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研究成果 > 正文 基地研究成果

德育所研究成果之一|杜时忠等:《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德育研究》
来源: 日期:2020-05-15 浏览:

编者按:

历时三年,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团队出版了著作《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德育研究》。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九章、三个研究专题和结语,共计36.4万字。

AF81


作者简介:

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美国佛罕大学、英国华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组专家。代表性著作有《德育十讲——制度何以育德》《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德育研究》《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新世纪,新师德》《人文教育论》《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等。

13F47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历经几度剧烈转型,经济发展之路跌宕起伏,教育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如今我们深感自豪的是,国家从落后走向了富强,从衰败走向了新生,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在这七十年的历史长河里,革命与改革、破坏与建设依次登上历史舞台,传统与现代、西化与本土碰撞交织。当我们回望建国七十年的教育学术史,并超越线性的机械因果论和坚硬的意识形态之后,我们深感认识、反思和评价这七十年教育学术史的责任之重、任务之艰。正如有论者指出,“在主义的大潮和宏观的理论背后,曾遮蔽了多少不凡的人生、艰辛的探索,而正是每一代人、每一群人在各自不同方向上的追求、他们的努力所包含的独特性、创造性和复杂性,显露了历史的肌理和质感。教育的进步尤有赖于点滴的积累和改善、具体的实践和实验。”(杨东平,2003)在我们整理建国七十年德育学术史的过程中,我们所秉持的是一种理解的态度和温情的敬意;我们尽可能地基于现有的材料去触摸和感悟史实,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极不平凡的德育学术研究史和德育理论发展史。

无论是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作为教育的风向标和温度计,德育在七十年间都发生了重要而剧烈的变化,德育研究在经历了“前三十年”(1949-1979年)的改造和灾难之后,“这四十年”(1979-2019年)成就非凡。第一,我们对道德、德育、生活的理解有了根本性进步。我们认识到道德是发展的力量、解放的力量,而不仅仅是规范的力量、限制的力量;承认德育既是国家的工具,也是引导学生生活、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以及建构个人美德的重要方式。第二,我们对个体品德发展的认识正在摆脱以往的“黑箱”状态,对于品德要素和学生成长需要已经获得了比较科学的认识。第三,我们对于教师道德的理解和要求,走出了几千年来“圣人教师”的高标道德和单向度的师道尊严,开始强调教师个人幸福与职业尊严,并正在进行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第四,我们对德育课程的研究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并通过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正引领学校生活,倒逼教育改革,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进步。第五,我们已经走出了非此即彼的立场态度,更加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德育文化,更加包容、自信地借鉴国外德育理论。第六,德育原理学科不仅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学科群;第七,德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成绩显著,专业研究共同体不断扩大,专业研究平台稳步增加;第八,最大的亮点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大胆探索,经过科学化、人性化、多元化理念的洗礼,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中国德育理论流派,德育学术园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正在形成。特别值得自豪的是,围绕德育功能、德育本质和生活德育论,先后开展了三次有深度的学术争鸣与学术交锋,提升了德育研究的科学品质,提高了德育研究的美誉度。

在德育理论研究的推动之下,今天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要特征表现为由阶级化、政治化的德育走向科学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由大公无私的圣贤伦理转变为追求社会正义和社会关怀的公正伦理,从封闭式德育走向开放性德育,从阶段性德育走向终身化德育,从学校德育孤岛走向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的合力德育。

