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八次读书会
来源: 日期:2022-03-21 浏览:





时  间:2022年3月20日19:00—21:00


主持人:杜佳慧


参与人数: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及硕士28人


沙龙议程:


一、博士生杜佳慧分享小论文《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制度性自我否定》
二、丁灿同学领读文章《全面提质背景下初中学校是如何实现课堂变革的——基于对10位城乡优质学校校长的深度访谈》


会议主要内容:


一、博士生杜佳慧分享小论文《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制度性自我否定》


论文介绍:


1.题目的思考: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制度性自我否定


《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基于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制度性自我否定》

《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基于农村初中“差生”的制度性自我否定》

《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制度性自我否定》

《我为什么不努力:低阶层学困生的制度性自我否定》


2.框架修改:


研究背景-文献回顾与反思-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制度性自我否定的主体表达-结语与反思

修改后:文献回顾与反思-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排斥机制-制度性自我否定的主体表达-结语与反思


3.引言


”读书的料“这个热点话题体现了现有研究是比较关注精英大学的低阶层子弟,但是这部分群体毕竟是少数,而低阶层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但却容易被忽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同样作为低阶层子弟,为何底层文化资本在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身上就“失灵”了,他们是如何被称为不是“读书的料”的?

本研究将力图完善现有的研究,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期望洞察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排斥机制以及低阶层学业不佳学生作为个体如何参与社会再生产机制。


4.文献回顾与反思


布迪厄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农家子弟为何难以向上流动?


底层文化资本——农家子弟是如何向上流动?(能动性)


《学做工》“小子们”与中国语境下的“子弟们”——自我选择与自我放弃(“结果研究”)


制度性自我否定——自弃文化形成的机制(“过程研究”)


总结:即面对社会结构与制度背景的限制,底层学生如何转化成不是“读书的料”,他们的学业成绩是怎样变差的?


5.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源起、发展、含义、特征、理论应用适切性


贫困问题——经济方面的社会排斥,排斥没有获得劳动报酬或是低工资收入而被保险制度排斥在外的人;


权利与机会问题——社会关系排斥,即个体不能有效地参与各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进而剥夺其获取社会权利的机会。


研究群体不断扩大到各类社会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弱势儿童等,并被社会政策研究、贫困问题研究等社会主题所运用。


总之,社会排斥是一种认识弱势群体的新视角,是指把属于某些群体的人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的机制,该理论关心的是一系列阻止个体或群体拥有对大多数人开放的机会的广泛因素,以及个体或群体被社会排斥的后果,尤其是关注被排斥者在此过程中被排斥的状态与体验。


主要特征在于:


其一,剥夺部分群体应有的机会与资源,主体权利实践被拒绝;其二,社会制度与政策影响下排斥者产生价值偏差而不自知,进而产生动态性排斥行为。


理论的适切性:


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在一定程度属于双重弱势群体,他们被排斥在学校主流文化生活之外,未能获取个体所需要的开放机会。具体而言,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在身份的获取过程中被排斥,即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认同“差生”身份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在获取特定教育资源而被排斥的过程,即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难以获取提升学习成绩的机会。


研究方法:


调研地:乡镇学校——X校,招生对象是附近村镇的学生。

研究方法:用半结构、半开放式访谈+观察

访谈对象:“差班”15名学生及其家长、教师


6.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排斥机制


(一)社会排斥的空间机制——座位分配

(二)社会排斥的等级机制——班级划分

(三)社会排斥的荣誉制度——考试结果

(四)社会排斥的师生互动机制——教师语言气势


7.制度性自我否定的主体表达


制度性自我否定指的是社会排斥在学校生活中通过多重机制将不公平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合理化合法化”地转化为低阶层学业不佳学生个体自身的反应。具体表现为:


(一)制度认同——“应该的”

(二)意义转移——“无所谓”

(三)心理状态——“我不行”

(四)行为表现——“我不敢”


8.结语与反思


概言之,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社会排斥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制度与规则,以隐蔽的方式形成社会排斥,通过空间机制、等级机制、荣誉机制,师生互动机制对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发挥作用,使其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责任论,即制度性自我否定,经过内在冲突与挣扎,表现为“应该的”制度认同、“无所谓”的意义转移、“我不行”的心理状态以及“我不敢”的行为表现,最终导向自我放弃。因故是之,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在教育排斥中逐渐失去了低阶层子弟所拥有的底层文化资本,成为了不是“读书的料”。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与学习环境,注定了他们即便付出多大的努力也难以取得相应的回报。这让很多学生对未来产生了低预期,并自动放弃了对学业的追求。


