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二次读书会
来源: 日期:2022-01-17 浏览:




时间:2022年1月16日19:00—21: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主持人:丁灿


参与人数: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27人,本科生科研助理2人


沙龙议程:


1.博士生卢迎丽分享小论文:《“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变革的路向审思与展望》


2.博士生廖思伦分享小论文:《抵抗的艺术:学生日常反抗的多元策略及学校治理》


议程一:博士生卢迎丽分享小论文:《“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变革的路向审思与展望》


一、汇报内容


(一)多维变革:“双减”政策的价值剖视


1.重彰义务教育学校的公平属性


(1)公平失落:


内部:针对不同背景而对其给予差别对待,以致发生“老师变相威胁家长,暗示学生参加自己办的课外班,不参加就给脸色看,给‘小鞋’穿”;

外部:校外培训泛滥亦会激化“马太效应”。


(2)公平回归: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政府统一定价;校外培训机构减少;


2.形塑义务教育学校的服务态势


新的教育消费观: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正由此产生。这是一种真正惠及所有人的教育,他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可选择性,体现学习者本位的思想,包含着“用户第一主义”的新理念”。


服务格局:


给民便利——课后服务、作业不回家

使民选择——个性化课程(从生存性需求进步到发展性需求)

令民满意——教学改革、应教尽教


3.彰显义务教育学校的责任属性


马歇尔 迪莫克、格拉迪斯 迪莫克:责任是一个既可以从内部加以实施也可以从外部加以强制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内部控制:机构内部所确立和实施的控制措施;

外部控制:设计立法监督、媒体等;

评价:外部-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上海)、增值评价;内部-个性化分类评价;

奖惩:外部-绩效挂钩、纳入年终考核、职称评价;

督查:外部-网络e平台、教育督导、内部-质量督查组、作业公示、展评;

支持:内部-教研;


(二)“双减”背景下学校变革的路向审思


1.“威权化”的改制隐式(教育权的回归)


教育市场发展: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体制僵化(20世纪90年代);公参民、公民同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调整;“到2025年我市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将从目前占比33.6%下降至15%左右”;学校与市场的矛盾——学校与政府——“简政放权”—中央向地方、地方向学校。


表现:


(1)政府“经济人”假设——布坎南(James Buchanan)一反政府 “道德人” 假设,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政府行为;权力寻租。

(2)多重管制(“镇西茶馆”问卷调查:教师的非教育性社会事务与政府部门检查占比90.37%)


后果:


“形式主义应付”——北京朝阳二小事件


2.“单向度”的服务格局


经济学:满足“顾客”短期的消费需求;

政治学:关注公民的需要与利益,侧重长期利益;


现状:


(1)需求表达空间缺位


家长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任何的一种教育教学改革都必须关照其诉求,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了解却可能远远超过老师;

家长参与:黄晓婷概括审议模式(知情权、监督权)、过程模式(支持者、提供者)和决策模式(参与者、合作者)三种。


现实:


法律层面-《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拓宽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提高家长在学校治理中参与度;

实践层面-家长参与行为在学生制度、家校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等,均未达到表达意见与诉求层次;


(2)需求回应机制孱弱


上传下达式的僵化执行--不同于私立学校的弹性化运作

案例:禁止作业回家后,家长无法获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后果:(1)教育内循环(2)家校冲突


3.“无限性”的责任需索


(1)学校职责趋向泛化


应然:

古德莱德:学校的中心职责是教育;学校应该只接受那种可以被自然而又容易地转化成教育目标与活动的社会目的。

吴康宁: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角色是“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结构和谐发展”的教育、学习及甄别机构;


实然:

“教育”是学校最关键的职能;课后服务的推展,突破了教育阈限,成为履行监护职责的服务者、学生安全的管理者。


(2)学校责任的绝对向度


应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责任;

实然:出现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社会教育责任功能弱化的现象,教育责任被全然纳入到学校之中,社会各界的目光都聚焦到学校中。

后果:

(1)学校会有运行风险;

(2)学校自主性下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优效学校”受益于外部信任、较少的外部掣肘;(约翰 E 丘伯)


(三)“双减”背景下学校变革的未来展望


1.保障学校的自主运作


(1)限制政府职能(财政投入、顶层设计)

(2)发展社会支持力量(民间智库、民间监评机构、U-S合作)

(3)推行新的公办学校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等)

集团化办学——对集团内的教师编制、招生、师生流动等采取灵活措施,提高各学校的教学质量,防止优质教育资源稀释;


2.构建整全的服务格局


(1)需求表达机制--如何保证家长诉求得到有效表达?

