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华中师大德育所2024届硕士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来源: 日期:2024-05-20 浏览: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4届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于2024年5月17日上午在田家炳楼502室顺利举行。本次毕业答辩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教授任答辩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程红艳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和孙银光副教授任答辩组委员。德育所全体硕士生现场观摩学习。



丁灿:《校内外少先队组织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BF1E6


丁灿从校内外少先队组织协同育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研究对象与方法进行论文陈述,并对论文主体部分进行介绍。丁灿的论文通过实证的方式对资料进行了搜集,其中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发现了当前校内外少先队组织协同育人的现存困境,并分析了原因,进而提出了建议。


针对丁灿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指出第三章部分的四个案例划分依据有待商榷,并对其划分依据提出了疑问。孙银光副教授指出在访谈人员的选取上可以增添辅导员与家长,并提出问题:一是校内外少先队包括哪些主体、各自发挥什么作用?二是当前校外少年队员阵营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卢旭副教授认为章节划分可更加精炼,以使文章更加简洁,并提出问题:协调育人在少先队上如何解决人员安排的问题?刘长海教授认为本文的角度具有一定吸引性,并指出了第三章的呈现形式与内容不匹配,缺少分类和标题等问题。



裴玲丽:《从“离身”到“具身”:教师道德学习的转向研究》


2C69B


裴玲丽以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反思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汇报。她通过访谈法搜集不同学段和地区的教师资料,检视了具身认知视域下教师道德学习的现状,发现了其中的困境,并分析了成因。基于此,她对教师道德学习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针对裴玲丽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卢旭副教授认为论文的整体较为完善,但分析部分不深入,同时提出问题:教师道德上的学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程红艳教授认为本文选题新颖,但批评的仍是旧问题即灌输式的德育,同时提出问题:一是教师如何通过身体的在场去学习道德?二是在具身认知下,教师的道德学习具有何种独特性?张添翼副教授指出在教师道德学习概念界定的理论建构上需要再完善,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道德学习是如何定义的?二是一般道德学习和教师道德学习的关系以及教师道德学习包含哪些内容?刘长海教授指出从具身的角度去研究道德是比较有意义的,在路径部分可以增加日常生活情境的方面。



孙丹红:《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研究》


2EDF2


孙丹红从背景与意义、研究设计、研究内容对论文展开阐述。她从问题探寻、原因分析和提升对策的角度,指出影响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的因素包括文化资本的受限、单向度的理性、主体间性的失衡、反思本质的曲解,探讨了教师家校沟通能力在具体德育情景中的应用,强调了构建更高效的家校德育交往模式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突破文化障碍向合作育德转变、摒弃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转变、跨越单方主导向主题间性转变等能力提升策略。


针对孙丹红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副教授认为具体行文的表述存在问题以及部分定义的修改还需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一是教师家校沟通能力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能力呈现?二是如何解决教师沟通能力无法短时间内提升的问题?张添翼副教授针对题目以及理论建构和分析这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提出问题:家校沟通、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含义是否相同?程红艳教授指出问题和原因分析不对应,表述上需做进一步的修改,并提出问题:一是家校合作的制度是否健全,以及什么样的制度建构有利于促进家乡沟通?二是教师对自我工作中的情感揭示是否是合理的?刘长海教授指出概念的分解需更详尽,并提出问题:能力和素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家校沟通能力为何包括这四种能力?



马紫晗:《竞赛参与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研究》


641E3


马紫晗从研究原因、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论对论文展开阐述,她采用了文献法、个案法和访谈法进行了研究。她指出目前竞赛参与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目标窄化、过度竞争、内容超前的问题,分析了其价值的偏高、经验的缺失、差异的影响的原因,最后提出聚焦发展、立足现实、构建体系这三个解决路径。


针对马紫晗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指出需要注意论文排版,并提出问题:一是站在辅导员专业能力发展的角度,技能竞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二是技能竞赛和专业发展、技能和能力以及素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是访谈对象中是否有中队辅导员?程红艳教授提出问题:一是技能竞赛在提高辅导员专业发展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价值?二是竞赛对于辅导员的局限性的什么?孙银光副教授提出需增加深度的理论分析,并提出问题:如何发挥竞赛对广大少先队员辅导的影响?刘长海教授指出本文的现状、问题、对策,逻辑是清晰的,但是竞赛本身在规范性、公正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需考虑。



徐烨佳:《高中生协商能力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303DB


徐烨佳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工具、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反思与展望展开论述。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探讨高中生协商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影响因素,现状包括协商参与不足、表征与系统化能力孱弱、平等意识阙如、协商生态参与匮乏、两极参与分化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高中生协商能力的多种方法。


针对徐烨佳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副教授指出问卷信效度会受到问卷题目数量的影响,并提出问题:协商能力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卢旭副教授指出附录行距、问卷和字体需要进行调整。张添翼副教授指出目录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整合,调整格式和名称。程红艳教授肯定了文章内容的完善和丰富度,但提出问题:一是学生的协商能力与哪些因素相关?二是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参与性,是否包含参加社会活动、承担责任?三是学校教育方式是否会对学生协商能力产生影响?四是论文调研对象是湖北和浙江两地的学生,是否会存在取样不平衡的情况从而影响结论的推广性?刘长海教授指出文章很饱满,民主色彩浓厚,同时提出建议在对策部分增加社会维度。



