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9月17日19:00-21:30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主持人:韩其昌
沙龙议程:
议程一:张媛媛论文分享《区域师德治理的实践与探索——湖北省L县的个案研究》
分享环节:
教育治理研究在我国极速升温,其内涵逐渐丰富、路径不断清晰,需以“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本质,纵向横向共同把握教育治理研究的多层次性和宽领域性。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资源和推动者,同时也是教育治理的主体之一,他们的道德行为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师德治理是教育治理的应有之义。同时,当前社会中的师德问题和师德难题可采用治理理论。
一、论文的主体框架
(一)师德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1. 内涵:
(1)概念分解:师德+治理。多元主体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师德问题和师德难题,通过多种手段方式的参与和互动,以维护教师队伍整体风貌、激发教师精神力量、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进而回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为公共服务的旨归。
对象(教师队伍的整体面貌)、边界(教师职业生活范畴)、重点(形成师德培育、师德规范、师德评价等多方有机联动的制度体系,并形成师德治理内容、原则、程序、惩戒机制等一体的落实机制)
(2)现有研究:
①将“师德治理”加以某种程度的修饰,或探究应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有效应对体制机制。
②多数学者将“师德治理”看作“对师德进行治理”,是由于“师德”本身出了问题、面临难题而对其进行的治理,其重点是将师德问题或难题作为对象来进行整顿、管束、 惩罚、改善等
③作为现代概念上的治理尤为强调多元共治,即政府与社会组织、公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共治模式,且期待有“井然有序、各尽其力、共襄盛举”等治理结果。
2. 师德治理的特征
(1)师德治理保障底线师德、指向高标师德
(2)师德治理的主体多元、手段方式多样
(3)师德治理过程具有持续性和动态性
(二)L县开展区域师德治理的案例描述
1. 该县教师工作基本状况: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教师身心缺乏归属感;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压力负担过重;师德管理机制僵化,缺乏外部思维(精英主义思维)。
2. L县师德治理结构
3. L县师德治理机制
师德标准:上级官方文件;区域制定、学校细化修改;
考核机制:发生在学校层面(上级文件的标准、区域教育局主导);师德建设工作小组:校领导牵头负责、科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
考核程序:个人自评(占比20%),学生评议(占比15%),家长评议(占比15%),小组评议(以教研组为单位,占比15%),工作表现(工作量占比4%、考勤占比3%、师德笔记总结等任务占比3%),领导评议(占比25%)
考核实施:考核方式包括问卷调查、个别座谈、平时检查和抽查等形式
治理机制:师德宣教机制、师德激励机制、师德监督机制。
三、区域师德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被简化的师德标准引起师德治理的两极化:二元化、名额问题、宣教。
(二)形式多元下的权力失衡制约参与的有效性
(三)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谋(“有偿补课”)、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谋(“体罚或变相体罚”)、第三方评估机构带来的外部监督效力有限。
四、区域师德治理的突破路径
(一)贴近区域情况和教师真实生活,助力师德治理实践执行;
(二)优化主体间权力关系,激发治理主体参与动力;
(三)促使公共精神再生产,推进师德治理价值协同。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娄琳琳:
· “师德治理”概念不一定内含着多元主体,这可以是一个原则,不一定是概念的一部分;
· 在立足底线师德,指向高标师德的问题上,三个理念性的指向偏离了现在的主题。可以把重点放在什么是底线师德,为什么要保障底线师德,为什么要指向高标师德。目前写得不够深入。
· “持续性”和“动态性”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
· 在描述机制运行的过程时,应该集中于客观描述。而这版文章现在有点像评述,和后面“困境”有交叉了。
· 路径需要和困境更一一契合。
博士生刘晶:
· 区域当成关键词不恰当,应该方便他人检索;
· 内涵和特征不一定作为单独一段写;
· 在描述师德治理的背景时和“困境”部分有交叉;
· 文中的每一个机制都是闭合回路,但梳理机制的图看不出是一个闭合回路,逻辑不符;
· 出于严谨性,要交代清楚学校的情况,不要用过于宏观的语言描述;
· 先宣教再考核更合适;
· 参考文献中李西顺的研究,注解的位置容易让人误会到底是在引用研究还是在交代调研的情况;
· 第三部分的开头,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在本文中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 文章应该是递进关系,但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递进。
博士生陈嘉杰:
· 建议:“师德治理”的概念非常新颖,但师德治理的对象还是比较模糊,“师德治理”概念阐述得不够清楚。
· “研究升温”的依据在哪儿?
· “不能够停留在一般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 “师德治理的边界限定在教师职业生活这一范畴,而教师作为公民的一般道德并不在师德治理的范围之内”一句表意不清。
· 是否需要对比师德治理和教育治理之间的不同?“师德治理是教育治理的应有之义”有待商榷。教育治理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 “精英主义思维”是什么意思?
· 对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接受共谋的原因解说不够深入。
· (错别字、标点符号)
· 问题:“底线师德”和“常态师德”有什么区别?
