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五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4-03-11 浏览:




时间:202431019:0021:30
主持人:王琇
参与人员:卢老师,在读硕博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1.议程一-论文分享: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制约过程的质性研究;分享人:龚丽冰

2.议程二-论文领读:基于社区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领读人:刘莎



议程一: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制约过程的质性研究;分享人:龚丽冰


一、分享环节

1、选题背景-调查实践的经历

2、方法思路-质性研究方法

3、内容呈现

4、写作难点

5、修改方向


二、师生讨论环节

王琇:

1、研究问题部分,没有看到具体的、切实的、已经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所列出的政策也只跟辅导员的聘用相关,并没有与研究问题部分,没有看到具体的、切实的问题,这一部分所列出的政策也只跟辅导员的聘用相关,并没有与工作制约过程相关。没有让人感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真的出现了问题——可能需要做一个文献综述。

2、第七页的图二。从输入、转化过程到输出,最后产生了一个后果。输出与后果由什么差别?为什么输出由三个方面,导致的后果只有两个方面,那么输出的三个方面是不是并没有互斥?后果提到了引发职业危机,这个会不会引发职业危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了吗?还是老师只是身兼多职去做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引发的不是职业危机?而是只是关于这个教育侧重点方面产生的一些问题?

3、感觉缺少了一个理论去框住这个研究,现在就是就问题谈问题。如果从发表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可能得用一个理论去提升一下。


刘莎:

1、题目部分:工作制约过程,这个动态过程没有很好的体现。

2、研究问题部分需增加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与过程部分可以加二级标题分别论述,一些小的表述需要修改。

4、文章第三个部分,需要凝练。质性研究不要有太强的预设性,而是要把访谈者的话用一种学术话语表达出来。

5、三个因素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用图表表示出来,展示其内部互动关系。

6、第四部分,需要分层级论述,删除关于访谈材料的呈现,检查关于句子主语的问题,以及建议部分比较空大,没有切实的实施手段。


卢迎丽:

1、扎根理论的使用的逻辑:一、已有理论储备,把它在资料当中提炼、总结出来;二、使用理论框架,按照框架的逻辑呈现扎根的资料

2、行文逻辑:原因与过程搅浑在一起。是否能把过程放在前面,然后用原因去解释这个过程。

3、文章结构调整:题目上,学校少先队工作为何难以落实?——基于……;问题提出,……;研究设计,理论;呈现研究现象;剖析原因;结论。


卢老师:

1、文章需要呈现明确的研究问题。本文问题还比较宽泛。

2、研究方法使用上,扎根理论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和逻辑,需要从原始的材料中归纳出一些东西。但本文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的运用存在些许问题。没有看到对访谈资料的处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运用量化统计的方法归纳词频并划分词频类型,然后进一步提炼(如nvivo软件)。做扎根研究不能有一种理论预设,需要的是归纳思维,而不是演绎的思维。

3、缺少大队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独特性的阐述。没有与其他的中队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区分开来。不能想当然地预设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可以进一步观察、访谈。



议程二:基于社区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领读人:刘莎


一、领读环节

1、领读原因-做大论文

2、从三个方面进行论文领读

3、思考: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对社区教育的理解


19F39


二、师生讨论环节

陈嘉杰:

1、社区教育:针对早教、幼教的社区教育,都是对上不对下,对标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如北上广),而忽视了欠发达地区或次发达地区的发展。社区教育是否能推广?广州的家长似乎更愿意花钱去专业的机构,没有人愿意去社区教育,那么社区教育是否还能拓展出来呢?反观欠发达地区,早教、幼教无人问津,甚至连一些幼儿园都没有人入学。所以在社区教育的关注中,可以从发达地区的视角中抽离出来,去关注一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


付东兵:

1、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城市,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在农村,学校是社区教育开展的一个场所。

2、当前的社区教育关注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反而缺乏了社区教育与中小学校教育的衔接、协调。尤其是在双减时代,社区与中小学如何衔接


廖思伦:

1、经济发展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与发达地区的社区发展不一样,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概念、功能职能都比较模糊。

2、农村需要社区吗?山村需要社区吗?


付东兵回应:

1、社区是居民的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理念、价值追求。而不是单纯的建筑、行政机构划分。

2、社区职能:有育人职能,农村里面,村民的孩子受所有村民的共同教育;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卢老师:

1、社区教育研究的不是特别多。回应一下思伦师兄的观点,社区一定是存在的,关键区别在于社区的功能发挥好坏与否、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东西方社区组织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都是普遍自治的,学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社区重叠的。不需要有官方的政策,人们就能够自发地组织社区活动。而中国是一种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官方机构管理,如居委会、街道办事处。

3、社区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广义的社区教育,指的是社区对所有的人存在与发展具有一定教育上的意义和功能;狭义的社区教育,指的是有一定的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活动,为社区服务。传统谈的社区教育都是前者。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是一种狭义的社区教育,但并非所有社区都具备这些机构,同时这些机构都是自上而下办理的。但没有关于学龄前儿童的社区教育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与传统的社区教育机构在职能上是类似的,关键的不同在于服务的对象。这与2022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有密切相关的,因此这个社区教育本质上主要是辅助、指导家庭教育的开展的。

4、回到领读的文章。文章中介绍的三种模式,最根本的是运作方式的不同,即运行方式。

5、未来趋势:我们能在这之中看到一个趋势,即不断重视社区教育,同时为了辅助、指导家庭教育开展、设置更多的专门的机构。社区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公民自治。所以社区教育的开展的有效性、影响力可能都要依靠社区居民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但这种机构仍然要获得官方政府机构的认可,但运营的话主要依靠居民、社会组织来推进。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有利有弊,一方面帮助家庭教育的开展,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削弱家庭教育的独立性--家长把小孩从学校放到社区,那么家长逃避教育了,总的来说家庭教育始终是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六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四次学术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