张媛媛:《多中心治理视域下区域师德治理研究——基于湖北省L县的个案研究》


24B20


张媛媛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研究内容对论文进行了阐述。她以个案为例,构建了“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了我国区域师德治理的现实样态与运行困境,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阻碍原因,并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针对张媛媛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指出副标题可以删减,并提出问题:在样态描述方面,教育局处于何种地位?孙银光副教授认为本文框架清晰,思路清晰,但具体内容细节需进行微调,并提出问题:一是论文主要是为了提高师德水平还是为了提出问题?二是需要进一步厘清区域治理之间的关系。卢旭副教授指出目录标题需要缩短,注重表达上的规范性问题,并提出问题:本文的发展立足点是什么?刘长海教授提出问题:一是为什么师德治理要从县域层面考虑?二是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应该以哪一方为主?



赵舒月:《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建构研究》


39B4C


赵舒月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论、存在问题,路径建构、研究不足与反思展开论文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厘清了问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了多维阐释,探讨了其演进逻辑、现实状况以及实践路径。最后进行反思,由于没有相关教材以及缺少实证研究,因此本文缺乏一定的实证性材料。


针对赵舒月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卢旭副教授指出本文缺乏实证材料,且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张添翼副教授也指出存在实证性问题,他提问:最后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程红艳教授指出可以将问题更具体化,政策基础、主体基础、实践基础的论述需进一步优化,且需要凸显建构中华民主共同体意识教育里面的具体要素,如中华语言的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她提出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应该如何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刘长海教授对论文工作量做出了肯定,同时提出问题:不同民族地区存在哪些不同的挑战和异同?



高一蓝:《校园声景育人的理论探索和现状优化》


2FCF9


高一蓝从理论阐释、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优化策略对全文展开了论述。她探讨了校园声音环境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当前小学校园声景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原则和建设路径两个方面提出了声景育人的优化策略。


针对高一蓝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副教授认为在具体框架内容的理论依据上需要完善。并提出问题:一是大中小学声景育人定位的差异是什么?二是声景育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卢旭副教授指出部分标题需进一步优化,并提出问题:声音舒适是否是育人的必要条件?程红艳教授指出在原因分析方面,对校园的文化生态的分析不足,建设路径缺乏生态校园的意识,并提出问题:小学噪音的状态怎样才被视为是合理的?刘长海教授指出本文选题新颖,但声音可从政治、社会性角度进行分析,从声音视角发现一些更加深入的现象以进行深度调查研究。



汪小兰:《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体验研究》


E30B6


汪小兰从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研究结论、问题成因及改进策略、不足与反思对文章进行了论述。她采用深度访谈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进行深刻探寻,并对其成因进行探索,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提升家庭看护质量、积极创设内外条件、有效发挥多方合力等。


针对汪小兰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指出需要对访谈对象的选择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且文章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清晰阐述。同时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说明或论证留守儿童与父母等的关系没有受到同伴的影响?孙银光副教授指出应说明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一些非教育问题无需罗列,应从教育的角度进行阐释。并提出问题:留守儿童的体验会对自身产生何种影响?卢旭副教授指出格式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需注意留守儿童被标签化或被弱势化的情况。同时提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是什么?刘长海教授指出本文教育意味不浓,优化策略应重点突出学校可以做什么。




 刘向杰:《少先队员情感能量研究》


951CC


  刘向杰从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对象,研究结论对文章进行了论述。她对少先队员情感能量的定义进行了阐释,在调查少先队员情感能量的现状和分析少先队员情感能量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少先队员情感能量的路径,包括主体地位的回归、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专业保障机制的完善等。


  针对刘向杰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卢旭副教授指出情感能量相关概念需要简化,并补充重要概念比较。同时提出问题:外在的刺激如何与和内在需求结合?孙银光副教授指出论文关于问题的揭示较少,并提出问题:为何七年级少先队员的情感能量高于六年级的少先队员?程红艳教授指出是少先队员的情感能量还是学生的情感能量的问题需要厘清、理论阐述的划分依据需要更加明晰,且研究情感可加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同时提出问题:情感能量的类型划分,是长期型的还是即时型的?刘长海教授指出需对题目表达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同时提出问题:小学的少先队员和初中的少先队员哪个的正向情感能量更多? 是由于哪些原因导致的?




针对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的问题,答辩人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最后,刘长海教授宣读了答辩组成员商议结果,一致同意通过研三同学的毕业论文答辩,并期望他们能够针对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做出进一步修改,为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至此,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4届硕士研究生答辩圆满结束。

上一篇:教育学院“博导论坛”第六十三期 | 刘铁芳教授:过去与未来之间 ——从《论语》看个体生存的当代性及其教育意蕴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4年第五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