硕士生张媛媛回应:
大多数老师在平时处于一种“底线师德”“崇高师德”之间的状态,两端的状态都很少,常态师德即为此意。
博士生王琇:
· “师德治理”的定义还不够清晰。“师德治理”——师:行为主体;德:行为结构本身的划定;谁有问题才是师德问题?做了什么事才是师德问题?
· 本文的重点是案例分析,读者最希望看到的是,当遇到这一问题时如何解决。可是这一部分内容(突破的路径)和困境不够契合。
博士生卢迎丽:
文章写得像大论文,规划平淡,像是大论文中的某部分抽出来的,亮点不突出;
是一个个案研究,但没有用个案研究的范式。问题——案例——价值——反思
博士生罗艳华:
· 可以从矛盾冲突的角度引入:现在文章基点是理论体系,而不是现实矛盾,不太好。反过来更具紧迫性;
· 师德治理的关键问题是教师的行为要符合规范——结果和规范的统一。落脚点是教师的行为和动机,二者缺一不可。
· 底线师德和崇高师德需要更详细的概念界定。
· 标题可以改“区域师德治理的实践探索”。
· 县的教育基本信息可以再细一点。
· “L县师德治理的背景”说是它的特征更合适。
· 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对应不上,治理结构不符合文中提到的双向互动的过程,还是单向、由上而下的。
· 师德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吗?可以再斟酌。
· “共谋”:学生不是参与共谋,而是被卷入。
博士生杜佳慧:
· “多主体治理”在文中的展现不够。
· 解决了特殊的问题才能解决普遍问题,最后的困境突破过于宏观,不够结合本地情况。
卢老师:
文章总体不错,两点建议:
1.分析文章要实事求是。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也都做了些事情,所以不要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做法一概否定。
2.对策:这版的问题是过于理论化。写对策要和目标贴合,不要过于理想化(具体的做法)。
程老师:
除了大家所说,再说一些写文章的共同性问题:
1. 开头就理论而论理论。一篇文章的出发点应该是现实问题,导入部分要分析问题的历史脉络、理论背景,再来一个简化的文献综述,阐述问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这样才能说服读者继续读下去。现在这版在这点上还有欠缺。写文章要心中有读者。
2. 在下定义时,一个事物的本质和概念很难说清楚。事物有内涵也有外延,除了它的本质性概念(内涵),还有它包含什么东西(外延)。此外,对于一个新概念,要和老概念做个异同比较。例如:“师德治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有什么区别?写完了这些再写特征,特征要凸显独特性。论述到这一步可以引入“治理”的理念,自治、共治、他治相结合。
3. 问题和背景之间缺乏联系,背景和“师德师风建设”关系不够强。针对师德治理的特殊问题。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和师德师风建设关系不紧。
4. 师德机制:目前的写法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 没有充分利用调研数据。
6. L县的最大问题:管治思维。等级制,优秀与合格,评价主体和治理主体的单一,保护教师等弱势群体权利的机制不够成熟。“一票否决制”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总而言之,这一版文章归纳三个问题的方法不是很到位。
7. 标题不要太长(不要有逗号),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用短语的形式。
议程二:博士生王琇领读论文:《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
一、分享环节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
1. 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传统,减少种族主义的偏见
2. 一种历史观:开启了对美国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历史的关注和研究
3. 一种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明知识霸权进行挑战的话语(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女权主义)
4. 一种冷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理论:与世界上的被压迫民族反对主流民族的压迫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在多元社会中寻求对人类的文化能力的保护的努力。
5. 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社会政治身份的平等,它具有转换和改革社会功能的思想,动员和集合广泛的力量,推动显示的社会变革。
(二)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多元文化主义内涵的广泛性与它起源的复杂性是分不开的。多元文化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民权运动的结果之一,但其思想根源则应追溯到更早时候的美国历史
1. 美国建国时:对一元与多元关系的讨论
l 德克雷弗柯指出“美国人”不是欧洲某一个国家或文明的后裔,而是一个“奇怪的血缘混合体”,是一个人类的新种族。因此,他首次提出了“熔炉论”思想。【熔炉论的核心是追求美国民族在传统方面的一致性,而一致性的基础是盎格鲁撒克逊美国人的传统和历史经历。在熔炉论口号的指导下,美国化运动要求来自东南欧国家移民“完全、彻底地忘却……与出生国之间的一切义务和联系”,无条件地接受主流文化】
l 犹太籍哲学教授霍勒斯卡尔:“真正的美国精神应该是‘所有民族间的民主’,而不是某一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绝对统治”。基于此,他提出了文化多元主义的概念。
l 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对美国黑人身份的思考,指出“每一个美国黑人始终生活在两种同时存在的意识之中,始终意识到他既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开创了后期学术上对美国黑人的研究。
2. 美国20世纪50-60年代民权运动:多元文化主义产生的直接历史背景
l 民权运动采用以种族为基础的“群体斗争”的方式来争取“群体权利”,“群体斗争”“群体权利”也因此成为多元文化主义运动的核心思想和策略。
l 民权运动的结果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政治基础。民权运动中的选举权法、肯定行动计划、移民法的颁布为美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种族多元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l 多元文化主义更具普适性
