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1年德育所第三十二次读书会
来源: 日期:2021-12-27 浏览:






时间:2021年12月26日19:00—22:00


主持人:孙丹红


参与人数:程老师,卢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27人,本科生科研助理2人


沙龙议程:共读《我与你》一书(潘小芳、汪小兰、张媛媛、丁灿)


一、分享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卷(潘小芳):


一、作者及译者简介


作者:马丁·布伯;影响遍及整个人文学科,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哲学和宗教存在主义领域。对布伯的“四个时期”、“四个领域”进行了介绍,最终指出共同基础:“我—你”关系为枢机的相遇哲学。


译者:陈维纲;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毕业后在北大外哲所任教;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师从于杜维明教授。


二、卷一导读


第一卷旨在挑明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我与你”人生与“我与它”人生的对立。


(一)双重世界中的双重原初词


其一是“我—你”,其二是“我—它”(“我—他”“我—她”)。


原初词“我—你”只可能随纯全之在而说出。原初词“我—它”绝不能随纯全之在而说出。


(二) “它”之世界:对“我—它”关系的诠释


(1)“我—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客观的关系。


在此模式下个人把外界事物看作是满足自私的目的而加以利用和操作的工具。


(2)“我—它”关系倾向于追求自己的现实利益。


但我们仍需要“我—它”关系。


(3)“我—它”的关系是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


“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去感知世界,周围世界仅仅是感觉的对象而已。


(4)“我—它”的世界属于经验世界。


我经验某物,使用某物,经验与使用造就了人与“它”之世界的扩展,人之经验能力与使用能力也持续增长。


(三)“你”之世界:对“我—你”关系的诠释


(1)“我—你”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关系。


在此模式下,个人必须承认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热情的、私己的意义世界,那就是每一个人的主观世界,“我—你”关系用于专人、视他人为主体,人我之间是主体的关系。


(2)“我—你”关系是一种存在关系、伦理关系、一种超越精神的关系。


“我—你”关系是一种以生命整体对世界的观照与介入。


(3)“我—你”关系中,我们不是把他者当作工具而是当作目的。


在布伯看来,“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关系,因为在这种关系中,“你”告谓“我”,对“我”说话,而“我”则对“你”的告谓作出回应。


(4)“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关系,是一种根本的关系。


即“泰初即有关系”


 (四)泰初即有关系—以关系为本体


(1)“关系”的哲学本体论阐释:真正的本体并不是实体,而是“关系”。(2)关系的直接性: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


(3)“关系”是相互的,相互性是关系存在的本质性特征。


(五)二重性世界与人生的二重性终将“相遇”


与自然相关联的人生、与人相关联的人生、与精神实体相关联的人生


(六)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All real living is meeting)


这里的动态性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的相遇是一种融入的过程,是相互靠拢的动态过程,是一种面对面的在场。


(七)对话:“我—你”的告谓与应答


“你”告谓“我”,“我”对“你”的告谓作出回答,这就是“对话”。告谓是真实的展露,它甚至可以没有声音、姿势等符号,对于告谓的回应就是人的责任。


三、布伯思想的评价及广泛影响


(一)启示与贡献:


(1)由物化到人化的关系哲学:确立“人”的存在为本源的理念。

(2)主体之于主体的对话关系:布伯用“我—你”关系取代了“我—它”的取向,力图建立一种主体之于主体的关系。


(二)缺憾与不足:


(1)过于浪漫的阐释

(2)强烈的非理性特征

(3)浓厚的宗教色彩


第二部分:第二卷(汪小兰)


一、布伯“我-你”关系思想的渊源


(一)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反思


他认为我们时代的最大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只生活在“我一它”世界中。


(二)对存在主义的探索发现


布伯认为哲学应该探索真切的人生,应该达到精神的超越。


(三)收到犹太传统的影响


重视教育的传统:重视教育的民族,非常强调父亲对子女的教育。


二、卷二导读


(一)历史的发展标志着它之世界的扩张


个人历史与人类历史之间有种种差异,存在共同点:它之世界的延伸和扩张。具体表现为:文化在它之世界面前臣服。


(二)精神的生活和非精神生活


“我与它”的呈现而阻碍了本真生活的出现, “我与它”本身却并不是恶,只有在它进行无止尽的扩张和控制的时候,“我-它”才使生活本身出现问题。


(三)在文化领域不能因为内容的繁复就认为是文化的兴盛和精神的实现


(四)所有已经变成“它”的“你”在本质上都能再次变成“你”,但它们本质的实现业已受到“它”的世界的人的影响。


(五)文化历史发展的真正力量


发端于精神之真性活动、重视创新。


三、与教育相关的概念


(一)教育:


人用他的生活对“你”的呼唤作出回应,这种生活就是教育,它既可实现法则,又可打破法则。


(二)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后人存在什么或必然存在什么,而是让他们懂得人的精神生活是如何可能的,如何与“你”相遇。


(三) 马丁布伯教育目的观


1、“对话”之教育目的观


重视交流的本能与信任的作用。


2、“向你而在”之教育目的观


重视对学生艺术方面的教育,他认为“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拥有艺术的基本才能。


第三部分:第三卷(张媛媛):


一、时代病症


相对主义价值观,放任的生活方式,道德感的衰竭


二、人与“永恒之你”的关系


“我—你”的相遇不能只是被给予瞬间的价值,它应奠基于一个永恒的基础之上,这个永恒基础就是上帝,就是“永恒之你”。


同时:将上帝当做绝对的人格,悖论式地把上帝当作无条件的排他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体,认为上帝是包含在世界与自我之中,而不是世界与自我的延伸。但从这段话中引申出过多的神学含义或谴责布伯在这一点上的不一贯性都是错误的”。


三、如何实现与神圣、崇高相联系


(一)同上帝唯一恰当的关系,“我—你”的关系


1、只有在“我-你”关系中才能感悟上帝,上帝只在关系中。

2、“与人的关系本是与上帝关系之本真摹本”


(二)与“永恒之你”相遇,先成为整体性的存在


在相遇中"应该根除弃绝的非是'我',而是惟我独尊之妄虚本能。


(三)充盈纯全之关系→体会


上帝给人一种迹象,或者说启示;这种启示没有明确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决定,它无关内容,但这种启示它确认一种意义。


四、反对的两种超越观


(一)祈祷者和奉献牺牲者


1、仰赖之说

2、沉浸之说


(二)自失说与自圣说



五、关系世界的三大领域


(一)人与人的关系


1、人际领域的基本特点,是人生存的特点。

2、只有在这个“人与人”领域,才能通过语言相互钩连;只有在这个领域,原初词才可能穿梭往来;只有在这个领域,"你""我"才可能长驻于永恒的"对话"(交往)中。


(二)人与“永恒之你”的关系


1、人与上帝的关系并不是众多关系中的一种,它是无所不在的关系;

2、一切都必须从此时此地的你自己开始,去爱,去投入,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在与你相遇的每一日常事物中,揭示其神圣意义。

3、当你用你全部的存在同世界相遇时,你就与上帝相遇。


第四部分:后记(丁灿):


一、后记


从具体的问题展开,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精神的关系,并且引申出了关于相互性的两个概念—门槛前区域、超门槛区。


(一)人与动物的关系


第一个方面:从人的角度--人“驯化”了动物,在驯化的过程中,人把动物纳入自己的生活范围并且与它进行对话,动物也会向人做出积极的反应。

第二个方面:从动物的角度--与人不同,动物不是双重性的。


(二)人与植物的关系


人与植物缺乏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自发性,我们在植物这里找不到动物个体的行为、举止。但是人与植物之间仍然会存在交互性。


(三)“现存者”的领域


从精神进入了世界且能与世界中为我们的感官所知觉者。


(四)“非现存者”领域


未进入世界而正处于走向世界之中途者,是任何尚未进入世界的精神内容。


(五)“我-你”关系的不完整相互性


如果在一种关系里,其中的一方要对另一方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则这种关系里的“我-你”态度所依据的是一种不完整的相互性。


二、思想概览


(一)“我-它”关系


以工具主义的态度为特征,是他者的价值和用处。


(二)“我-你”关系


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双方都是主体,来往是双向的。


(三)“我-你”与“我-它”


1、 “我-它”关系正吞噬者“我-你”关系的地盘。

2、 “我-你”关系这种真正的符合人性的关系,十分的珍贵与被需要。


二、交流讨论


程老师:


抛出问题:什么是“相遇”?为什么该书问世之后产生巨大影响呢?“我与你”究竟是什么关系?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有“相遇”这种体验?能否举出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的例子?能否举出文艺作品中的例子?


