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1年德育所第三十一次读书会
来源: 日期:2021-12-20 浏览:





时间:2021年12月19日19:00—21: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主持人:马紫晗


参与人数:程老师,卢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27人,本科生科研助理2人


沙龙议程:


1.博士生罗艳华分享小论文《双减政策能有效减轻学业负担吗?——基于政策文本的执行预期分析》


2.李昕燚同学分享小论文《跨文化德育的三个价值观:差异认同、民族凝聚力、平等》

3.硕士及博士生继续分享近期困惑与总结


议程一:博士生罗艳华分享小论文《双减政策能有效减轻学业负担吗?——基于政策文本的执行预期分析》


一、汇报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学生学业负担重成为困扰基础教育顽疾,历次减负政策失效。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 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是国家最高减负令。在实践中,公共政策执行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灵的现象非常普遍。因而本文从助公共政策的政策执行分析理论来探讨在历次减负政策失效的背景下,双减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吗?双减政策的执行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吗?这两个问题。


(二)分析框架


美国学者托马斯.B 史密斯于 1973 年在 《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该理论主张政策执行过程受到 理想化的政策(政策问题、政策内容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公众认可度)、执行主体(科层政府下主体的层级)、目标群体(执行对象数量,对政策的认可度,与政策内容之间的利益相关性)、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政治)等四个关键因素影响。但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理想化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执行偏差问题。


自下而上政策执行模式的重要代表人物保罗.A.萨巴蒂尔和丹尼尔.A.马兹马尼安在1979 年合著的《公共政策执行:一个分析 框架》一文中采取了综合视角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政策执行的综合 模型,该模型囊括了影响政策执行的三大类、十七种因素。三大类因素影响产出。


基于两个模型作者设计了政策执行效果预期模型:




(三)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分析


1.政策目标——双减政策目标与减负问题的错置性


首先作者认为导致学业过重的愿意和历史上遗留的教育体制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为此,她提出政策执行要充分理解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还要充分认识到政策所指向的问题,深入分析政策问题的性质、特点和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多种配套政策对症下药。其次她在分析双减政策的指向问题后,认为双减政策旨在治标而不在治本,存在着双减政策目标与减负问题的目标错置性即使双减政策完美执行不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2.政策指令——双减政策指令的减负有限性


作者从从双减政策的政策指令的视角,对学业负担的主要政策指令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三是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在分析以上部分的政策方案和政策指令后,得出双减政策方案虽然合法性、权威性 和合理性更高,但是方案中不同的政策指令的效果预期不一样,那些清晰的、具体的政策指令更容易得到有效执行,而模糊性、笼统的政策指令执行效果预期不佳或将会选择性忽视和不执行。 未能有效破解产生学业负担的核心机制(对优质资源竞争性行动引发的教育内卷、应试教育的剧场效应和多方利益主体的集体合谋逻辑)


3.政策类型——规制性政策执行的预期困难性


(四)政策执行结构分析


主要包括:1.同一政策环境下,不同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逻辑差异2.利益主体之间的应试合谋阻滞双减政策执行3.政策工具单一性,政策资缺乏,激励性不足4.政策注意力影响下的暂时性执行 四部分内容


(五) 双减政策执行现状的实证分析


笔者用自编《双减政策执行调查》问卷开展了针对家长的双减政策执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半年以来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与前面按照分析框架的预期效果一致。 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式治理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执行良好。2.课后服务象征性执行和作量管理选择性执行现象普遍3.不同地方、不同学校双减政策执行差异化现象明显


(六)小结


第一、双减政策本身目标与学业负担问题存在错置性,双减政策指令不能被破解产生学业负担的核心机制和结构,因此双减政策即使理想实施也不能有效减轻学业负担。


第二、双减政策工具单一、缺乏有效政策资源、政策激励性不足,政策本身规则力有限,其执行效果预期会出现各种偏差。


第三、政策执行管理层级多、执行链条长、执行对象数量多、规模大等特点以及双减政策的规则性政策和再分配性特点决定政策执行的监管难度大,且存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讨价还价和利益博弈,因而双减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第四、从目前的双减政策执行的家长调查情况来看,与政策执行的预期一致性:虽然部分政策指令执行良好,但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不执行等情况普遍。


二、交流谈论


1.杜佳慧师姐:


1.文章内容丰富,政策类理论支持扎实,想法:题目发生了变化,题目前后是不同研究方向 执行预期比较符合双减政策的分析,2.每个部分有很多引用,大部分提出理论,很切合将理论与双减政策实施情况结合 ,论述不透彻,理论和引用进行精简3.问题: 分析框架政策研究需要不断深入,为什么从两个模型就建构出来这自己的分析框架 ,理由不太清晰。执行方案与执行条目没有进行完全的解释,框架中的部分标题和内容不太相符;3.结论部分,认为双减政策不能减负,是否可以通过政策预期功能提出建议弥补不足 。论文中有中学双减政策执行的引子,在农村学校而言,政策本身格格不入,对他们而言反而给教师增加负担,对于学生断了其学习提升的机会,在文章中没有体现这一点。


2.刘晶师姐


1.整体的问题:亮点是综合借鉴了两个模型,但是在文章中对框架的解释度还不够,应该花更多的笔墨论述。2.框架与整个文章的结合度不够。3.文章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内容不够聚焦,题目较大,一篇小论文不够装下。4.文章结构是递进结构,但是整体递进结构不太明显,第三第四部分是一个并列关系,可以将这两部分进行整合。 5.小论文发表篇幅较长,第三部分规制力为什么选择这三个规制力,没有说明原因,开头是否可以进行界定。第四部分,政策执行结构指出了问题,第五部分是实证层面,这两部分之间的缺乏衔接性,实证分析放在这里意义不大,是否单独对这方面进行另外的文章描写。6.参考文献看不到具体的文献,细节问题方面:文章中有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在文章部分内容中可以增加注释,如第五面双减政策在治标不在于治本描述过于绝对。14面和15页有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双减政策中描述了政策执行的好坏,这里可以增加一些数据增加说服力。


3.付东兵师兄


从政策执行的角度选题很好 :1.选用的两个框架后,自己建构了框架,为什么美国的框架不适合解释中国的问题,基于什么对其进行改造,是否可以用一个框架进行分析和改造。2.政策指令-减负的有效性的表达偏向于结论性,还没有进行分析这个表达不太准确,可以使用中性的表达。第五部分有一个实证,说明最后结论通过实证得出,与前面的逻辑存在冲突。


4. 孙永敏师姐:


1.关于模型的一些东西是否可以综合,如政策注意力、政策资源可以不可以划入执行环境中,执行效果预期里的词语是否可以调换。执行结果和执行预期放到下面,结构更好。2.文章的表述部分不严谨,政策目标的第二段里“基础和教育”投入不足表述模糊,双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家长的减负和学校的增负,过于绝对,现实中会有反例,3.第五部分实证分析说服力低,问卷数量偏少,涉及地方过多不具有代表性,在问卷发放时可以划分东西中部地区。


5.季轩民博士


1.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是很好的处理方式,问题也出在这里,在题目上双减政策能有效减轻学业负担吗 副标题基于政策执行理论的分析,是理论分析不是框架 ,但是文章又是像基于框架得出结论,那么到底是是基于实证得出结果、分析还是框架的出的结果。究竟基于什么在题目这里与文章比较模糊。 2.建立分析框架在第一部分应该论证基于什么建立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在用此分析框架进行分析,框架结构少了执行过程或执行机制,这是核心,方案结构和预期不是核心只是基本构成要素。后面的分析没有抓住重点,重点应该是在政策执行和产生的结果中间的过程:如信息不对等问题3.第三部分,标题设计不是很好,表达不能构成逻辑关系。4.在实证部分,如果基于理论分析,写实证部分显得突兀,实证样本范围也比较小,不具有代表性,解释不了前面所表达的结论。5.参考文献引用的时候引用的是概括或者介绍,这些引用意义不大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观点。


6.卢旭老师


1.如果要评估政策效果要有充足的实证调查,样本量要大,文章感觉只写了一半,前面做了测量指标的铺垫,后面的部分突兀,存在意义不充足。在对于评价政策的执行情况时有了个理论基础是不错的,但是在这部分时已经下了结论,提出了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论述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文章大部分是个人的推测,从文本推论政策的结果而言较为轻率,国家政策文本本身言语不详,因而不能从文本来推论。如果只写前半部分,只构建评估框架,不要效果预期的角度是可以的。要将文章中武断的表述删除,只能委婉的讲可能的推测,不能用一定来表述。双减政策实施的评估框架的设计更为贴切。用理论和模型去设计,再进而论证指标体系的自洽性(信效度)。2.政策执行时间不长,不能判断结果一定会怎样,因而文章表述要恰当,写文章时存在先有观念,并不客观。写文章要有中立的态度,不能带有鲜艳的价值观。3.在实证测量部分测量较简单,需要更大规模的调研,问卷等需要严格设计和检验,现在很需要一种评测性研究去做,做理论测评不够。