3. 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践及引起的争议
l 实践中的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在政治参与、政府对教育和经济资源的分配和对各级学校中人文教育课程的改革等方面。
政治参与多元化的表现:各大政治场域增加少数民族、女性的面孔(民选官员、国会议员、大法官)
在教育和学术界,首先是学校招生以及毕业生中的学生比例、学校教师队伍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次是学术界尤其是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改革,开始关注并研究少数民族和女性,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学研究和教学。
l 争议—来自保守派的批评
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封闭美国心灵》:“多元文化主义者力图追求种族和不同文化的平等的做法,是一种反历史的一厢情愿,其注定要失败,因为历史与社会本身就是同时拥有高低贵贱等不同内容的。”
弗朗西斯·福山:“美国从来不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WASP文化一直是主导美国的文化,而正是因为有了WASP的文化霸权,美国才可能充满自信地称霸世界。”“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用于宣传鼓动种族分离的反美国社会的理论。”
如何看待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企图通过多元文化的理念推动政策变革改变传统的政治、经济资源的分配模式或程序。
4. 多元文化主义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对传统美国主流文化进行挑战、捍卫和扩大民权运动成果,改变了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部分内容,培养了美国人对不同族裔、性别等群体权益的敏感性。
局限性(挑战)——
(1)没有完全解决“一元”和“多元”的关系问题。多元种族下就没有共同的“一元”的核心价值观或追求吗?
(2)多元文化主义能否成为一种持久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胶合剂?新的、更高的政治理想?跨种族、族裔人群的身份定位?
(3)如何解决“文化”与“权利结构”之间的矛盾问题?“多元文化主义”运作的环境将是“一元”的,这个“一元”机制所包含的影响力对于“多元文化”是决定性的,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则是非常表面和微弱的。
5. 总结与思考
文章的总体评价:
l 比较全面完整地介绍了多元文化主义:背景、起源、实践与批评、意义与局限。
l 没有特别的亮点,没有特别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
思考:
l 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理想化平等的诉求,但它追求的似乎是一种结果平等。
l 在过程上,一些族群的行为表现、能力水平并没有那么好,但是他们却能以族群人数、地位的劣势获得了更好的机会,这实际上在过程上损害了那些行为优、能力高的既得利益者群体。
l 所以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一种过程平等还是结果平等呢?或者说,在普遍平等没有办法实现的现实情况下,我们需要满足一些底线平等,也就是让更多元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当普遍平等得以实现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基于能力的高阶平等?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娄琳琳:
1. 过程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既得利益者的起跑线和其他人的起跑线不是同一条。大家在一起起跑的时候才能有“平等”可言。
2. “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如何平衡“一元”和多元的关系?
本科生韩其昌:
1. 多元文化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一元化。今天的多元文化主义演化为了政治正确。在对人的评判标准方面,以身份为标准而非能力为标准,是另一种对公平的损害。
2. 多元文化主义压制了更加深刻的阶级不平等问题,转移了人们对更加深刻的问题的关注。
博士生陈嘉杰:
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只是表层的。“既得利益阶层的多元”,但这并不能说明多元文化主义的局限性。
程老师:
l 多元文化主义比文中所阐述的更复杂,它对教育的影响很大。
l 美国立国之初的大熔炉政策,主张建立美国的国家认同,但这种“主流价值观”本身就是自由,所以日益主张多元化。
l 自由、“多元化”的价值观主张机会均等,多元化本身就是美国的共识。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机会。去身份化是美国教育的大优势,反过来的话,就会产生马太效应。看身份的竞争,只是看一个人手头有多少荣誉和资源,而不是他有多少能力。这样的竞争看似是最紧张的竞争,实际上只是在身份基础上的局部竞争,窒息了创造力的发挥。自由竞争是同一起跑线的竞争。这是美国社会的活力之源。
l 不得不说的是:自由竞争,造成贫富差距更大,进而造成社会撕裂。在此基础上,教育是一个阶层不平等的平衡器。教育让处境不利群体融入社会,弥合不同群体之间的裂痕。
l 教育和政治关系十分紧密,达成政治理想,传承政治文化。
卢老师:
1. 美国早在70年代就出现了文凭贬值的现象,这意味着教育成本会加大,进而,并非每人都能负担得起。这也是一种不平等。
2. 美国人也很讲身份,崇尚竞争而不是平等。老牌传统名校在这方面更甚。而今天的美国的多元基于身份,美国现在几乎也成了身份政治。不同身份的人在资源分配上优势不同。此外,性别也是一种身份的标识。种族和性别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职业也是一种身份,而且可以和种族一样代际传递,垄断某些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关系政策。
程老师:
从美国教育制度的优势入手,挖掘一些可借鉴之处。美国教育和政治中的某些现象也不可否认。
P. S. 程老师建议:
①汇报环节控制在15min以内,留更多时间讨论。
②已经开题的硕博士同学汇报一下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