面对七十年来德育理论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的迫切要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研究的发展进程、呈现德育学者的主要理论观点、诊断当前研究的得失、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承蒙张斌贤教授的信任,邀我担任《中国当代教育学术史·德育研究》的主编。本人不顾学力浅薄,召集同人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我们搜集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出版的德育著作、教材和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等,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呈现德育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思想理论、学术争鸣,分析德育理论研究取得的贡献与不足,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中国德育研究的内在矛盾与发展逻辑,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九章、三个研究专题和结语。第一章是对德育理论研究过去七十年、尤其是近四十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宏观的把握和整体的梳理,既分析不同时期的主要进展和特点,也揭示不同时期不同研究主题转换背后的历史联系与历史脉络。第二章至第九章则按不同的研究问题和主题、或不同研究领域,分章梳理。第二章主要从制度化平台、理论体系和分支学科等方面梳理数十年来德育学科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德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路向;第三章通过德育的本质和功能研究来呈现我国德育观的发展与进步,呈现了两次重要的学术争鸣,并指出未来关于德育本质的理论研究在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上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主要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成长需要、道德自我和道德同一性等主题来呈现当前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拓展研究主题、强化本土理论探索、推进质性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第五章主要呈现了教师道德与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应拓展多维的研究路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沟通等;第六章主要通过理念研究、衔接研究、变革研究、史学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主题来呈现德育课程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应加强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新媒体与德育课程的关系研究,推进德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建构的理论研究;第七章主要通过德育过程理论研究、德育方法研究和德育评价研究等主题的梳理,提示出德育科学化的追求,强调未来应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整合研究等;第八章主要通过梳理五个重要的德育思想理念流派,即生活德育论、活动德育论、公民德育论、情感德育论和制度德育论,分析其产生、发展过程、主要观点、主要贡献,指出这些德育思想流派未来还需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核心概念,如“生活”“活动”“情感”等,以便将思想体系建构得更加完善;第九章主要通过整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德育理论成果来呈现我国德育比较研究的理论进展。

本书还安排了三个研究,分别是:专题一,主要通过传统德育的总体特征、思想流派、实践模式等主题来呈现中国传统德育的理论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加强中国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化、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二,通过内涵研究、历史研究、困境研究、变革研究、实践探索和比较研究等主题来呈现当前班主任制度的理论研究情况,并指出未来应加强基本理论、实证调查、跨学科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三,通过相关概念研究、网上德育、网络道德培养和网络德育变革等主题来呈现网络德育的理论研究状况,并指出未来研究应着力于提升网络德育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网络德育教材和软件的研发等。

本书结语部分则对九章和三个专题进行总结和提炼。既肯定了中国德育研究七十年所取得的十大成就,也指出其存在诸多不足,如知识体系比较陈旧、学科视野相对封闭、对教育重大问题缺乏道德审视等;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德育研究有其内在的学术逻辑,有其内部独特的矛盾要去面对和解决:在指导思想与权力关系上,表现为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间的博弈;在价值理念抉择上,体现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博弈;在发展的逻辑上,表现为西方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此消彼长;在研究方法论上,则表现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博弈。面向未来,中国德育研究者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在研究使命上,如何使德育理论研究能够适应社会转型与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并应对价值多元与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在研究范式上,如何超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理性化、一元化模式;在研究成效上,如何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坚冰,从而能够对学校德育实践产生更大的引领作用。为化解这些问题,未来德育理论研究应走向综合与多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建构学术研究共同体。

本书的编写目的大致有三:其一,全面回顾中国德研究七十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德育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对德育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发挥知往鉴来的重要作用。其二,力图为德育学者乃至教育学者理解本学科和学科领域的学术传承、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对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相关课程、选择阅读书目和确定研究选题,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其三,通过梳理德育理论研究的脉络,厘清德育研究的学术传统,提高德育学科的自我批判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学术规范。正因本书存有专业引导、继往开来、启发后学之多项意图,所以需要慎重对待书中的每篇内容、每个观点,乃至每个文字。在本书编著的过程中,我多次组织编写组成员展开深入研讨,确定书稿的框架结构、章节内容。编写组成员中最早的在20188月底就完成了初稿,最晚的在年底也拿出了初稿。我对每位作者的初稿进行了多次审读,多次提出了修改意见,不断反复完善;有的部分我甚至进行了改写。面对巨大恢弘而又纷繁复杂的中国德育研究的七十年历史,我深感水平有限、能力不强、见解不高、思想不深。我极力避免本书陷入简单堆砌或人云亦云的宏大叙事,但究竟如何,留待读者评说。

本书各章、各专题的执笔人如下:第一章,杜时忠教授、程红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二章,卢旭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三章,周小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四章,张添翼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五章,沈艳艳(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徐龙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第六章,孙银光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杨炎轩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七章,张敏副教授(江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雷月荣(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八章,喻学林教授(武汉纺织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唐爱民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温悦彤(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胡幸(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陈萍副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杜时忠教授;第九章,傅淳华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蒋红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题一,季轩民(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题二,付辉博士(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专题三,刘长海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结语,程红艳、杜时忠。在我主编的职责范围内,张添翼博士、孙银光博士协助我做了大量的工作。



杜时忠201933日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



上一篇:德育所研究成果之二 | 杜时忠等:《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卢旭:中国班级——多维视角中的 教育 “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