学校要倾听(给家长机会表达--发挥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敢于表达诉求)

表达要适度(家长学校--家长的过度申诉会扰乱学校的自主性)

(2)弹性化学校制度--灵活运作、回应需求

(3)服务要保证前瞻性--学校层面要发挥引导作用


3.梳清学校的责任限度


主责使命:教育

划定边界:调动家长、社区的教育责任意识


二、交流谈论


1.杜佳慧师姐


1.整体上而言,“双减”的政策导向好了很多,第一部分写的比较好。2.第二部分不像是路向审思,比较像现实审思,或是路向的未来趋势,有一定的历史感,感觉路向审思和内容不是很匹配,可以进行调整。3.第三部分还需要进行补充完善。


2.潘小芳师姐


第一部分的第一小节,重申了义务教育以及学校的公平属性,谈到了内部与外部公平的失落、公平回归的相关内容,但是后面又谈到了收费标

准与重整收费秩序的内容,觉得收费秩序与公平与回归这两部分的内容不是很贴切,需要更好地对应。


3.卢迎丽师姐回应


主要是关于学校被培训机构裹挟的问题,在校外培训取缔之后,学校如何回归到一个更合理的秩序。认为有双减的话会更公平。


4.廖思伦师兄


1.怀疑:双减真的能够重整学校变革吗?或者双减真的是学校变革的契机吗?持否定态度,认为双减肯定会有影响,但是它能在何种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变革,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2.双减究竟是否彰显义务教育的公平属性?会不会在另外一些层面引起新的不公平?例如:新媒体中关于期末考试的内容,反映出了学生的自律性对成绩的影响;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分为ABC等级,从72分至95分的B等,会不会存在差距太大的问题。


5.付东兵师兄


1.双减主要针对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许多人都把教育问题与双减挂钩,我们要思考这一做法是否合适。2.文中考虑的很全面,但是这些内容与双减政策有没有关系呢?需要再思考,比如集团化办学与双减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强,U-S策略与双减的关系不大,而且各点之间逻辑性也不是很强,要注重各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支撑文中的论点。3.双减应关注的点主要包括:作业(作业量,做什么作业,怎么做)、评价(如何评价)、培训机构取消以后所产生的竞争不公平(资源更优者,新的社会问题),这些与双减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可以作为参考。


6.季轩民博士


1.论文框架,有些地方观点比较新颖,借鉴国外的思想,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整体而言似乎没有吃透双减究竟要干什么。谈一谈自己对双减政策的几点感受:①目前也对双减政策有一些怀疑,自从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关于双减的C刊,聚焦的都是关于小方面的内容,比如作业设计等微观的内容,没有像以往一样呈现出热点。②双减政策一条接一条,令人怀疑政策颁布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③双减对学校变革的意义:整体的学校变革实际上并没有变,只是受到了一些形式上的影响,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影响比较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通过调查和访问也发现,双减对学校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也没有改变补课的现状。④双减影响的主要是哪一批人,有文章表示双减并不影响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而主要影响中等层次水平的家庭,值得思考双减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回忆以往的培优补差,补课对于成绩特别差的人基本上没有影响,对成绩特别好的人基本上也不影响,而主要影响快掉下去及格线的那些人,可以通过补课提高一些。双减对教育公平并没有产生整体性的影响,而是局部性的影响,比如目前的四六级考试,是整体划线的形式。因此双减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还是值得推敲的。2.文章的第一、二、三部分有点脱节,第一和第三部分是在双减的背景下,但是第二部分和双减的联系不是很明显,关于学校变革的内容可能是学校本身就存在的问题,不是双减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和双减的关联性不大,有一些脱节。比如有些人不单独谈双减,而就减负谈减负。因此在写文章时要有宏观视野但是还需要抓手,如果没有抓手的话会显得文章整体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3.文章构思:第一部分的多维变革-价值剖视,应该体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应该是更进一步的关系,但是文中并没有体现;第二部分的路向审思更像是对现象与问题的反思,是通过双减政策来体现学校变化的影响,整体上来看说服性不是很强。应该关注双减对学校究竟有多大的影响,以及何种影响。因此文章要有抓手,而且要宏观的可抓住的抓手,可以再思考一下如何构建核心的抓手,这样会更好。


议程二:博士生廖思伦分享小论文:《抵抗的艺术:学生日常反抗的多元策略及学校治理》


一、汇报内容


(一)逻辑与起点:对日常反抗的理解


日常反抗是渗透在日常生活常规情境中隐藏的、平淡无奇的、不易被察觉的且持续不断的反抗策略。在学校中,作为“弱者”的学生采取的日常反抗策略相较于学生运动、游行、打架斗殴等公开反抗手段似乎显得更为有效。“日常反抗”由于其隐藏于幕布之后,并不容易被发现。但其无处不在,且是学生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由于学生“日常反抗”难以察觉,必须采取“经验”的研究方法进行。