7.程红艳老师


1.在学风方面,像前面所讲,写论文不要武断和意气用事,要严谨、客观有几分证据写几句话,不能操之过急,要慎重一点。2.最大的问题是框架和模型的问题。在框架问题中,模型基础没有表述清楚,从谁那里来,主要观点是什么,但是没有阐述清楚核心观点。图标一的模型建构过于简单。模型过于静态和平行,但是应该是动态的、交互的。在执行结构里,环境、资源等纠缠在一起,没有归纳清楚和准确。3.第五章发现的问题应该融入第三四章中,为这两章的结论提供依据和支撑。很多减负机构在指令下不做了,这是指令性的一个后果,要把内容框架理顺。文章要围绕政策执行的话题来写,执行效果怎样、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同学校在应对双减政策的时候行为有差异,到底有何差异,对农村学校,对城郊学校、城市学校有何行为差异。政策执行中的资源问题、应试教育问题等和政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 再进行讨论,这些也都是影响双减政策执行的要素。第五部分在三部分和四部分中可以进行总结,对模型再进行强调、修正和论述。后面调研材料可以增加更多的访谈资料的引用,引用关键学生、家长、教师的话语会更有说服力。重要的是你如何准确的表达不同群体的心声的真实程度。


议程二:李昕燚同学分享小论文《跨文化德育的三个价值观:差异认同、民族凝聚力、平等》


一、汇报内容


(一)问题起因


首先她通过思考秘鲁的土著价值观、主流霸权价值观冲突和跨文化理论中不切实际的规范性包容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区别后思考道德是否要深入到跨文化中,进而从差异认同,民族凝聚力和平等这三个价值观出发解读跨文化德育。


(二)论文结构


1.差异认同


她首先立足于对于群体差异的识别,分析了教育和政治、社会的 群体差异识别的不同,认为教育层面的群体差异认可更兼有学术意义和道德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民意义。其次,她关注到社会差异身份的关键因素—“公民身份”,认为主导文化群体和从属文化群体存在不对称性。公民教育不能与跨文化道德教育分开,应该作为一个构建生命的道德意义。之后在差异承认方面认为公民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知情、积极、批判的公民,建立一个摆脱不平等的公正的社会。


2. 民族凝聚力


她认为在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培养和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是紧密相关的。从个人层面解读国家认同感,她认为国家认同感存在两种意识: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在内部多样性探索方面,她通过探讨“多元文化主义”和“跨文化主义”之间的差异态度,认为“跨文化主义”更加接近多元文化主义,多样性和丰富性本身应该视为一个目的,但不触及不平等,文化不公正和不对称的深层根源和原因。


3. 平等部分


她从批判性跨文化角度来看,非平等待遇或许是一个价值观强加并企图战胜 另一个价值观的权力问题,为此她提出一个开放、共享和多元的德育伙伴关系,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社区,社区提供了“知道”和“存在”的教育整合系统,课程超越空间的限制,可以了解需要关怀群体的真实生活,作为同情和团结的道德价值观的产物。


(三)提出疑问


基于以上分析她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当前国家对此研究较少,大部分的跨文化研究目前停留在基础研究,2.跨文化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真的问题?、国内的研究价值?3.实证研究,应用研究在我国有没有研究的可能?4.跨文化德育不是一个专有的名词,只是一个视角,没有一个专门的方法和固定不变的模式。


二、交流谈论


1.廖思伦师兄


1.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如何去揭示不同文化之间在德育价值观上的差异,师妹有交换的经验,可以把在交换过程中得到的材料进行总结,这是一个亮点。2.这篇文章可不可以理解为典型的个案研究,研究思路来讲可以去多看基本个案研究的书,讲自身经验与文章进行恰当的融合。


