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制度德育论学术研讨会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交流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翟天山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雷万鹏教授、社科处处长段锐研究员、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陈雪玲、《教育研究与实验》主编涂艳国教授、副主编岳伟教授应邀出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湖北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或编辑代表齐聚一堂。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及德育所在校全体师生、部分毕业校友参与。两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共享德育所十周年庆典盛宴。
会议伊始,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程红艳教授介绍与会嘉宾,并对长期支持道德教育研究所发展的学校学院领导、学界同行、德育所毕业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随后,全体与会者共同观看了德育所十周年的纪念宣传短片。
教育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雷万鹏教授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向各位专家、朋友长期以来对德育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高度肯定了德育所为教育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对杜时忠教授及其团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最后,他对德育所未来在德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期望。
雷万鹏教授致辞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冯永刚教授代表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戚万学理事长宣读了贺信。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对华中师大德育所为德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致以诚挚的敬意。贺信指出,“以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人”的重要理论观点广为学界认同,德育所同仁求真求实的研究志向值得钦佩、学习和弘扬,期待华中师大德育所在现代中国德育理论建设、推进学校德育改革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冯永刚教授宣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贺信
海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易连云教授指出,华中师大德育所始终坚持“以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人”的理念,成立十年以来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易连云教授祝愿华中师大德育所今后为华中师范大学增添更多光彩、取得更多成果。
易连云教授致辞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孙彩平教授代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向华中师大德育所十周年华诞表示诚挚祝贺。孙彩平教授充分肯定了华中师大德育所十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对两个团队今后开展密切学术交流与实质性的协同创新提出了新设想。
孙彩平教授致辞
东北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林丹教授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向华中师大德育所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林丹教授对德育所表达了由衷感谢,对德育所十年来在学术领域上的专注投入、问题讨论间的意义生成、人才培养中的丰硕成果表示由衷钦佩,最后寄语全体德育同仁:“做幸福德育人!”
林丹教授致辞
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院长朱晓宏教授代表首都师范大学蔡春副校长和学校德育研究院的全体师生,向华中师大德育所的师生表示诚挚祝贺。朱晓宏教授指出,制度德育论以鲜明的理论旗帜开启了我国德育研究的新视域。十年以来,德育所师生脚踏实地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实践情怀难能可贵。
朱晓宏教授致辞
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张虹副局长代表洪山区教育局对华中师大德育所成立十周年表示衷心祝贺。张虹副局长诚挚感谢华中师大德育所对洪山区基层德育工作方面提供的多角度、多层面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期待未来与华中师大德育所继续携手同行、共同进步。
张虹副局长致辞
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长方平对华中师大德育所十年所庆表示热烈祝贺。方平社长回顾了与华中师大德育所多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展望了即将出版的《中国德育研究大系》丛书,并希冀下一个十年和华中师大德育所继续登高望远。
方平先生致辞
福建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成知辛先生代表福建教育出版社对华中师大德育所成立十周年和杜时忠教授的专著《制度德育论》的顺利出版,表示衷心祝贺和由衷感谢,他对华中师大德育所与福建教育出版社未来的合作表达了美好期待。
成知辛先生致辞
华中师大德育所所长杜时忠教授以《通向远方的路》为题致辞。他回顾了华中师大德育所十周年庆典的系列学术活动,指出了举办所庆系列活动的目的有三:首先是致敬致谢感恩。致敬德育前辈学者,感激感谢各级领导、学界同仁和师生校友。其次是回顾总结反思。十年以来,德育所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本土德育理论——制度德育论,培养德育人才,服务国家社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再次是清思前瞻望远。他强调德育所的远方紧紧镶嵌于世界的远方和国家的远方,与学科的远方、专业的远方同呼吸、共命运。他相信伟大祖国的前途,相信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相信德育所拥有更加美好的远方。
杜时忠教授致辞
主旨报告
合影留念后,第一组学术报告拉开帷幕,由华中师大德育所副所长刘长海教授主持。
刘长海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檀传宝教授首先做《德育课程一体化何谓》的主题报告。檀传宝教授首先从社会与历史、价值与教育方面论述了 “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存在的必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概念构成的可能性。檀传宝教授认为,教育目标的生态性特征、教育理念的稳定性特征与教育力量的整合性特征组成了“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应有的规定性。
