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时五年(2012-2017),杜时忠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带领华中师大德育团队完成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02),并结题。最终成果《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
作者简介:
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美国佛罕大学、英国华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组专家。代表性著作有《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新世纪,新师德》《人文教育论》《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等。
经过新中国70年来的教育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教育改革,我国形成了以党政决策、国家本位、学校主导、工具理性、专职机构、专门队伍等为特征的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套学校德育体系能及时体现和贯彻国家德育意志,旗帜鲜明地表达学校的道德立场,但是也存在德育过程缺乏衔接、德育要素缺乏整合、德育影响缺乏协调等诸多不足。为此,学校德育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从德育纲要、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到德育理念、培养目标、德育方法等。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使我国学校德育从单一要素的变革走向谋求整个系统的完善,这就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首先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前提下,还要确立先进的德育指导思想。我带领研究团队经过研究后认为,新时代学校德育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目标,树立尊重生命、服务生活、注重过程、走向多元的教育理念,用“合力德育论”超越“学校中心论”,用“生活德育论”超越“专门德育论”,用“长效德育论”超越“即时效果论”。
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需要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有机衔接。我们论证了德育衔接的三个依据:国家德育意志是德育衔接的社会依据,学生成长需要是德育衔接的主体依据,德目逻辑层次是德育衔接的学科依据;并分别以实证调查、政策梳理和哲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国家的德育意志和德目的逻辑层次。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目标衔接、课程衔接、内容衔接、活动衔接和教材衔接的具体方式,并研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1-9年级德育教材中的分年级图谱。
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势必要求所有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要素形成德育合力。这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学校内部要素融合与整体提升。我们团队阐述了我们的教育信条——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论证了核心观点——育德是学校整体的责任。我们进入学校教育现场,建立了试验区,开展了教育试验,探索了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要素的融合,以整体提升学校德育合力。二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配合,建设“高效德育场”。它至少有五个层次,即“班级-家长层次”“学校-家委会层次”“学校-企业层次”“学校-社区层次”以及“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层次”。此外,我们还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德育体系和网络社会的德育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一再表明要超越学校德育“中心论”“主导论”的传统思路,明确各类德育主体的责任;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种社会机构相互结合,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形成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整个社会德育体系而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效。
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需要制度创新。社会事实表明,制度确实可以影响个人品德;在制度不变革的情况下,学校德育改革的效果甚微。我们通过田野观察发现,学校层面的德育制度虽多,但程序正义不足、学生参与不够、发展价值缺失,亟需重构学校制度,改革制度生活。国家层面的德育制度,如中小学的班主任制度和大学的辅导员制度,在新高考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也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亟需进行制度创新。
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梳理我国现行法律中学校德育的相关规定,不难发现存在着巨大的德育法律真空。德育立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我们提出了对《教育法》《教师法》修订的系列建议,并尝试制订了《学校德育法》的基本框架。
总之,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和观念多变的“三多”时代,在我国社会主义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在人类进入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学校德育体系既要加强,更要改革。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最终实现“五个德育”,即公民德育、道德德育、成长德育、合力德育和制度德育,这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为此,我们团结一批志同道合者,建立了“真教育联盟”,召开了5次学术年会;我们坚持定期深入学校现场的研究方式,与教育局和中小学形成了U-G-S协同工作机制。五年间,我们团队发表了72篇论文,形成了70万字的结题报告,向政府部门提交了一篇咨询报告,出版了《中国德育论丛》(共6辑),还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最终成果《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由教育部社科司出版。我们提出的“五个德育”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核心研究成果提交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