2.卢迎丽师姐


跨文化德育目前已有文章质量不高,这篇文章不像学术文章,逻辑层次不足,视角可以聚焦于跨文化德育的概念的界定上,之后可以提一些概念中 的价值观,也可以补充一些实践性的东西。


3.卢旭老师


文章像一篇感想和随笔,提出的三个差异、凝聚力和平等这三个方面提出的原因、关系没有进行论述,只是论述了对这三个方面的看法,看法偏向于直觉性,不是一般的学术性思维。建议:1.集中论述为什么跨文化要提出国家凝聚力这个方面,国家凝聚力和跨文化之间有何关系何重要性,讲这些关系在学术上论述清楚。跨文化德育这个概念需要辨析,概念的提出也需要进行论证。


4.季轩民博士


单纯看论文的想法来看,跨文化德育的提法较少,但是这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东西,之前会有很多的内容如全球视野下的德育内容会和跨文化德育有联系,单独谈跨文化德育是让我们学生在理解自己文化的同时。理解尊重其他国家的价值观,从一个大范围聚焦到小范围,但是这三个价值观的提出又回到了那个大范围。具体的论述来说没有深入阐述想表达的内容,建议是做一个文献综述,对全球德育的东西进行一个梳理,然后在考虑想研究的跨文化教育处在哪个位置,会更加有说服力。


5.程红艳老师


这个文章是对一段访学经历的总结,要明确文章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对明确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如果想要论述促进民族之间相互的理解和对话,要去多看文献,看别人对文化对话能力、跨文化素养等方面做了哪些研究,看哪些部分还有研究的必要在进行构思。


议题三:总结和困惑


付东兵师兄:


1.看了关于乡村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书,做了一些思考,在具体模型建构阶段进行思考,准备将国外的模型进行本土化。2.教科院老师更多将社会学、文学方面找依据,寻找有心理学背景老师及其课程。


卢迎丽师姐:


1.再改双减的文章,计划在学期结束之间改好文章。2.本学期过的很扎实,有详细的看书、看文献、写文章的时间规划。


廖思伦师兄:


1.主要在看书,集中在看柏拉图的《理想国》,看了四五遍,了解了一些这本书在讲什么2.目前想法太多,各方面的想法都有,反思自己是否在剑走偏锋。3.文献和学术期刊看的不多,主要在学术治理方面,看文献的时候会指定一个表格,记录信息和文献内容。


杜佳慧师姐:


1.想做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了有关农村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的阅读,正在修改两篇德育的论文,每天将自己规训起来。2.读书方面比以前有进步,在读书方法上会讲自己的理解写下来,巩固自己对所阅读书记的理解。3.感觉交流很重要,交流中会产生很多的想法。4.计划尽快完成老师安排的书籍写作任务。


刘晶师姐:


1.在写东西和思考的时候经常被打断,对此很困惑但也在努力适应2.读了《社会学实践》和其他一些书籍,每天坚持阅读3.每天在改小论文4.缺乏实证的调研,正在系统学习质性研究方法


罗艳华师姐:


目前对县域的教育发展差距产生兴趣,正在关注这个点。


谢于静师姐:


1.目前忙于课程论文2.学习了spss和质性分析的软件


管亚玲师姐:


1.课程收获很大,课程比较聚焦,读了很多的书做了读书分享2.杜老师的课上写了研究计划,经过修改感觉可以往硕士论文上写。3.计划寒假搜集书籍,建立理论基础。4.要注意上课时老师提供的视角,慢慢聚焦。


周仁美师姐:


1.研究方法的学习方面,在编制问卷的过程中收获很大。2.访谈的技巧得到的了提升。3.理论的学习方面,看了一些书和文章,感觉看书的得出的感悟不如看文献多,打算调整方式,先看论文,提出问题后带着问题看书。4.每周会去跟着老师进行实践


王贻婷师姐:

1.再写关于爱国主义和少先队课程的论文2.下载了NE,正准备进行学习。3.每周跟着老师去实践学习,但是感觉很难理论和实践相联系。4.问卷的编辑中学到了很多东西5.毕业论文方面打算在儿童化方向准备,计划假期搜寻文献


李昕燚师姐:

1.将交换的内容和经历进行了一个总结2.在杜老师的课上做了研究计划,计划在德育审美方面进行研究。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1年德育所第三十二次读书会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1年德育所第三十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