檀传宝教授作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铁芳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中国人与现代人之间:当代中国的教育新命》。他指出,人的现代化是贯穿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关键所在。要实现以人的价值观念为中心的人的基本素养的现代化,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进而反思现代人与中国人的关系。最后,刘铁芳教授认为教育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教育学的根本主题是:“我们要不要做中国人”与“我们如何做中国人”。
刘铁芳教授作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静云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师生信任》。她从伦理学的视角指出,师生之间的信任具有双向性,其表现由浅入深分为接触、认同、亲密三个阶段。随后,龙静云教授还揭示了师生信任的价值,引用“社会资本”“契约”“共同体”等社会学概念,助推共情、共理、共同优化的师生信任共同体关系进一步发展。
龙静云教授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良华教授报告的主题是《社会情感学习与大五人格的框架》。他使用心理学的聚类分析方法,解释大五人格的由来,阐释了大五人格教育学迁移的可能。以对“神经质”的辨析为例,刘良华教授结合自身的教育哲学理念对大五人格进行了教育学转化,最终提出了“培养开放而严谨、自信而谦逊、敏感而情绪稳定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刘良华教授作报告
在自由交流阶段,学者们围绕大五人格、道德人格等主题展开讨论,韩东屏教授、刘良华教授、黄向阳教授、易连云教授等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下午第一阶段报告由华中师大德育所周小李教授主持。
周小李教授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韩东屏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制度决定论的基本逻辑》。他首先阐释了制度决定论的建构缘起和基本内涵,并从制度决定历史的走向、制度决定生产力、制度决定社会性质以及制度决定国家成败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制度决定论的历史逻辑、社会逻辑。韩东屏教授认为,人是怀赏畏罚的理性自利人,制度性的社会赏罚机制是最强的社会赏罚机制,社会制度影响人类活动的走势与方向。
韩东屏教授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永久教授报告的主题是《绅士与淑女的品格问题——班级共同体中的集体道德实践》。他剖析了现今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品性的要求偏差。他认为,对集体荣誉的强调使集体成为一个高于个人之上的实体,它不提倡个人的欲望追求,这种教育也使男孩和女孩缺乏对彼此更深层次的认同。
康永久教授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向阳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拆拼制及其教育原理》。他引入卡洛斯因拆拼制小组改变人生的传奇故事,并从自我认识理论与态度改变理论说明了其教育原理。黄向阳教授认为,拆拼制是一种具有微观意义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塑造更完善的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制度。
黄向阳教授作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冯建军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制度建构》。他对制度、学校制度及其构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并分析了学校公共生活中制度“善”的内容与价值。冯建军教授指出,制度必须把正义作为首要的善,正义的制度也只能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制度正义只是在德性缺失时,才能起到暂时的补救性作用。
冯建军教授作报告
在讨论阶段,与会学者围绕制度问题展开交流。刘长海教授、康永久教授、程红艳教授、韩东屏教授、冯建军教授、杜时忠教授、王一凡研究员、孙彩平教授等与会嘉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下午第二阶段报告由华中师大德育所张添翼副教授主持。
张添翼副教授主持
华中师大德育所荣誉所长翟天山教授做了题为《跨界与回归》的报告。翟天山教授站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国家人才培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就制度德育研究的十年发展发表见解。他指出,制度德育最大的进步就是由过去个体教化德育模式转向以制度整体为擀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发展,从个人朝圣走向集体文明的提升。如何深化制度德育研究,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结合点上深化制度德育研究;二是要立足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进一步拓展制度德育的关注内容;三是要研究制度德育的不同层次要求,让学生逐步理解与接受制度的执行、体验、构成与共建。
翟天山教授作报告
德育所2007级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蒋红斌教授从知识构架、权力支撑、制度保障三个基本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古代制度化德育的形构与解体。德育所访问学者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许锡良副教授阐述了对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分别是制度育德的重要性,好制度何以育人,以及好制度从何而来。德育所2015级教育博士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闫兵教授现身说法,勉励在读同学每天花一分钟调整心态,每天用一刻钟自我反思,要有吃苦、吃亏、吃气的精神。德育所2009级教育硕士中山市朗晴小学黄志煊校长介绍了德性教育的基本观点。德性教育在于培养学生与世界和合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处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生命和使命的关系、学识与人文的关系。德育所2021级博士生刘志芳从“利益”角度切入,分析了教师评价制度“失灵”的现象、原因以及优化路径,展示了她对制度问题的现实关切。
蒋红斌教授作报告
许锡良副教授作报告
闫兵教授作报告
黄志煊校长作报告
博士生刘志芳作报告
校友交流环节由华中师大德育所杨炎轩教授主持。杨炎轩教授将德育所精神归纳为三个齐:看齐、补齐和心齐。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纷纷表达了他们对德育所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杨炎轩教授主持
校友交流
校友交流
校友交流
校友交流
校友交流
校友交流
最后,华中师大德育所王一凡研究员用三个词对十年所庆活动进行总结。一是砥砺。十年树木,桂子山上,丹桂飘香。一秩岁月,恰逢秋分,硕果累累。十年砥砺,方有如今的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二是盛宴。今天的所庆是一场学术盛宴,十四场报告充分展现出多向度、高力度的学术气质。三是感谢。王一凡研究员再次对到会的专家、学者、同仁和朋友们表示了真挚的感谢,感谢大家对德育所的帮助和支持。德育所是我们情寄之、心向之的精神家园,祝福德育所一心向远,走向远方!
王一凡研究员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