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十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3-11-19 浏览:



时间:202311191900-2200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主持人:邓诗弋

沙龙议程:

读书分享:《教育问题史》


一、分享环节


(一)博士生刘莎(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

1. 核心问题线索

1)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多大程度上来自天性?多大程度来自教育?

2)教养或教育能否拯救原罪?

3)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仅仅依靠世俗的教育还是必须以宗教教育作为补充?

4)为了教育目的的达成,教会和国家是联合还是分离?分离的话各自又应承担哪些责任?


2. 主要内容梳理

1)民俗性的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发展历程与特点

A.古希腊时期:在宗教教育上强调美感而非敬畏;在道德教育上通过灌输和强化强调民俗性

B.古罗马时期:在宗教教育上强调家庭及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上强调法律法规对民俗性的作用,关注个人行为的道德意义

2)批判性的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代表性观点

A.苏格拉底:强调反思的方式,认为知善即行善。

B.柏拉图:强调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实践,以形成道德习惯。

C.柏拉图:主张运用神话促进美德的养成,同时探索事物的表象与内在本质之间的界限。

3)基督教教义与教育的关联

基督教教育的核心思想:重返天国——其世界观认为现世生活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其伦理观以爱的伦理观为主,认为永恒的准则来自神的启示;其教育途径遵照基督教义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主。

4)教会中心主义问题凸显→新教教育改革

主要表现:教会急于垄断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走向教条主义和专制主义;宗教教育逐渐失去“家庭般关爱”的特性,转变为对儿童的“教义问答”

新教教育改革针对上述问题存在两大分歧:A.是否应以教会为解释和中介;B.人性是否能够实现自救;

5)世俗教育的代表人物

主要有洛克、卢梭等教育家,对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A.洛克:强调理性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B.卢梭:评价教育过程的标准,只能存在于儿童天性中的自然发展规律

C.塔利兰:道德须以一门真正的科学进行传授

D.欧文:人的品德取决于他所处的外部环境

6)世俗教育的学校发展

主要出现了世俗性公立学校和主日学校两种类型的世俗学校。世俗性公立学校反对在学校中传授宗教内容,主日学校则以传统教义的阅读为教学内容,学习内容单一,忽视了儿童天性的内在能动倾向

7)对世俗教育改革的主要观点

A.康德:强调理性和道德教育中的二元论思想

B.斐斯泰洛奇:强调道德教育激发儿童情感

C.赫尔巴特:强调行为的观念运动理论,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念”为目标

D.福禄贝尔:强调良好的道德培养需要儿童自我行动,通过表扬激励来激发儿童两道道德习惯

E.帕克: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质是儿童沿着天性发展规律所规定的方向去努力

F.杜威:将儿童的自然本能和冲动放在重要地位

820世纪“宗教教育”和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

20世纪初,以新的心理学原理为基础,德国天主教徒试图将教义问答式教学以表述解释应用的步骤进行,以儿童经验入手,进而从经验中引申教义原理,并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对比进行讲解,最后应增强儿童意志,以保证教学结果能成为他们的具体行动。后受到战争影响,社会中存在较多道德问题,学者提出传统的品德教育方法是无效的,禁止公立学校出现不同派别的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得公立学校全面世俗化,引发神学反动。


第十二章:正规与非正规教育


1. 核心问题线索

1)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哪种教育更有效?

2)正规教育是怎样产生的?

3)正规教育逐渐表现出什么社会功能?

4)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家庭的变化怎样?

5)离校后进入社会的成人教育的情况如何?

2. 从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转变

学校和仪式的出现,教育非正式减少;人类文化遗产的增加;更多超出年幼者理解的内容出现;文化知识的复杂性日渐提高——正规学校和专业教师出现

3.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价值比较

4. 家庭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相对忽略→古希腊社会不受重视→罗马社会早期家庭教育水平较高→中世纪和文艺复习时期受基督教影响社会强调父母的家庭教育作用→17-18世纪家庭教师兴起


5. 成人教育的发展

古代社会以非正式方式进行→中世纪聚焦于神学的争论中→16-17世纪以布道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18世纪成人教育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目标→19-20世纪成人教育成为现实,多种机构成立



(二)博士生付东兵(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第十三章 初等教育发展

1. 核心问题线索

1)儿童入学年龄、入学率及在校年限

2)儿童入学的目的是什么?

