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教育学院“博导论坛”第五十三期 | 项贤明教授:教育学的解释力和批判力
来源: 日期:2023-05-23 浏览:



60BBB



2023522日,教育学院于田家炳楼624教室成功举办了“博导论坛”系列讲座第五十三期,由项贤明教授主讲,主题为“教育学的解释力和批判力”。讲座由杜时忠教授主持,教育学院部分教师代表、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项贤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主编,澳大利亚学术期刊《Aussie Sino Studies》编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长,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英国巴斯大学、日本中央大学、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我国香港大学和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访问、讲学和做学术研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比较教育领域的研究。在《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教育学的逻辑》等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教学改革重大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哲社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委托项目3项。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0)、“国家图书奖”(2001)等科研奖项。



25FBC



讲座伊始,杜时忠教授向在座师生隆重介绍了项贤明教授。项贤明教授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主编,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曾在国内外多所高校访问、讲学以及进行学术研究。


讲座中,项贤明教授以学界对于教育学的污名与误解作为导入,以风趣的形式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提高教育学的地位应依靠教育学自身对于现实教育现象与观念的解释力与批判力。


首先,项贤明教授对教育学被污名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一,其他社会科学在18世纪才开始兴起,而在同一时期,教育学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教授,于是它便错失了科学化的良机。第二,当时社会对教师有很大需求,因此教育学主要针对教师训练,其内容也较为纷繁复杂,也正因此教育学被裹上了坚硬的“实践教育学”的茧壳。


其次,项贤明教授针对教育学“科学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他摆明立场,认为实证研究不能拯救教育学,因为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接着,为证明教育学具有解释力与批判力,项贤明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提出关于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解释模型。该模型中有两个教育主体,即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的人。教育主体有着四重表现形态,即:个人、小型集团、大型集团和人类。教育主体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关系需要借助客体中介,即工具性教育客体与对象性教育客体。工具性教育客体是指人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各种中介手段,譬如语言、教材、教具等。对象性教育客体是指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开发利用的人的发展资源,包括科学文化知识、道德、经验等。



1CC56



项贤明教授以多个教育实际现象为例解释该模型如何解释教育活动,如什么是教育、大学为什么需要教授、因材施教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为何一进教室就成负担等。以“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为例,假设教育主体A是教师,教育主体B是学生,学校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育主体A)用他的语言、在黑板上写的字、画的图、他的肢体动作等(工具性教育客体),把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象性教育客体),以他认为适合学生的方式表达。学生(教育主体B)则通过话、字、图、体态语等(工具性教育客体)进行解释,认识和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对象性教育客体),形成自身的能力、技能与素养。这一模型不仅反映了教育活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更反映出在教育活动中需要重视和研究学生。据此,项贤明教授指出,教育基本理念的致命错误就是将教育视为一部分人改造一部分人的活动,这必然会导致马克思所说的“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项贤明教授认为事实上,教育者应该只是学生的帮助者。


除了解释力与批判力,项贤明教授认为这二者的综合还进一步形成了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他以“为什么不能体罚”和“教师如何发展”为例,论证这一解释模型对教师发展和教育管理的指导作用。例如,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议题,从项贤明教授构建的菱形模型来看,教师(教育主体A)和学生(教育主体B)都是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同样会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交往关系中,深入了解学生并获得专业发展。



5910C



在交流讨论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发表感想、提出疑问,针对“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取舍”“人的自由发展与能力发展的矛盾”“应试教育”“教育学的学科边界”等问题展开讨论,迸发闪亮的思维火花。



38F39



最后,杜时忠教授对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做出总结。首先,他感谢项贤明教授的精彩报告,称此次讲座极具震撼力,能引发人深入思考。其次,他指出项贤明教授的理论核心观点即教育学不能特殊化,学校并不是特殊的社会,而是社会的一部分。最后,他对项贤明教授的敬业精神表示敬佩,高度赞扬了项贤明教授的高超能力、丰富学识与高尚人品。


项贤明教授的语言风趣幽默,平白生动,却又蕴藏着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学术思想。尽管此次讲座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相信学院师生定是收获颇丰,期待与项贤明教授再度交流。


上一篇:喜讯 | 我所博士生姜子豪、潘小芳、陈金平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3年第六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