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9月3日 19:00-21:30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硕博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主持人:陈婷丽
沙龙议程:
议题一:汉铁书稿-第六章“未来展望:初中学校治理变革”(汇报人:罗艳华)
议题二:论文领读-《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机制构建》(领读人:丁灿)
议题一:第六章 未来展望:初中学校治理变革(潘小芳,罗艳华)
(一)分享环节(罗艳华)
第一节 变革目标:公平与质量(潘小芳)
一、公平与质量相耦合是学校变革的核心诉求
二、教育公平的基本意涵
三、教育质量的实质意蕴
四、教育质量公平的多维探索
第二节 变革条件(罗艳华、杜佳慧)
一、教育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水平提升
(一)从教育管理转向多元共治
(二)从规制型转向整体性治理
二、重构政校关系
(一)治理理论视域下的政校关系
(二)重构政校关系的路径
三、促进社会参与
(一)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政策制定
(二)社会参与学校制度协商机制
(三)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变革实践活动
第三节 变革措施(罗艳华)
一、建立民主治理机制
二、赋权利益相关者
三、家校社合作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娄琳琳:
1.第一节,变革目标。第一,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底线层次和基本层次是一个方面的内容。第二,教育质量公平的多维探索,能否融入内涵、意蕴,最后一部分阐述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耦合方式。
2.第二节与第三节,变革条件与变革措施。“变革条件”中的内容是路径与措施,与第三节“措施”内容有重合。
博士潘小芳回应:
1.教育公平的层次,底线层次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基本层次是学生参与和对学生的尊重,两个层次是两个思路。
2.考虑把教育质量公平的四种样态放进教育公平的阐述。
程老师回应:
1.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可以接受。底线层次,基本层次,高阶层次(差异对待、因材施教,是个体层面),三者递进。
2.变革条件与变革措施的内容有所交叉。原则或价值追求放进条件,如,民主、规制到整体性治理、政校关系;具体的放进措施,如,二次赋权、家校社合作。
博士生王琇:
条件和措施的区分可从时间维度切入,条件是已经完成的过去式,措施是未来将要做的事情,即历史和未来。
博士生卢迎丽:
1.可以考虑先原则,后措施。
2.核心是学校治理,最后一章是否需要回应整本书的主题,可回应学生层面。
程老师回应:
可以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治理层面来回应。
博士生廖思伦:
1.第一章与最后一章,两个部分有些内容重合,两章之间进行重心区分。
2.不太赞同教育公平的当前表述。
3.治理当中的社会参与,原则与措施。治理本身是社会参与不断扩大、深入,原则是一般性的指导,措施在原则指导下更具体、更具针对性。
4.学校内部的二次赋权。三次赋权是给学生,向更基层发展。内部主体是赋权,外部主体在于资源支持与筹集,两类主体之间有侧重点。
博士生罗艳华回应:
不赞同三次赋权,学校赋权给教师,教师赋权给学生,是权力的筛选,是民主治班,不是民主治校。
博士生杜佳慧回应:
1.变革条件与变革措施很难区分,重复内容较多。条件是还未开展的,侧重于保障,执行主体的参与程度;措施是落实的阶段,执行过程,效果的反馈。
2.赞同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
3.家校社合作,与前面的章节有重复,需要全书统整。
程老师回应:
变革条件不应是原则,也不是举措,而是创造的有利于学校变革的资源与外部环境,即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出现?哪些环境适合学校治理的方式?第一,当地的教育生态(学校与学校的关系和谐);第二,家长、社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第三,宏观,政府职能的转换。即条件是一种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家长与教师层面。
卢老师回应:
一次放权还未达到,离现实较远,赋权,多方参与等这些措施早已讲过,还未能变成现实。确实是做不了的,类似于完全独立办学是不可能的,这是不愿意承认的现实。
程老师回应:
1.学校治理、民主改革没有进展,甚至倒退。原因可能在于当下的政治改革滞后,经济改革压倒政治改革的任务。在这个背景下,没有改革,但依然要表达对理想教育改革的看法。
2.独立办学是理想的治理方式,但现实并不简单。政府是权威性的存在,不可能完全放权,学校也应对不了社会风险与家长诉求。第一,关键是建立较好的治理结构,关注内部权力、外部权力如何划分;第二,不仅是政校关系的转型,而是政校社、市场机制的关系;第三,制度设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好的优势,不同的文化条件,效果是不一样的。
3.措施可以更具体,可纳入先进的经验,学校的活动、理念等,思考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
议题二:论文领读《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机制构建》(领读人:丁灿)
(一)分享环节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现状
二、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价值与分析框架
三、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四、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
启示:研究视角(宏观,政策文本);关注差异(乡村教育的特殊性);研究思路(行文逻辑)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刘莎:
1.政治经济学的学科背景较为宏观,面面俱到,但实际操作方面有所欠缺。
2.乡村家庭结构不完整,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如何实现功能健全,文章未能重点阐释。
3.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存在好的方面,未能体现,如家访。
4.措施提出治标不治本。
程老师回应:
未能聚焦核心问题,乡村教育的最大短板在于家庭与教师队伍建设。
博士生卢迎丽:
1.建构框架,但缺乏分析深度。
2.乡村家校社协同论述脱离实际,留守儿童较多,乡村很难构成家校社协作。
3.家校社落地需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可否从在地化教育思考如何去做。
4.从实践出发,找优秀案例,从实践到理论。
卢老师回应:
1.未能体现农村特色,建议有所限定。如,发达地区农村。
2.不仅仅是留守儿童,甚至有单亲家庭儿童、离异家庭儿童,家庭破裂。如此,家校社没有意义。了解乡村,需要做深入调研。
程老师回应:
离异+留守儿童处于双重弱势,它与经济条件差相联系。研究乡村儿童,要具体看农村最弱势的儿童,关注多重的、叠加的社会弱势群体。
博士生廖思伦:
1.父母的文化观。家校社协同育人,三个主体在农村、在城市的协同是不一样的。普遍的看,乡村家庭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2.关注家庭,弱化了对社会的关注。城市的社会环境更复杂,乡村较为简单。
3.私立学校超过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它与社会环境有关。
4.极端的弱势学校,个案研究,发展过程。(程老师回应,关注关键性的事件,动态,长期的发展机制)
博士生周如川:
1.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值得研究。弱势儿童留在乡村学校,大部分儿童去往县城或随迁,留下来的孩子越来越少,几个镇一个学校,距离困难,隔代教育很难参与家校联动,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落地存在困难。
2.乡村教师不断向外,造成乡村教师极大流失。
3.社会层面留给乡村儿童发展的空间在哪?
博士生杜佳慧:
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存在难度,乡村学校需要多承担责任吗?但现实中,制度与教师的情怀较为缺乏,多承担责任是否可行?(程老师回应,家校社协同最初的诉求在于城市,偏向于城市中心。乡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需承担与城市学校不同的职责,应该更加主导。关注乡村地区家校社合作的独特性。)
博士生付东兵:
思考如何处理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发展。乡村发生变化,学生走出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乡村教育如何与乡村社会的结合。(程老师回应,协同发展,内在机制、理论框架、意义之于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结合,可学习文章思考问题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