1. 未被书写的“日常反抗”




2. “经验”:发现日常反抗的分析方法


(1)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性


要破解学生的日常生活隐秘与密码,需要做出研究范式的选择,即“经验的”的微观实践。“经验”是社会科学能够以及多大程度解释并解决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经验是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中介环节,为文化、思想与价值观的解读增色。揭示学生的日常反抗策略,只有“经验”学生的生活,研究者本身深度融入学生生活,而不是超然物外,才能发现隐藏在学生日常行为之下的思想意识与价值理念。


(2)群体的经验性


群体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经验体”。教师、学生、男生、女生等之所以群体概念,是因为群体概念本身就是由众多的“占据一个同等位置”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合体。在群体内部,有较为相似的行为模式、思想认识与欲求等。我们说他们是学生,蕴含着学生群体的共同经验。所以,斯科特认为,无论就社会科学本身还是“阶级”、“群体”等概念本身而言,均是“经验的”而不是“超验的”,因此须付诸经验的分析方法。


(二)“隐藏的文本”:学生日常反抗的多元策略


“隐藏文本”意味着对“公开文本”的表面顺从、抵触甚至抗争,“旨在描述那些‘未被书写的’和‘未加编辑的’日常抗争形式”。在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日常抗争形式具有多元化、隐蔽性、非组织化等基本特点。学生的日常抗争是一种话语与行动的合集。揭示这些“隐藏的文本”,既可以描绘学生的日常行为,而且可以对这些行为进行思想解构。


1. 伪装的艺术:发牢骚


发牢骚是学生群体对抗主流话语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表达不满的情绪与行为,较少通过公开抱怨、谩骂等激烈的对抗方式进行。


2. 时间“意识”的前置与“行动”的后滞


学校的时间是制度化的,课程表就是学校时间制度化的具象化。学校制度化实践对学生活动的精准计算,并不意味着学生对制度化时间的绝对服从。


3. 封闭空间的外扩:校门的迷恋


“校门”是构成封闭空间的重要构件,形成了对学生的“集体强迫”。


4. 班主任权威的抵制:回避与保持距离


将班主任形容为“包黑炭”,说班主任“瞪着眼”、“拉着脸”并采取“躲避”、:“逃离”、“趴走廊”、“绝对噤声”、“背对”等行动与班主任保持一定距离。


(三)行动与增能:学生的日常反抗对学校治理的启示




1. 压制模式。这种学校治理模式,管理者过于强势,采取较为极端的专制措施管理学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学校的支配力量过于强大,学生的日常抵抗甚至正常生活都变得畏畏缩缩,全部生活成为一种“隐藏的文本”。

2. 无序模式。这种学校治理模式,与第一种压制模式刚好相反,是学校治理模式的另外一个极端。学校管理过于宽松,学生幕后的“隐藏文本”全部表露于台前。

3. 均衡模式。均衡模式,是一种权力匹配的模式。在前台,学校管理者履行其基本职能,行使其基本权力,体现其强势者的强势地位。但同时给作为弱者的学生留有足够的后台行动空间。

总之,在充斥着权力渗透的学校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强者对弱者的支配以及弱者对强者的反抗。作为弱者(学生)的对强者(管理者)的抵抗,总是以某些委婉化的方式进行。如果单从某件独立的个体事件看,这些日常抵抗显得微不足道。且不会对现有的制度造成大幅度的冲击,并进而影响学校秩序的正常运行。但是,在学校治理中必须关照弱者的利益,倾听他们的呼声,探究他们“隐藏的文本”的具象化方式以及指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关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秩序的正常运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修缮,使我们的学校发展越来越好。


二、交流谈论


1.陈金平师兄


1.文章的语言很有力,精炼有深度,善于把一些现象进行抽象化和理论化,对写教育类的文章非常有帮助。比如李伟老师在德育年会上的汇报,关于高中学生对班主任的印象,用“你的样子”这样一个词进行提炼,很值得我们学习。很多文章的标题都不是中规中矩的、而是用一个很有意思的短语把文章要描述的现象和内容给概括出来,比如台前、幕后、隐藏的文本等,读起来很有深度。2.对内容的描述运用了很多访谈的资料,非常形象,比如台前幕后的分析、学校治理的三种模式,分析的比较好。3.文章没有文献综述、也没有介绍前人是否研究过学生的日常反抗,有些学者和审稿人对学生的日常反抗可能不是很了解。文中主要分析了四个方面的学生日常反抗,但是学生的反抗是不是只包括四个方面呢?这四个方面是否全面呢?因为没有文献综述所以无从得知,建议可以增加一部分文献综述以及前人研究的内容,可以加到前言里面,使文章结构更完整。4.把学校的管理比作压迫与反抗,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压迫与反抗是否合适?是不是过于严重或过于悲观,这两者之间应该是双主体之间、或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样是否合适是值得商榷的。比如时间的要求是时间制度化的一种体现,那么这是压迫的一种表现吗?这应该是一种制度化的规则,此处的表达欠妥,需要调整。5.关于超验与经验的区别,是否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介绍超验与经验的区别?没有具体谈到经验的方法。6.四种日常反抗策略并不是非常对应,建议找到更形象的词语对应:比如发牢骚、抢时间、把校门、避权威。7.文中有一些错别字和语句可以再调整,比如“学生的生活简直不要太好”。8.在学生的日常反抗的表现与三种模式之间可以适当过渡一下,衔接更紧密,会更好。