付东兵:


1、真正的学习是一种“与知识相遇”的过程;读书是一种“读者与书的作者的相遇”。

2、结合自身20岁担任乡村教师的工作的经历;当:按自己的要求去要求每个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态度与观点时——“我与它”的关系;当从学生角度出发,和学生进行交流,听他们的看法,师生之间能够达到眼神交流时——“我与你”的关系。

3、例如听音乐,当心情和歌词旋律契合时,发现和这个这个歌的关系更密切。

再例如读书时,你纠结的问题,被作者表述的很清楚、很准确,感觉自己与作者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


刘晶:


1、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当我们不是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时候,再去学习时——“我与你”的关系;但是人被规则限制、硬性规定时——“我与它”的关系。

2、不否认“我与它”的作用,但是“我与你”的关系更珍贵。

3、提出问题:“上帝”到底怎么定义?上帝是永恒的基础。


杜佳慧:


1、存在的障碍:人性的弱点(eg.偏见)与制度设置,都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

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小黑”(脏话,眼神威胁和恐吓,反学校行为)。

但是在和他交谈之后,明白了这个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进而不仅理解了他、更重要的是还理解了自己;并且他在某种程度上还纠正了自己脑海中的某种偏见,自己在交谈之后也感到了轻松和愉悦。

3、提出冯友兰的“四个境界”与马丁布伯的契合之处。


卢迎丽:


1、推荐书籍《教学勇气》,饱含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书中“共同体的建立”与布伯的“相遇”有异曲同工之处。

2、回答汪小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批判他之世界的同时又肯定他之世界?”

因为我们的精神是在他之世界之中的。


管亚玲:


1、“我与你”的关系是不带有目的性的,不带有功利性的,同时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例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带有目的性的,那这是不是“我与你”的关系?

2、指出诺丁斯的关怀伦理:真正的关怀应该也是布伯提出的“我与你”的关系。

3、师生之间达到“我与你”很难。


程老师: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布伯的“我与你”进行比较:

1、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关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上。

2、不同点:认为布伯是更注重“主体间性”,布伯更强调:更注重“主体间性。”布伯认为:我们共同发现了美好、意义、精神,我们相遇了,我们就共存了。反对单子式、机械的存在。


姜子豪:


分享文章:《关系理性》。


季轩民:


  困惑:


1、布伯的理论与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理论之间的区别?

2、马丁布伯的思想是否超越了宗教?


感悟:


1、布伯强调的是不再是个体主体性,而是人与人在一个场域中的关系。交往过程中是不带目的性的,是一种舒适的体验。

2、海底捞:“过生日VS打架“同框;鲁迅“人类悲欢并不相通”?但是如果人的悲欢不相通的话,那人与人之间“我与你”的关系很难实现。

3、麦当劳:应聘失败会寄信,可以换个面试官再来;考虑到应聘者的路费,还发放代金券。考录到的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把他们当应聘者,而是一个人。


程老师:


1、美国商业成功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不把工作者当工作者;而是很关怀他们,争取取得他们的支持。因为要盈利,所有“我与它”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兼顾“我与你”的关系,要将“我与它”的关系不要这么赤裸裸的显示出来。商业不要只想赚钱、广告、洗脑;而是要获得信任、认同、口碑。


2、与萨特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都带有存在主义色彩,都不认为理性是最重要的,认为推理、逻辑是不足够的;都更强调人的精神、价值、意义。

不同:萨特:强调自我选择、个人设计、个人努力——个人性;

布伯: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契合中国的人际社会和倾向。


3、“上帝”的意义


①布伯是犹太人,有很深的宗教色。他超越了固定的教派、他不固守某一宗派,但是没有超越宗教。上帝的存在不是让人去崇拜,而是让大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存在的、有意义的,让人相信精神世界是存在的、相信世界不是虚无,是保证人们生活意义的存在。

②上帝的存在像一个第三方监督,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

③结合现实:中国人很容易因为一点不如意而轻生,因为大家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永恒。认为眼前的苦难足以毁灭自己。倘若大家认识到眼前的这些苦难比起人生意义而言一文不值时,是否不会这么脆弱?


4、“相遇”的问题


①世上有很多种相遇,书、自然、自我…但是最独特意义是“人与人的相遇”,具有交互性和主体间性、互为主体是最具有意义。人可能不完美,可能残缺,但是两人结合可以成就更好的彼此,实现了双方相互的灵魂的救赎。

②推荐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超级插班生》

 推荐文学作品《解忧杂货铺》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一次读书会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1年德育所第三十一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