建议:


潘小芳:


在短时间内把自己通过访谈观察的资料进行归纳,并且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进行分析,做这个研究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1.题目建议使用现有的题目。突出不是读书的料的侧重点。


2.文献回顾:建议梳理国内外对低阶层学业不佳学生的相关研究。包括理论研究、质的研究、生成机制等等。侧重于不是读书的料,而非读书的料的文献


3.理论基础过于单薄,其中可以对社会排斥理论的类型、特点、成因等进行论述后得出结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也是后面图的基础,尤其是要强调出从他者到自我排斥的过程中的动态性。


4.社会排斥的多重机制与制度性自我否定二者可以是一个步步加深的过程,可以体现出动态性的排斥过程,都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比如说应该是从我不敢我不敢向老师提问,然后到我不行,我觉得我自己不行。


5.家长和教师他们是如何看待学业不佳的学生的?比如说老师他会不会认为说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他本来不是读书的料,或者说家长他可能也经历了一个一般我们说小学的这种家长,他就比较鸡娃,他就觉得他娃能考100分,能考九十几都挺不错的,但是等到初中的时候知识也比较难,然后学生多次考试都考得比较不好以后,家长好像也就是觉得这娃可能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他家长他是怎么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学生他是否都认为即使自己换了一个班级好的班级,自己即使自己换了一个好的座位,他自己也学不好,他是不是自己就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比如说学生,他认为自己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他是基于什么产生这样的认识的,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深刻的去揭示。


6.制度性的自我否定,它其实也是一种就是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的一种观念,然后我我看到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就是它有一个社会排斥的体验量表,能不能让学生去做一下这样的量表,你如何判断他是否有这种社会排斥的体验,先去确定他是否受到了社会排斥,然后再去界定他,到再去考量他到底受到了什么样的排斥,才遭到了他的才使他产生了这种制度性的自我否定。


7.整体说文章的核心概念比较多,论述的过程当中可能比较比较分散,然后对你的研究问题的论述就是不够突出。


刘晶:


1.理论基础:怎么样把这个理论和你这个第一低阶层学业不佳的学生对他的分析联系到一起,就是让论证更加的层层递进,就是让人看得非常清楚,这段话读起来感觉是各种观点揉在一起。


我也看了一下相关这个理论,它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你也写了它是用来分析弱势群体的这种生活窘迫处境的这种理论。第二就是它的社会排斥表现的方面是多维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那么从具体层面来说,也包括比如说劳动力市场,还有学校的这种教育等等方面,另外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就是它的主要的几个特点,那么你的分析也可以把它的这几个特点联系到一起。


2.研究方法写的是定性访谈与观察,那么呢你下一句就写的是定性研究中的访谈与观察法,所以这个标题不是很严谨。


3.个别语句就是太长了,短句太多,我读的时候读下来觉得一口气很费力,因为你短句太多,然后很多逗号最后一个句号就读起来很威很费力,然后表述不够精炼。


比如说这段话就是你描述学生他这个学校它是一一所技术制的学校,但是学校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住在学校的这段话,事实上 X校原本是一所寄宿住学校,等到甚至到借住在、亲戚家这段再提炼。


再如,教师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然后再说他主动或被动怎么样,文当中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再如,比如说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信念对于学习机会公平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学生学习信念的来源则是对于老师和学校的信任。这段话要注意。


比如说教师往往会把学生的一些行为偏差与学业表现不佳,归结为家庭原因,以此来说明一些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4.材料是服务于论证的内容的,比如说有一句话你的他狠,你要比他更狠,这句话是吧?


那么你作为访你访谈的时候,可能就是大概理解的意思就是说学生贪玩,但是我作为读者看来,我觉得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你是可能是你自己的一个个人的理解,那么像这种似是而非的话,是不是不要放到这里,就是这种材料。


5.课堂听不懂,这怎么能说就是这段学生表述的一句话,我感觉这个是很冗长的一句话,就是很长的一段话,站了三排,实际上他就是表述的学生,就是老师抱怨学生,你听不懂可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是吧?