2.付东兵师兄


1.读书的思考很深刻,而且通过文章把自己日常的思考都串了起来,很不错,值得学习。文章整体的逻辑脉络比较清晰,从现象学的角度探究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在学校中的日常反抗策略,可以结合程老师的书《儿童自由与学校变革》,可以联系学校的民主以及制度、教学管理等方面,开放的大学,校门对学生的影响。2.华南师范大学特级教师的一次活动,《亲历芬兰的教育》这本书介绍了芬兰的教育,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为什么要反抗,正视这种反抗,从儿童的发展、自由、对儿童的民主管理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深层次的挖掘这些反抗背后的原理与原因,文章的探讨可能会更加深入一些,更体现文章的灵魂、主线、问题。3.中国的传统教育家的思想与外国教育家的观点进行解释和衔接,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共同点,以及对当下教育问题的影响,这样会更好。


3.刘晶师姐


1.整体的逻辑和框架比较清晰,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2.文章中有一些错别字,会显得学术不是很严谨,建议多检查一下。3.文中说学校是一种科层的组织,这一说法并不是很恰当,需要调整。如《学习型组织》、《组织社会学十讲》中可以看到有些学校并不是科层组织的模式,宁愿付出一些代价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保留学者们创造性的思维。4.文中主要写的是初三年级,基础教育阶段,应该界定一下,文中也要注意聚焦。5.有些期刊要求文中最好不要出现我、我们、笔者这样的形式,可以进行修改。6.田野调查应说明清楚进行了多久的跟踪调查,做了多少访谈,搜集了多少资料,具体采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可以适当交代一下。7.有些语言的表述可以适当进行调整,补充一下个别例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使读者更清晰明了。8.要规范引用,比如论语中的话。9.表述要恰当,学生成为最底层的边缘群体,表述不太恰当,模棱两可,容易引起争议。10.观众与舞台,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观影者是谁?11.治理与管理之间的区别;学生自杀以及对老师的伤害不一定是压制模式所产生的后果,可以调整;均衡模式是一种权利匹配的模式,这句话是不是不完整呢?可以加入一些比较民主的模式,使内容更丰富。12.请教:个案和案例是如何搜集的?调研做了多久?质性研究是怎么做的呢?


4.廖思伦师兄回应


案例的收集来源:1.镇上的学校,经常参观和沟通,比较熟悉,材料比较容易得到。2.材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但是在看书之前没有想到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5.潘小芳师姐


1.文献方面,引言部分缺乏文献综述,整体上引用的参考文献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学生的日常反抗这一领域内比较丰富的相关理论。可以参考国内外的学生反抗的内容,例如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一些经典表述,有利于扩充对观点的佐证,加深行文的思想性。2.关于学生的亚文化、抵制行为、反学校文化,对学生的群体文化方面缺乏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与审视,文章从经验入手,那么如何体现经验的独特性?这一点不是很明显。3.论文的第二部分,思路不是很明晰,标题上的表述有些模糊,分析不太深入。4.标题可以更凝练,或者从各个方面概括学生的反抗,比如时间与空间的角度等。5.时间的前置与后置部分的张力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探讨。6.质性材料相对有些少,对其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口吻来呈现质性材料,这样会更好。7.文中的分析更像是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台前幕后等等。无论哪一种,都可以更具体的套入到文章中。8.从学生的反抗到治理可以更好地恰接一下。


6.韩其昌同学


师兄师姐们写的文章挺好的,比较少从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师兄师姐们的文章,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参与沙龙,以后也会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


7.季轩民博士


1.建议在开头可以具体说明一下学生对现实不满或学生的抵抗是为了争取什么或者是为了获得什么?比如自由?参与?或其他?2.不需要说逻辑与起点,直接说逻辑起点即可。3.治理模式的理念与其在实行时的真实效果有差别。4.抵抗是渗透在各个层面的,抵抗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抵抗也会有一定的作用。抵抗有时候是为了获得发声权,抵抗有时候也会有正向的积极的价值导向,可以更深入地剖析这一点。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次读书会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一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