3)儿童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 初等学校形式的历史发展

(其中坎布里奇计划或对现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改革方向有启发)


3. 初等学制改革的发展梳理(保育学校的发展弥补了之前幼儿园不能涵盖到的一部分孩子,相对更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保育学校相对托儿所更关注身心健康,一开始作为一种私立机构存在)


第十四章 中等教育的发展

1. 核心问题线索

1)中等教育应该是普及的,还是选拔的?它应该是以机会平等为基础,还是社会地位为基础?教育年限是多少?与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界线是什么?

2)中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等教育应该注重为升大学做准备,还是注重培养他们直接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它的职责应该是准备性的,还是终结性的 ?

3)应该给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课程,还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课程,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还是选修的?

4)中等学校课程应该是强调普通教育?还是强调职业教育?

2. 中等教育形式的发展过程



3. 关于中学和大学衔接的改革

4. 20世纪初期教育指导和职业指导的改革

1)关于教育指导和职业指导的改革:从指导学校课程学习到广泛的和复杂的生活本身,杜威的探究性课程与试验性课程;指出选择职业的两个依据是对工作职业的调查和对自我的分析;

2)关于综合中学的重新评价: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选择学科,具有职业特色的中学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准备;普及的中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全体民众的共同生活提供普通教育;


5. 提出问题:

1)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这些社会因素是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共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

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何,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4)美国中学将为社会生活做准备和为大学选拔学生的功能合一的综合中学制度,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三)博士生陈姗姗(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

1. 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东方高等教育:产生时间早;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教师具有权威性。

2)古代西方高等教育:可分为古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三个阶段;古希腊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公认最早进行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智者学派(“开放式”教育,打破贵族的教育垄断);希腊化时期出现了近似于当前初、中、高等的三级学校体系;古罗马时期选择性吸收了希腊文化教育,根据本民族实际创造了古罗马高等教育,并成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基础。

2.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1)类型:教师型大学(巴黎大学)和学生型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两种形式

2)课程:文科、法科、医科、神科

3)教学方法:讲授、辩论

(4) 学位制度:大学毕业合格可获硕士、博士、教授学位,意味着“成为教师”

3. 中世纪高等教育特征总结

1) 欧洲各国的大学不再以统一的模式设置学科;

2) 课程内容和结构呈现出强烈的民族和世俗特色;

3) 神学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削弱以及大学国际性的丧失;

4) 各国大学之间的共性和交往明显减少,民族化程度加深。

4. 学院制度的起源和管理发展

美国殖民地时期学院受到殖民地政府的干预,后受1819年达特茅斯案的影响,明确了私立学院的性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增加。

5. 女子高等教育的出现和发展

19世纪中期和后期,美国高等教育方向转向妇女,并制定了女子高等教育的规定。

6. 自由教育之风

古希腊罗马时期盛行→中世纪受到神学限制→文艺复兴时期和中世纪重新受到重视

7. 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和现代化

1)民主化:重新论述自由教育的目的;重新组织大学的行政机构,把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包括在内。(初级学院由私立变为公立,加强了与行业的联系,增添职业教育计划)

2)现代化:德国,“教与学的自由”

8. 阅读思考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家,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出大量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什么启示?

2)大学行政化问题是近年来最受社会关注的大学问题之一。如何从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关系的视角来看待大学行政化问题?


二、师生讨论环节

博士生卢迎丽:

教育发展是围绕社会需求的发展产生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初等中等)走向普及。高等教育发展变化:职业化。(高等教育的产生是因为“研究”,但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逐渐变成职业训练的场所)我国的发展延续了这样的形式,也因此产生了一些我呢提:学制冗长。

思考问题:研究型的人才必须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教育吗?(以《明朝那些事》作者为例——真正有研究能力的人并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走过如此长的教育经历)我们如何保证一部分研究人才能够直接进入研究场所,同时保证公平,给相对普通的学生提供机会。由此联想到关于本硕博连读的问题:教育学是否有这样的机会?什么样的专业/学校能提供这样的机会?

