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十一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4-06-10 浏览:







20246919:0021:40

主持人:韩其昌

参会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及硕士生,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1. 毕业论文写作进展汇报;汇报人:付东兵

2. 小论文汇报:《社会性与个体性:日韩德育现代化过程的德育目标审视》;汇报人:王琇



议程一:博士生付东兵汇报毕业论文进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校与农村社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z县的调查》



一、分享环节

博士生付东兵对论文大纲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析框架、以及目前论文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

目前写作阶段:调研前准备

核心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从系统论与协同理论的视角,研究归纳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分析学校系统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同时,基于对湖南省z县的调查,发现两者协同发展面临的困境,通过扎根研究,提炼具体的影响因子,并探究深层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与策略。

理论基础: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协同发展理论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和扎根理论

文章框架: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1.1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目标与价值

1.2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1.3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研究框架

l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主体分析

l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

l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要素分析

l 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结构模型

第二章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2.1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

2.2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实逻辑

2.3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第三章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实考察及扎根分析

3.1 调查对象与调查工具

3.2 资料编码与整理

3.3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要素的扎根分析

第四章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困境分析

4.1 调查设计

4.2 调查问卷的编制

4.3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困境分析

第五章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调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农村学校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二、讨论与建议环节

博士生陈嘉杰:政府和学校的协作向来比较紧密,本文中相反的结论从何而来?另外,“村贤”在当代农村社会是否仍然存在,对他们的访谈是否可行?


付东兵回应:本文中的结论是从历史梳理中得出来的,低程度和中等程度的协同在历史上出现过;村贤目前还是有的,本文意在从中找到几个代表征询其对乡村教育的建议。


陈嘉杰回应:那么如何理解当前社会中政府、学校、社会其它方面相互扯皮的现象?(如安全问题,暑假溺水学校负责)政府的责任为何要丢给学校?目前是否存在政府对学校的过度干预?


付东兵回应:政府、家庭、社区甚至企业在一些问题中都要负起责任。权责的分配要制度化,仍然以安全问题为例,权责分配问题仍然在本文的框架范围内。


程老师回应:政府的表述方式不确切,比如“乡镇政府”“教育局”等,需要把有关问题界定得准确一点。要把政府、学校等多方的责任厘清,防止越位、错位,合作不代表相互越位、错位。


博士生刘晶:

1. 理论基础部分,总结得不够细致,语言显得比较宏大,和研究内容的结合不充分;

2. 研究框架部分,拆解核心概念时从内涵拆解,而不要从外延拆解,“政府”“学校”等主体可能并不合适,也不够全面,从“协同发展”这一概念包含哪几个要素来分析或许更合适。

3. “主体”“机制”“要素”这样的划分方式是并列的,但是有很多交叉,目前存在拆解出的核心概念重复、逻辑不一致的问题。

4. 第二章目前计划写的三节逻辑不顺,“动态过程”可以放在历史经验里面,也可以放在现实逻辑里面,独立成节可能有点问题。


博士生廖思伦:为什么一定要提“农村社会”?从本研究来看,“农村学校与农村社会”和“农村学校与社会”似乎区别不大。


付东兵回应:这一问题还需要不断思考。


程老师回应:付东兵原先写的是“农村社区”,“农村社会”和“社区”有很大区别,“社区”有城市特征,所以改成了“农村社会”。农村社会有许多独特特征,比如乡土性、熟人、人情等,改成“农村社区”体现了学校和学校所处的农村社群在地化的协同发展。


博士生卢迎丽:

1. 本文需要增加“核心概念”的论述。

2. 本文要把重点放在论述学校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上,本文中历史层面的梳理和现实层面的调查需要增加衔接。

3. 本文第三章的动态图如何生成?(疑问)

4. 本文用三章内容写现实情况,是否篇幅过长?可以把问题嵌入其中,同时整合调查方法的内容到一节内。


博士生娄琳琳:

1. 本文没有清晰交待“多元共治”的理想状态;

2. 本文中的“机制”结构图是一种层层剖析的递进状态而非本文试图表达的逻辑,模型中“主体”“机制”“要素”的安排似乎不能完全融入“机制”图中;

3. 协同度“低”“中”“高”当中,“高”的那种状态是应该聚焦学校和其它主体之间的关系,还是应该如本文一样留意每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扩充太多内容是否容易论述?


