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9月10日19:00-21:30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主持人:龚丽冰
沙龙议程:
议程一:博士生娄琳琳论文分享:《《区域师德师风建设评估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一、分享环节
(一)论文的主体框架
1.梳理现实问题,根据前期研究和文献整理提取理论探索建构:
(1)价值:区域性视角提供的现实必要性、第三方评估的公平专业性。
(2)原则: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整体性原则、
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执行一致性的公平性原则;
提供多元利益者视角、维护各利益主体合法权益、消除利益矛盾的参与性原则;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发展性原则。
2.评估指标建构:
(1)建构依据:
多项政策导向
(主要政策文本包括 2013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9 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政策文件)。
学术研究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只有恰当地回答依何管理、由谁管理、怎样管理以及管理如何等问题,才能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性。
实践依据
进行评估前,评估组进入 L 县域内,了解县教育局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当下师德师风的突出问题,并深入部分学校进行师德建设观察。
(2)指标体系:
开展有保障的条件性指标、开展系统化的过程性指标、开展有成效的结果性指标
3.实践反思:
(1)实践概况
实施的过程介绍及资料分析处理方式概述;评估结果的呈现:首先,学校之间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存在差距,未能实现区域内师德师风建设的均衡发展;其次,整个区域范围内缺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支撑。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因缺少师德师风建设的外部支持,学校管理者难以合理地解决教师道德问题。
(2)实践反思:
实践收获——从中观视角彰显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体制化困境;确证基于政策指导、学术研究以及实践调研所建构的师德师风建设评估指标,在总体上符合 L 县域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情况。
实践不足——研究工具“三方印证逻辑”的多样呈现与冗杂内容和现实调查问题的适配性、针对性存在矛盾;评估者权力受限,主要表现为无法自行选择受访者;受访者配合度不佳,未能得到家长的有效支持。(是否增加调查者的前期准备不足?)
(二)研究思考:
(1)标题太大,内容面面俱到但难以深入;
(2)偏向于评估手册的撰写访谈收集的材料很多,是否采用边引用边阐释的方式?
二、师生讨论环节
硕士生龚丽冰:
“区域”与“县域”的比较;
第三大标题与第二个小标题的重复;
评估调研的实践反思是否加入被评估者、参评者的意见?
第三个原则是否可调整为“参与性”?
硕士生张媛媛:
第三方评估者的具体身份交代;
城镇与乡村是否采用统一标准的探讨结果——可以作为执行一致性的佐证;
可以体现评估标准的一个动态性发展,可以通过三次调研的改进体现;
可以多加强调此次评估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作用。
博士生王琇:
“区域”与“县域”的区别体现;
关键词按照重要性可以重排;
建构依据部分可以改成“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博士生陈婷丽:
原则在后文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的联系性和指引性欠缺体现,可以体现一个层层递进的框架前提性;
标题的具体化——从指标来看,
第三部分的实践探索指向结果、现状还是具体的实践情况,更类似是第三方评估者视角,建议评估工作和现状是两条线还是因果一条线?
小细节笔误:“的”的多余、重复用语。(详细可参考录音)
博士生娄琳琳回应:
实践反思目前采用两条线,从实施过程看区域现状和调研的收获、不足。
博士生周如川:
本文具有实践目的与导向;
理论探索部分给予第三方评估这种视角很大的肯定,但在实践中参评者和受评学校立场基本保持一致,对第三方立场不了解导致不信任产生,误解为政府立场,集体对抗第三方评估;
能否真正帮助到学生群体?比如索取礼物、送礼才能办事。
硕士生王健怡:
撰写偏向评估报告,第三部分实践结果的呈现更像是报告;建议多采用学术性语言。
博士生陈嘉杰:
校对建议:引文标点符号、“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中的“必然要求”换成“关键”、参考文献的引用论述有点冗杂。
博士生罗艳华:
师德师风建设的标题之“区域”是否删除?因为其应该包含“县域”,谈及“学校”、“政府”、“政策”、“教育机构”等。
师德师风是否是两个方面,不应该放在一起?师德更像是个人、集体的体现,关乎违规与否;师风更多的是一种风气,例如“躺平”等,不违规但是不符合积极的、所提倡的教师形象。
对老师的师德建设的底线设置、中层合格设置、高层的优秀等级设置,道德单独作为工作评估较难,因为师德是融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可以中规中矩完成,但是如何通过访谈、资料收集了解?包括教师个体存在差异性,这种评估是否是对底线的验证还是对最高追求目标的追求体现?可以在写作中多多谈及调研的这种验证与追求如何实施与县政府、学校的如何实践。
第三方评估按照立场和“区域建设”视角而言是否对第二方政府也进行评估?
家长会对家校冲突、社会矛盾一致对外,政府也会和学校一个立场针对家长,保护学校和老师。管理的空系存在,应该也体现县政府教育部门的师德师风建设角色与工作,以丰富“区域性”。
博士生刘莎:
根据调研经验更有主观感受,但是在客观评分与主观感受有所偏离,所以数据的有效性有多大?
评估工具使用存在现实困难,校方对第三方的认识不足。
问卷的同质性与访谈的多样性回答不一致,(整体性与个别性),在评估结果中以问卷数据为主是否得当?(主持人附:是否提供一个可信任的访谈状态?)
城市的师德师风标准与乡村的是否要一致?
