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二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4-01-22 浏览:





时间:2024年1月21日19:00—21:00

主持人:娄琳琳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硕博及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1.读书分享:《去学校化社会》,领读人,涂卓、张新玲


议程一:读书分享:《去学校化社会》,领读人,涂卓、张新玲


一、分享环节

研究生涂卓、张新玲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书籍内容以及问题思考方面,对伊利奇的《去学校化社会》进行了领读。


二、师生讨论环节

娄琳琳:

伊利奇以学校带来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对现在的学校进行了批判,认为学校存在强制性、束缚性,而且很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因为不同学历的人有着不同的地位,很多角色不再与能力匹配而与学历匹配,而且学校的筛选过程往往会与学生的原生背景相联系。基于学校的种种问题,伊利奇提出了自己的激进化的教育思想——去除学校机构。我们可能需要思考,他提出的种种问题的根源是否在于学校这种机构,还是学校背后的教育系统和制度。比如之前在读柯林斯的《文凭社会》,他就在书中针对这种“去学校化的”比较激进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一些反思。他认为学校仅是一种手段,也就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上学是为了获得通往某种职业机会的通行证,所以即使是学校这种机构去除了,而职业的要求或者结构性的因素没有改变,还会有替代品出现,还是会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膨胀、教育过度竞争,所以当我们试图去除这种面向所有大众开放的机构之后,或许产生的教育不公平会更加严重。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去处学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教育问题,主要还是需要在教育机会结构上用力。而且他的一些去学校化之后的措施还是比较理想的,带有一种“全社会为教育”的状态,比如很多资本化公司去实施教育,让公众能够涉足,取消技术资格证的想法。


卢迎丽:

1.师妹们选择的书还是挺好的,因为这本书其实它在帮助我们去形塑一种批判性思维,从原来那种学习性的思维转变,向批判性思维的转变,然后师妹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选择的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到最后再去回应到问题的方法还是挺好的。

2.然后针对于这本书,如果想要去接着学习的话,可以以这本书为原点,然后比如说我们平时我们要去写读书笔记,我们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样去写,以这本书为原点,我们要做的是什么?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往前去追溯他这本书的起源起点是什么,对这种标准化学校的批判,这种标准化学校是如何产生的,对学校产生的历史进行一个梳理;然后我们接着往后去想,他的这样一种思想产生了之后,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思想理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说在思想层面,随后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出了一本书,讲终身教育理念。然后在实践层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面向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学校;然后我们再去想他为什么会产生出这样一种思想去批判这个社会,它的一个思想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又可以去追溯到后现代主义这样去学习它就会更有体系一些。



付东兵:

1.伊利奇并不是主张取消学校,而是将学校与政府分离,将学校市场化。他原来是研究教会学的,教会它是与政府分离,是美国已经立法的,所以就由此延伸出这样的想法。此外,也源于他对公立学校的一个关注,就是公立学校教育可能是被少数特权阶级所把控,而其他人没有得到更多的教育机会。那么,如果学校教育不是被规定的,即不是规定每个人唯一能够接受教育的途径的话,就是从法律上能够为没有获得较高文凭的人不受到歧视而提供法律依据,那么人就能够自由的选择知识、寻觅知识,人们就会把视为教育一种闲暇活动。他用历史学和社会批判的视角去思考教育问题,其实就是想让更多人去自由的选择教育方式,打破学校对于文凭的垄断,教育的自由化可以使人将教育视为自由发展的一种途径。

2.基于自身研究农村学校和农村社区的关系问题,在思考我们国家的农村教育,它跟美国或者是城市的教育,它有不一样,因为农村学校它可能是农村社区的中心,可能更多的乡村的一些活动,都是以学校为核心和以学校为阵地来进行联系的。那么,学校和社区开展这种合作,就会使农村村民对社区或者村庄更加有归属感和自豪感。所以,学校除了教育的职责以外,它还有很多看不到的隐性的功能。伊利奇的这种讨论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给我们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因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我们会走向学习型社会和中心学习的社会,但是中国农村的学校,确实跟伊利奇讲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王琇:

1.伊利奇这本书在提倡一种反对学校决定论,或者说是反对教育决定论的说法,就是他所批判的很多现象,事实上在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当中仍然存在。他的学校化社会就是说安排的越多,那么结果就越佳,这就意味着你所有的不幸都可能源于你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或者是没有经历过更长时间的学校教育。因此,他反对的就是这种把所有的不好的现象都归结于缺乏教育,然后把所有的解决办法都归结为提高学校教育,然后普及学校教育的年限的措施上来。所以他也列举了一些欠发达国家的例子。就是说,那些国家不根据自己的国情,然后盲目的以发达国家的12年义务教育为榜样,提升自己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然后最终走入了一个现代化贫困的沼泽当中,以及他所提到的更多的公共资金投入到更少人的教育事业来当中来,这也是我们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比如说北大清华,它实际上拥有全国各个高校当中,最高的国家经费补贴,但是他们所占的人数仅仅是我们所有的那么多高校当中的冰山一角。那么所以在这种学校化的社会当中,我们实际上是默许了少数人占据大多数资源这样不平等的一个特权,但是我们并不去反思这个现象本身,而是反思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够努力去获得这种特权,我认为伊利奇他批判的是我们这种自我奴化的思想,而这也跟正如迈克尔·桑德尔,他的《精英的傲慢》当中所提到的,就是正因为我们默许了这种不平等的特权,使获得特权的人可以毫不留情的歧视,那些高等级或者有高学历有文凭的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把那些在学历方面失败的人归结为他们不够努力,但实际上隐藏了他们所占有的资源的这样一个事实。