我也想问一下老师,比如说在这种原始材料的处理中间,像这种原始的冗余的表达,是否可以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我们自行把它就是处理一下精简化,但是这个意思不变,因为把原话放上来,这个是非常我感觉占了很多篇幅,但是其实意思就比较简单,是不是可以这样处理一下。


6.制度性自我否定的主体表达,这一第四部分材料很多做了就收集了很多材料,但是这个材料感觉还是应该有选择性的去放到这里,就是一个材料全是一个观点,不应该把多个材料放到一起。


7.周刚林他对于这个理论的阐述是不是应该放在你前面的,就是社会排斥理论那个地方去写,然后你介绍他的理论的时候,因为你后面的你的结论是根据他的理论来的,是不是应该把前面就着重介绍一下,比如说你这篇文章会以他的分析,它的这种三个维度来作为框架来展开你自己的分析会好一点,当然但是你中间又没有用到他,所以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我还是觉得这里有点突兀。


8.最后的结论阶段,你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与学习环境注定了学生就是付出更大的努力,也难以取得相应的回报,这让很多学生对未来产生了第一期待,并自动的放弃了对学业的追求。然后文献是你这个观点是你引用别人这篇文章底层学校与阶层在生产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但是我个人觉得你的文你的文字已经分析了这么多,就是前面大段的篇幅,你到了最后这一段是不是应该是形成自己的观点。


9.倒数第二段,我就看到我觉得可能跟你这一段落的第一小段,它可能逻辑上衔接不是很通畅,那么这一段就是放到这里,感觉不是很好,给你上面一段就是衔接的不好,跟你下面一段衔接的也不大好,那么这个是不是应该放到你调研的分析中间去,或者是放在哪里,我也没有去仔细思考,但是我感觉放在这里不大好,你看思考一下怎么把它处理一下。


卢迎丽:


1.我自己感觉这篇文章一个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核心的问题都不明确。


2.我觉得文献综述应该是要聚焦于非读书的料这样一个群体,主要把视角聚焦于这样一个对象去看关于这样对象群体,他现在相关的研究是什么?


3.理论基础:理论的选择,那理论的选择是要回应自己提出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理论部分要讲什么,首先要讲这个理论是什么,然后这个理论对于解决我这个问题的一个失窃性能在哪里,然后我要怎么用它这样子。


4.研究方法:在方法的部分,我觉得就是不用说讲讲的那么明确,我用到了观察访谈这样子,可以直接就提我去做个田野调查,这样子可能会好一点。


5.语言要进一步锤炼。



罗艳华:


1.文献综述:我觉得可能原来我们的研究的学者关注这些成绩差的或者是学业不佳的这些学生,主要是从学校体制本身,例如师资不好,或者是他的教学方法,从这种比较显性的外在的因素来解释这些学业不佳的一个产生的因素。那么佳慧的角度是从这些学业不佳的这样的一些学生,是被社会所塑造,然后自我认同,最后自我排斥的这样的一种内部的自我机制。


所以这个是他的一个问题,他的问题是他和原来的这种研究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原来的视角是从外在来说,为什么这些孩子成绩不好,可能是家庭父母文化层次不高,对他们的支持不多,他所在的学校不好,老师不好,都主要是关注外在的机制,然后对这种内在自我机制的这种形成没有关注,我觉得这是他做文献综述可能要提到的这样的一个点。也是它的一个创新的点。


2.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在为他的很多长句,包括摘要里面的这些藏具,然后就语气不太通顺有很多这样的一些地方表达还有问题,所以在文字语句上还需要花一点时间打磨。


3.随机抽取的15名差生,我觉得要对这15名差生,他的一个家庭阶层背景要做一个交代。这15名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学历、家庭、职业、工作大概可能也要交代一下,他们确实可能属于社会的低阶层,那么这可能就更有信服力一些。


4.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排斥机制,这几个顺序我建议稍微调整一下,这种你应该是从重要然后到不重要,或者从比较紧迫性的到非紧迫性的。

5.教师的语气语言气势这部分我感觉写的不够生动和具体,可能会需要再加强一下。日常的观察会发现这些老师对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实际上是有一种态度的,贬持的,他会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通过和学生的一种互动交流,表达出一种对这些学生的批评、训斥、惩罚和贬低的这样的一种语言和行为出来,那么这正是这样老师对他们的一种批评惩罚贬低这样的一种态度,一种互动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才会导致这些学生他也塑造成了自我的这样的一种否定。


6.第四部分制度性自我否定的主体表达啊,我也比较赞成小芳师姐讲的这几个顺序,也应该是要调整一下。


7.图中的排斥结果,我觉得是不是改成排斥转化或者是自我认同,他最后就是通过这种排斥,他就实现了一种自我认同,然后实现了自我排斥,或者是怎么样,可能是不是这个图可以再考虑一下。


8.最后的这一段话确实也是需要加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其实我觉得应该是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廖思伦:


1.画座位的图,从这个角度去切入,就是说他这种排斥的话,其实我看了很多那种关于管理的反抗的以及规训的这样的一些文章的话,事实上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的话,已经非常的很多了,已经很多这种就是说去做这种周围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材料或者这种其他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可能是否会更好一点。


2.我也非常同意小芳师姐刚刚讲的就是说,这个文章能不能就是说把从这个自我否定开始是没有否定它这个过程,揭示的就是说它动态的过程,怎么把它揭示出来?