关于综合中学的问题:美国综合中学的真实实施情况是怎样的?联系到台湾综合中学的失败实践,我们到底如何建立适应我国情况的方案,进一步优化分流。


卢老师回应:

1. 没有硕博连读等筛选优秀人才措施。原因:优秀人才少;受到学科性质的影响——教育学是一个保守学科(和理科相比,文科类学科,对于“优秀”的评价相对没有那么客观)(和社会学学科相比,相对开放,研究问题多,鼓励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教育学在这一点上很保守,权威性很重,求稳妥),创新性较为不明显。


博士生陈嘉杰:

1. 关于学制的思考:T字型拔尖人才如何培养;结合自己的学校工作经历: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花大量时间培养其全面全科的知识吗?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否能从更早期就进行专门专科的培养?T字型人才培养方式是否适合我国?


博士生娄琳琳:

1. 拔尖人才的培养可能存在问题。有倡导“英才教育”,双轨教育的声音,但这样的模式可能加大竞争。拔尖培养可以通过嵌套模式推进,在普通课程之外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选择学习,但存在对资源和教师水平要求高的问题。

2. 美国教育方式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我国的拔尖是一种同质化的拔尖(求分数高),应向多元化发展。我国封闭式的机会发展模式,使学生的容错度低;参考新加坡教育体制有横行互通的机会(普职之间有转换的空间和机会),提升容错空间;培养过程存在忽视过程性和自由性的问题;参考新加坡取消一些不太重要的考试(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过程上),促进多元化个性化教育。


博士生罗艳华:

1. 关于学制问题:中学学制缩短设想——目前的学制在初高中之间有一个中考的分流考试,学生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应试学习;如果取消初高中分流考试,设置综合中学,是否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进行兴趣的深入学习,促进拔尖人才培养。通过综合中学+取消中考,既能够培养拔尖人才,又能够缓解职业中学发展情况较差问题(工作竞争性差,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大)。

2. 关于高等教育:目前大学学习现状存在问题:课程越来越多,学生课业压力大,大学教育极为保守,学生自主探索拓展的时间太少,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监管对保证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但过于严密的管控不利于学术的创造与创新,尤其不适合大学的创新性和个性化人才培养。


博士生陈嘉杰:

1. 关于大学课程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教育部规定的课时要求;内部因素:教师扩招,非研究性大学存在老师抢课上的现象,导致课时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可能主要受教育政策影响——高等教育存在长臂管辖问题,教师教学自由和学生学习自由被剥夺;

2. 关于学术自由的问题: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主体应是学生;导评价可能应侧重指导和帮助;我们应该采用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的方式进行督导——纯粹的行政督导对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挺高帮助有限。


博士生廖思伦:

1. 关于学制和教学自由问题:当前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学制长短问题,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学制过短存在揠苗助长问题;问题在于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超前教育的问题;一味学制缩短会加剧内卷、学业压力

2. 关于拔尖人才培养问题:从文理科的培养来看,理科可以通过资金等的投入来培养人才,但是文科的培养需要积淀。

3. 关于教学监督问题:有必要,但需要注意尺度;能够保证质量;我们还需要探讨什么是适合我国语境的“自由”。


卢老师总结:

1. 讨论的重点在大学的培养方法上。会议中的观点都相对常见,在认识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思路去切入思考。关于现在学校行政督导的问题可能存在束缚人们创新思想的情况,但这么多年的思考没有得出结果,或应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些教育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是否是问题已经变化了?

2. 制度性的问题或社会文化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改进和完善其中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念的产生和实际行为的落实之间也有很大距离。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的改革缺乏耐心和信心,以“双减”政策为例,这一改革举措过于简单粗暴,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出现。现在教育环境中出现的大量彷徨和焦虑问题,在于不知道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引导我们反思教育改革的思路,如关注点应从“行政与否”回到教学上,或是利用行政完成其他工作。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十一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九次学术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