博士生卢迎丽:
文章具有创新型视角;
文章的聚焦点不足、例如理论建构的指向是服务于第三方体系的建构还是评估?可能聚焦于评估体系的建设会更好;
修改一现有的框架是否继续保留?二是否改成量化角度?
基于材料、基于结果进行验证;
思考问题:除了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是否要再添加新的?目前的指标体系与已有的做对比;理论偏向多,以至于分析不足?
博士生陈嘉杰补充:
职业道德分层次,存在灰色过渡带;评估的最低标准是不道德的行为禁止,但具体的标准更多的是最高标准,最低标准好像还比较少,因此要定最高和最低标准才能确定什么是好的师德师风。
所谓的一些师德师风标准规范,例如奖惩机制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不是没有标准,而是不去执行?不去执行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思考。
卢老师:
文章结构不合理,头重脚轻,前12页篇幅偏向指标体系的撰写,后面的实施与反思不足;
建议一:以写指标体系建构为主、建议二:简单的整体反思;
重要缺失:没有体现第三方与教育局的沟通,没有体现教育局第二方官方的态度,以及为什么要引入第三方?是邀请还是第三方要求?还是因为官方的不作为才需要引入第三方?可以向教育局工作人员、杜老师、程老师多多了解;
调查结果的呈现应该是罗田评估的状况,还不是局限于工具的是否合理?否则更偏向于报告。
程老师:
欠缺对评估亮点、重点、难点、研究性的呈现,可以添加评估是否有效;介绍为什么是三维指标?例如:评价工具对人文关怀、和谐氛围的重视体现与荣誉成果等的呈现让位对比呈现原因?研究工具将师德师风体现于日常,而不是泛泛而谈的整体性需要体现;
第三方评估的特点为何的呈现;
师德师风的建设结果如何表现教师的行为指标体系?比如政策依据与指标的联系,体现支撑性;评估的结果和分析,应体现评估的有效性,并且如何作证?(作证人们的共识、作证评估者的调研感受等)评估是否能否揭示问题?有哪些?如何揭示?
第四部分可以是反思,反思的重点为第三方评估是否有价值;为了提高有效性,如何抽样、城乡差异、评估与参评的信任感建设、评估是否纳入受评者——政府?考虑第三方评估的价值?第三方评估的核心是多元治理,专家高校的第三方评估对比其他第三方评估是否是最有效的?
既要肯定有效性,也要反思其实践困难。将实践的思考、技术含量的思考进行呈现。呈现评估指标的运用,结合德尔菲法。直接论证为主,而不是间接反推。第三方评估的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可以用分数分布是否有差异、符合常识判断、政府是否接受进行论证。差异:问题方面,城市是有偿家教、乡村是体罚;学校类型,小高初的分数差异分布。可以添加个案佐证。
议程二:硕士生马紫晗论文领读:《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社会参与——国际比较的视角》
一、分享环节
(一)社会参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必要性
1.治理是管理发展的一种最新形态;
2.高等教育治理需要社会参与;
3.高等教育治理主要涉及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4.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依据)——“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5.社会参与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社会参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机制建设
1.通过委员会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决策的机制;
2.通过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高等 学校决策的机制;
3.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政府和高校间的缓冲作用;
4.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问责制度等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三)社会参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
1.调整政府角色定位,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
2.完善国家立法和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3.建立和完善社会问责、 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制度。
(四)启示
1.国际比较的视角,涉及多个国家有关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法律法规、运行机制,了解相关政策文本,把握发展趋势,并与我国相关制度做对比,找出我国在社会参与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宏观层面的可行性对策。
2.社会参与高校治理涉及主体多元,操作起来程序复杂,作者从政府、立法和问责、信息公开、监督制度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比较宏观的对策,对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如何操作是较为复杂的问题;且社会参与还包括社会主体的意愿与积极性、校企沟通等等多个方面,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的社会参与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参与制度是一个长期的研究方向。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卢迎丽:
比较教育的视角,围绕某一个现象或背景讲述,从制度层面进行考察,面面俱到,可以拓宽视野;不足:比较视角的运用不充分,没有对国外进行价值分析,就本国谈本国,没有比较意味。
博士生陈嘉杰:
文章的比较视野不足,难有启发;欠缺具体的实施措施建议,写作思路从上而下,读者可能为决策者,但是西方教育机制的改革却是自下而上的,机制如何验证?是否可以在地落实?或者帮助影响?
博士生廖思伦:
收获:了解西方制度建设的形式;反思西方的委员会等制度能否在地落实、例如民主讨论制度的建设难度;国内的教育中社会参与的不足,包括智库、专家、听证会等,社会参与治理决策的很少;现代建设评价体系中的特别强调学生(毕业学生)的社会参与评价。
程老师:
高校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问题,本文是引入外部的一个权力分布结构,但与国内不同的是引入了教育外行人的参与教育治理,学校的则占一半左右,其余多为企业家等名流,与中国而言,确实具有冲击性。其中缘由是基于“共同善”和民主机制的理念,是一种社会体系的建构。国内落地的难处:内部分权的扁平化体系存在问题:学校的内部切实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不足——学生、教师的无权与边缘。因此基于“共同善”和民主机制的理念,国内的学校对外要与社会保持关系、对内向利益相关者开放。为什么委员会只能咨询不能决策呢?除了缺失民主的文化理念,还有校长的选举并非委员会产生,不需要对委员会而是对上级负责,因此委员会难以拥有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