卢老师:

1.文章写的是制度性的自我否定,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分析学校社会排斥机制,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又和你文章的主题不是特别的大,不是特别的这样一个大,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即可。否则这个标题得换一下,冒号后面,学校的制度环境和学生的自我否定,这样的话倒还是可以。

2.自我否定的分析都是一些平面的分析,那么都是比如说我们讲你为什么是一个平面的分析,就是你调查了很多学生,调查了几个学生,你不是调查一个学生,那么而且你分析的都是怎么说都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状态,也就是说因为目前他们在学校当中遭到这样一个排斥的一一个状态,我个人觉得你有一个把结果当成原因的这样一个趋势,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遭到排斥了。我就觉得这个当中你有很多设定在那里设定,就是说你稍微大家负责稍微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你有很多预设在里面,那么你有这样一些预设在里面的话,这个事实是不是就像你说的这样的话,别人就有一个提问在里面了,因为全部都是经过你的预设过滤过的,这些东西你呈现呈现在文本当中都是你过滤过的材料,人家就不得不怀疑你这些东西是不是经过你的处理是不是符合真实的情况。


程老师:


1.好好的去想一想怎么提升你语言表达,提升层次性清晰性和生动性。


2.社会排斥理论,用它去思考学校的处境,把这个学校放到东西湖区的,包括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这个学校它在内部它是排斥差生的,但是在这个学校它处在教育系统中,他又是被系统排斥的,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角度思考的。其次是教育政策的排斥,这所学校恐怕是处于最塔底的一种状态。所以在教育系统中它也是处于被排斥的一个地位。


所以首先要把这个学校把这个学校的特征把它描述清楚,然后才能够真正的去去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结构。


3.制度性自我排斥,要有动态的循序渐进的一个加深的自我加深的过程。我觉得你要做大论文,要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你必须就要加入个案研究。


4.我觉得你还要更深层的去挖掘机制,把学生的表现,语言、交往等表现出来。其次是对家长有没有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他是不是也被矮化了。


5.论文写作要跟其他的文献是吧,要有一个对话一个回应。



二、丁灿同学领读文章《全面提质背景下初中学校是如何实现课堂变革的——基于对10位城乡优质学校校长的深度访谈》


论文介绍: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以及评价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陈金平:


1.一篇很规范的用扎根理论的这样的一个质性研究的文章。他前面那种理论分析,包括他的文献,这方面做的确实也很扎实,我觉得也是值得我学习的。理论基础或者说一种分析框架交代的特别的具体特别详细,然后把背景包括研究问题怎么形成的,他确实做得很扎实,然后他后面那种那个图,我觉得那个也是很有意思的,它就是构建出一个模型,然后这个模型用这种图来表示也是很直观的。最后他就是进行了一些分析,对这个图的它的运行的机制进行了一些概述一些分析,然后最后提了一些建议。


2.疑问:模型怎么来的,交代的不是很充分。


3.样本代表性不规范。没有说饱和原则。只说了选10位,江浙地区在课堂教学方面改革有比较成他认为是比较成功的10所学校的校长,我觉得他样本的代表性,反正有不是那么规范。


程老师:


1.文章比较规范化。表述的这种可视化应该是值得学习的。以后写论文尽量把复杂的话语,能够用相对比较简单的表格或者是图或者模型图,能较容易的将观点能够提炼出来,这样做将复杂的东西弄得简单化,考验我们的就是思维理论概括能力。


2.江浙地区、10位校长的问题。江浙地区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不一定要找全国的校长,这影响的只是可推广性而已。10个校长是不是达到了样本饱和原则,这个的话显然肯定是如果要是能够更多肯定更好一些,这里它指的是目的抽样方便抽样,这不是最关键的评价标准,对质的研究的话,重要的还是你的理论的新发现,你的观点的启发性,即使你的样本稍微的有点偏少,这可以理解,可以原谅。


我觉得大家有的时候也不用太过纠结,比如说你做个案研究,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你们始终要记住做质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深度,能够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要具有典型性,能够挖掘到比较典型的东西。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度,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做的比较好,一个典型性,第二个深度原则,这两个用的比较好的话,那么即使你只研究了一个个案,也是做得很好的,如果你即使这2个方面你没有把握的很好,你即使弄100个,其实大家觉得也还是表面化。