2.伊利奇他提出了一个制度光谱的理念,这个理念还是比较印象深刻的.就是他认为制度光谱左半边是友好型制度,右半边是操控型制度,那么友好型制度是不稳定的,是一个更理想的未来模式,它的服务对象是自主使用为特征,而操控型是占支配地位的,是强制的操控的,而他认为学校制度就是一个操控型的制度,尤其是他指出就是在文中他说到就是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开车,却强迫每一个人上学。那么在这里如果说按照伊利奇的构想,学校要朝友好型的制度发展,那么学校就会成为一个就是不稳定的,以服务对象自主使用为特征的一种未来模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前的这种教育就是具有一个关系性的词,就可能会被学习这个词所代替,而学习这个词似乎它更倾向于是一个个人自发的自主的行为,而不包括像教育当中有一个师生的关系在里面。那么就有点像《测量时代的好教育》那本书,它所提到的教育者他在教育其他人的时候,他会清楚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但如果说这种包含二者关系的教育,它变成单一主体自主自发的学习的时候,学习者他是不是知道自己所要学习的目的目标是什么?换句话来说,如果学习者他的心智没有那么成熟,他是不是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并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是我对于它这个制度光谱,就是学校要变成一个友好型的制度所感到疑惑的一些地方。



陈嘉杰:

1.去学校化社会是针对学校背后的教育制度进行的问题探讨,学校并非意指所有教育机构,而是说这种学校是一种教育制度的学校。

2.这本书可能还是需要根据流派来阅读和理解,比如赖默的一些观点可以对于理解有所启发,他的观点让我们回到人本身的角度去发现教育的目的。虽然伊利奇的观点提出的比较早,但是很多问题事实上至今仍然没有解决,那么这就需要让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当然,伊利奇可能在某些方面它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的一个设想,当然他所构想的谱系非常的完美,但是是否在现实中真的可以去实现,或者说我这个书隐含的背后是不是存在一种对于政府过于干预学校的教育,或者说政府去决定学校教育目的的这种背景,因为我们知道当时70年代6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高校的政府的政府大多是在对高校进行一种非常有利的调控,所以当时他们是反对这个东西的,当时我们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不停在想了,你真能够完全脱离政府的支持去办这些东西?或者说我们跟教育在还有学校在各方的利益势力这个作用的过复杂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走?


刘莎:

1.我们现在它是一种在这种智能化的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面,所以学校它其实是很难在一种封闭式的模式来进行教育的。它是需要在一种教育网络中,需要与社会、家庭来进行一个协同育人的。像现在家庭教育,它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也就是说子女是可以在家庭中受到教育的,而且这种重要性它也是不亚于学校的;而且像现在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被提起,所以儿童的他那种健康的全面的成长,它是基于一种个体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所以我认为伊利奇他所认为的这种社会要去学校化,我理解的是社会是一个教育网络,它不应该像学校一样是具有一种强制性,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存在的,而应该是一种允许多样化的,并且注重这种适配性。

陈珊珊:

1.其实学校制度只是作为国家制度的一个子制度,那么如果说宏观的一个国家,从宏观上来看,如果国家制度不改变的话,那么其实是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其实伊里奇他提到的去学校的话,并不是完全的提出要废除学校,让学校消亡,不是说应该是拆除学校的围墙,去倡导这种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虽然说,学校是在帮助生产不平等,但是我认为学校制度在经过一系列的这种演化,它是适应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我觉得它的存在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卢老师:

1.本书主要是一种思想实验,并不是最终要废除学校,学校事实上是不能够去除的。他只是想让我们看到没有学校会怎样,当然他认为没有学校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相反正是由于存在学校所以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

2.学校是制度或者过度制度化的代表,我们可以说去政府化、去制度化等,去学校化只是一种代表性说法。学校化就是一种通过一定的权力运作,将某一种社会问题解决方式绝对化。面对问题,人们总是想找到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这是一种绝对化的意识。

3.如果要思考一个问题很深入的话,就需要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一定要知道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换言之,如果没有这些产生问题的对象就没有这些问题,当然这有点简单直接,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想到的一点,而不是去粉饰和掩饰问题。这就是很多研究缺乏深度的原因。


程老师:

1.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伊利奇有着敏锐和深刻的批判性,虽然有时候为了解决问题剑走偏锋,但他故作惊人之语还是想刺激大家去思考和改变。

2.从去学校化社会之后的后果去看,文化大革命事实上就践行了类似去学校化社会的实践,但事实表明是一种教育退步和教育灾难。美国或许可能由于网络化和民主化可能会更好,社区活动可能仍然在培养人上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美国社会是贫富差距极大的,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只能是更悲惨的。在更便利,更先进的现代技术下,伊利奇的建构学习网络的思想更可行了,但是我们会发现疫情期间线上的学习仍然会产生很多问题。因为,学校承载着很多的功能,学校可以进行交往、集中消除贫困等,所以伊利奇的思想和建构具有不现实性,是不可能挑战学校制度的。

3.伊利奇攻击了教育的制度化,有些好的东西我们都觉得很好,但是价值制度化之后就具有强制性了。所以,伊利奇的有些观点的确是成立的。但是,不赞同伊利奇对于义务教育制度的抨击,义务教育制度是经过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义务教育建立起来后才形成了没有偏见的、没有排斥的教育系统,它肯定是穷人的福音,义务教育的建立就是让孩子避免家庭的阻碍,它可以改进但绝不可废除。

4.也许学校不需要废除,但是伊利奇对于学校改进仍然有启发。首先、国家不能垄断学校,不能垄断学习的全部机会(比如电视广播大学、社会机构内的学习,为什么学习不能在机构呢?),实现机会多元化。我们可以把教育建立成社会契约式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次,学校的多样化,去管制化,去强硬的制度化,形成一种有弹性的制度,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律,制定学校自己的使命。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三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一次学术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