校因素写的太少,例如教育目标、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社会因素方面应该是对应外部环境,例如社会文化和观念方面;个体主观因素方面太单一,需要再补充。

2)第二节内容太过于理论性,没有结合实践。是否可以结合现实的学校教育参与到学生的学业规划、班级管理、同伴互助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程老师回应:

在主体性方面可以再做调整,应该思考哪些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不能只是谈教学的基本原则,建议如下:

1、可以改为学生的成长要发生在压力和动力并存的环境里,压力和动力从哪里来,压力从目标、外界期望来,动力则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分析;

2、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于能力增长,与外部环境的参与和保障密切相关,应该思考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增长的条件是什么。


博士生杜佳慧:

这部分自我赋能应该是主要内容,认为是五大主体的一部分,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思考从后面的活动过程中提炼学习主体性增长的条件是什么,思考要设计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刺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程老师回应:

吉登斯结构的二重性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并不能把人的能力归结于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智力因素。由于人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人的脑子具有可塑性,在锻炼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而能力的进化需要资源和平台。吉登斯认为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规则。人的独立性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结构赋予的,可以从资源和规则两个层面理解。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建议这部分并不一定引入结构的二重性,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思考,把自控自知和自我赋能分析清楚,再从教育学角度回答如何培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举措。


卢老师 :

这部分需要明晰的线索穿起来,提出学生的发展应该以自主发展为主,把自主发展放在最前面,可以分内外部个方面。由于汉铁的做法并不成熟,不具有典型性,不建议单独作为一部分,打散放在各个部分。


程老师回应:

第一,最后一部分第五节,有点堆砌不成系统,还是要修改。

第二,建议只讲特色班级的绿色发展,小组的合作积分没有理论生长点可以不探讨;

第三,班委会部分可以不讨论,将绿色班级写的更全面一些即可。


博士生刘莎师姐:

能否把案例放在第四章,倾向于可以留下两个案例。


程老师回应:

1、思考班级的多元结构,除了小组还有师徒结对、任务驱动型团队、资源共享类型,在班级管理的背景下,思考,如何实现a+b能力互补,通过加强组织结构、团队建设、师徒结对的建设,实现生生之间人际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连接,这样包容性更强一些。

2、建议绿色管理班级模式多加一些研究的色彩,对这个班级做更多地描述,建议到班级实地走访,比如对蔡老师进行访谈,同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对访谈学生的内容做提炼总结。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一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二十八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