这一点的话大家也可以灵活把握,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当然还是能够多样化比较好一点,能够达到饱和原则比较好一点。但是如果有时候你比如说时间很有限,能够接触到的资源很有限,所以这个时候的话我们也只能够要有取舍。所以这是我刚刚对大家的疑问,我做的一个一点回应一点回应。



杜佳慧:


1.对于我来说,本文的主要亮点在于通过资料的整合有效的且真实的回答了问题,即如何实现课堂变革,原本以为将会是很完美的建构,但却看到了各个校长所作出的尝试,有努力又有反思,很真实。


2.其次就是,文章不仅提炼的6个核心要素,还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构。突出重点。然后是论述中增加举例,使文章通俗易懂。


3.最后是文章最后是对总结的总结,是建议也是升华,是在总结校长的优缺点时总结出来的。(但在这三点的来源虽然与前文有一定的关联,但论述的时候没有体现出来)


程老师:


最后一部分其实跟前面有点脱节,小结和建议部分跟前跟前面的它的研究分析它其实有点脱节,这点确实是存在的。


罗艳华:

1.理论分析和建构还是挺好的,但他的研究设计我觉得可能是有缺陷的,仅是从校长的角度,从校长访谈校长怎么来陈述学校怎么做的。这样收集的信息怎么样比较片面化,只从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主体的角度去收集信息数据,那么这种解释力度可能是不够全面的。

2.模型建构的来源是什么?以及每一个每个小标题它的这种解释都没有解释得很清楚,比如教师动机是什么,只是讲了概念,完全没有一个论证,没有一个演出就直接把教师动机摆在这个中心。还有校长们都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到底你要说的价值取向是指什么。变革抓手,这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语言,课堂教学变革的这样的一种专业性不太够,它就是每一个二级标题的这种解释,这种论证都很比较浅,我觉得就不够深入,逻辑关联性也不强,这是它的一个主要问题。

3.第五部分的建议完全和他的模型是对不上的,比较简单。


刘晶:

我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像这种扎根理论这种大量的工作,然后得出这种理论,他的说服力,还有他的这种适用性怎么样?这个深度或者是它的说服力似乎是不匹配的。


程老师:

这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有关系,但是这一篇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的理论建构好,这篇论文的问题在于这个材料来自于校长的访谈,而且访谈提纲也很简单,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比如对10个学校本身也不了解,会遇到什么样的矛盾,教师有什么反抗,给了教师什么资源全都不知道,最后只能这么简单的建构一下。


付东兵:

这篇文章对我们学质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向我们示范了怎么做这个质的研究的流程,作者研究方法掌握的还是挺好的,写作也是层层推进证明论证的过程得出结论,整个过程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都做得非常好,是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研究工作者。

疑问:针对的阅读对象可能不一样,论文的价值也会不一样,如课堂变革是中小学教师做的,与校长的关联不大,访谈校长不能很好的解释,其次是论文中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没有介绍的很好,实操意义不大。


廖思伦: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扎根理论,若将扎根理论去掉,就成了平平无常的论文了,所以我感觉理论选取与运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写作技巧。


卢老师:

现在做实证研究的研究者比较少了,我们应该更加的鼓励大家,包括我自己更多去做这种实证的研究。


程老师:

1.笔者来代指我,在论文写作使用。转述的话,就不能说笔者了,就用研究者即可。

2.大家发现其实很多的研究都是有问题的,所以自己的小论文在沙龙里面指出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其实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大家批评都觉得自己的文章没有价值了,因为这个研究确实是很少有完美的,第一个研究本身它就不完美。第二个就是在我们当前的这样一种比较浮躁的这种状态下,做实证都已经不容易了,研究者能够沉下心来,能够做更深入的文章确实还是有点难。在国外的话,它可能只能被看作是一种预研究,叫 Primary,是那种预先在你正式研究之前的一个预研究,而正式研究的话,肯定要做一些个案研究,更深度的访谈,做一些系列主题的探讨,甚至可以把它发展为一篇博士论文,这样的话可能会更好一些。

总之,我们看到很多文章都是这样子的,方法很规范,思想很表面很表层,所以创新也很匮乏,这种典型的文章都有这种表现,但是目前的这种状态,大环境又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也确实求全责备很难,但是我们确实我们在做论文的时候,在做研究的时候,还是要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来要求自己。但不能说因为我们整个的学术研究学术圈的比较浮躁,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论文精益求精的这种要求。毕竟你的研究和论文在你能力和时间经历所许可的范围内,还是要把它做得更好。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九次读书会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七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