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十三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3-12-10 浏览:


时间:2023121019:00—21:30
主持人:刘晶
参与人员:
程老师,卢老师,在读硕博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1.
论文分享:教育制度如何释放人性之善;汇报人:程老师
2.
论文领读:道德民族志的情境化实验;领读人:陈婷丽


议程一:论文分享:教育制度如何释放人性之善;汇报人:程老师


分享环节:

一、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关系

二、教育制度异化的表征

三、释放人性之善的教育制度


师生讨论环节:

娄琳琳:

1. 文章从亚当·斯密利他、利己这种人性的二重性去说了人性本身的问题,但是后面读的时候好像人性的善又主要是从自主性、责任、自律、自由、良知这些方面去谈的,所以人性的“善”到底是什么,读后比较含糊。

2. 社会多元参与理论,是否可以用到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因为文章里就提到了这个制度多元社会中制度正义的一个来源,或者是他善的特质的一个来源。


潘小芳:

1.针对评审专家所说的论文不够聚焦的维度,是否可以减少教育领域之外的制度的论述,聚焦教育领域之内的制度?是否可以补充一些微观的教育制度?

2.有两种教育制度,美好的、不良的,应该有介于中间的维度,这一文章会更加严密一些。

制度的划分,关键制度和重要制度的区分性不是很强。关键制度是否是结构性制度或者规范性制度,抑或两者之间有交叉。

3. 制度异化的表征,严苛、繁密后面是否可以加上对于人的自主性、合作、参与等不同维度会产生哪些影响。


陈嘉杰:

1.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对“效率”和“效能”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效能它是和满足于需求相关,效率是与成本与目标相关。文章摘要里面有一句是“教育制度异化使得制度保障正义和制度提升效率的双重价值诉求均无法实现”。这里“效率”和“效能”,是用哪一个表述比较好?因为一个是满足于需求,一个是成本与目标,这是一个问题。

2.在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关系里面,有两个小标题,一个是针对人性的保护,另外一个是制度对人性的可能压抑。这个比小标题里面我在想是不是说制度对人性之善的保护,因为我觉得人是有善和恶两个角度的。

3.除了制度严苛、制度繁密等,是否还有“制度规避”的问题,学校不去制定一些关键制度,反而是“制度错位”,用其他制度去替代了。

程老师回应:文章中用“制度冗余”来表述。


杜佳慧:

1.人民公社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出现异化。这个制度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制度的实行要考虑环境。

程老师回应:人民公社是强制性参与,文中所讲的是自主参与。制度不是为了严格的一刀切,而是为了降低人们在合作中的风险,优化合作。

卢迎丽:

1.老师是为了表达观点写作,自己是为了做研究而写。对制度悖论的思考、制度冗余,以及老师佐证自己观点的引证的方式对自己写作有启发。

2.第一部分讲到制度对人性的保护,是否需要提到个体方面的观点?《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有些观点和文章相通。

3.文章有涉及到不同的制度,是否需要对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关于人性的论述,是否需要做一个综述、界定。

4.研究的起点是制度的“善恶”,最后是基于“善”来重建制度,对“善恶”是否需要平衡下。


王琇:

1. 文章的论证方式对自己写作有启发。

2. 马克思1988年《经济学手稿》中有关于个人、异化的表述。文章第二部分制度异化,表征可以和人性的异化相互联系起来。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异化,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象、活动、人类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议程二:论文领读:道德民族志的情境化实验;领读人:陈婷丽


分享环节:

一、文章结构

二、论证思路

三、内容论述

四、学习与思考

(一)导出学习点

1.文献综述

2.与理论对话

3.参考阅读,积累观点

1J. zigon. Morality: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M]. Berg, Oxford: New York, 2008.

2)阿瑟.克莱曼(凯博文),著,方筱丽,译. 道德的重量:在无常与危机之间[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欧爱玲,著,钟晋兰,译.饮水思源:一个中国乡村的道德话语[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二)思考

思考一:聚焦文章

1.关于文章摘要的疑问。

三句话对应三个部分的内容,前两句忽略主语。

摘要的写法可以参考什么样的结构?

2.关于情境化实验的疑问。

文章中的实验是指什么?

为什么关注个体、关注具体行动、关注主体性或主体间性是实验趋向?


思考二:聚焦德育民族志

1.区域德育民族志,或学校德育民族志,聚焦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是否可以实现情境化综合(宏观情境、微观情境)?是否可以实现道德实践的本体论意义(本体论整体主义与本体论个人主义的结合)?

2.德育民族志的研究可以与哪些民族志作品进行对话?德育民族志是否可以成为道德人类学与教育人类学的结合点,以此来阐释人类学研究中的德育概念(复杂性)?

3.关注德育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又可以与哪些理论进行对话?


师生讨论环节:

陈嘉杰:

1.道德民族志的概念,文章中没有解释清楚。

2.对道德概念的转换,不是很认同,需要再思考。概念对文章撰写很重要。


程老师:

1.文章的问题:摘要写得不规范,没有提炼出核心观点,核心概念没有界定。

2.文章的启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道德民族志”。

3.可以尝试学校层面运用“道德民族志”,道德民族志下的**研究。

4.可以阅读费孝通的书籍,找民族志相关的书籍。

5.权利运行中,福柯、后现代对权利的研究很有意义。

6.对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还需要磨练。


廖思伦:

生命历程理论和民族志的研究有相关性,可以结合起来,找一个研究视角。


程老师:

《理解课程》一书中把自传作为研究方法,可以去阅读该书。德育叙事研究等都与“民族志”有关系,可以作为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


卢迎丽:

关于民族志、生命历程研究等可以归类于质性研究。对这类研究方法的分类众说纷纭,划分的不是很清晰。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十四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秋季第十二次学术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