付东兵回应:学校和其它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本文要表达的重点,下一步拟修改。


卢老师:

1. 仅从结构上看,本文的重点不明确,没有突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是在谈“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如果要说“学校与社会”,那么“社会”不止包括政府。可以考虑换成“学校与政府”,但是切口太小不利于收集资料。

2. “协同”的目的是什么?“协同”是一个手段或者途径,其重点可以是学校(教育),可以是社会,本文的取向是着眼于教育还是着眼于社会发展?

3. 注意社会整体背景。农村学校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在我国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本文调研的是中部地区,是否需要限定一下地区?另外,注意一下以下两个问题:农村学校的问题和城市化密切相关,这一点需要在文章中进行分析;“乡村振兴”的政策在文中也需要体现。

4. 政府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同一般的角色,因此本文写“学校与社会”却看起来像“学校与政府”,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本研究的内容显得略有点“纯粹”,和实际情况不够贴合。


付东兵回应:会加以改正,不过目前有一个新现象:乡村在塌陷,乡镇却仍然在繁荣。经济文化在发展,教育却没有发展。


卢老师回应:乡镇差异确实很大,所以可以界定得更清晰一点,在乡镇做的研究还是在村中做的研究?


程老师:

总体上肯定了现在的工作,并提出建议:

1. 卢老师所说的城市化、乡村振兴等问题,确实十分重要,这篇论文应该在写作过程中突出这一点,不仅仅把它放在研究背景中。本文需要呼应时代的变化,回应目前对“乡村”的争议,写明“协同发展”的目的和价值。

2. 结构上,第一章和第二章可以注意:第一章是否就可以把协同发展的“历史样态”梳理一下?

3. 图表绘制:画得比以前更清楚了,但是三个要素有点像是平行的、割裂的,在论证时又有可能被认为是交互的,举几个例子:要素整合的过程中可以没有“人”的存在吗?图表最底层里面,“信息”和“资源”可以合并吗?“要素”就是协同发展过程中有基础性意义的东西;机制指的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把要素和机制讲清楚即可。另外,几个主体的存在、类型划分需要深究,例如企业、社区到底有发挥作用吗?“乡贤”归在哪一类?

4.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为了研究什么?不要仅仅把扎根理论的研究仅仅达到“要素”下面有几个子要素这一步(搭出来一个框架),要看到这些要素的存在状况、生成过程;问卷调查的研究可能会泛化,建议用个案研究取代问卷调查。例如,以乡镇为例的话,能否试试找个乡镇学校,挖掘互动机制的实现过程(深度)。现在总结出来的几个机制可能有不合适的地方:评价、激励,现在真的有吗?就是因为这些缺位,现在的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才会是弱关系。例如,我们可以找一找在现在的农村教育行政系统中有没有反馈机制,而在本文所描述的学校—社区横向合作关系里加入“评价”“激励”就似乎不是很合适了。

另外要完善调研的工具。建议再组织一次小会讨论一下。



议程二:王琇汇报小论文《社会性与个体性:日韩德育现代化过程的德育目标审视》



一、分享环节

本文摘要:

社会性与个体性反映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双重诉求,二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呈现出不同时期德育目标的价值追求。总体来看,日韩德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德育目标经历了从一元主导、二元割裂再到二元融合三个时期;德育目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取向,而个体性随着德育现代化进程的深入逐渐得到关注与重视。结合理论依据和日韩的实践经验,我国迈向德育现代化要正确认识德育在社会性与个体性二维目标上的不同任务,须建立以个体性为基础、社会性为目的的德育目标结构,在实现二者融合互构的基础上助力德育现代化进程。


二、讨论与建议环节

博士生娄琳琳;

1. 引言的第一段:表述不是很确切,感觉写出来之后有无引言区别不大;

2. 关键词:德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

3. “割裂阶段”一部分内容有矛盾,作者想要表达的德育的发展趋势和在汇报过程中说表述的不同,建议核对;

4. 文章主要写了日韩的“共同点”,试着扩展一下不同点,或许有独特的启示。

5. 启示部分:有点不够,本文似乎想试图调和社会性和个体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二者的关系没有写明;

6. 结合我国背景谈教育,考虑国情;

7. 摘要最后一句看起来想往社会性倾向上走(个体性是基础、社会性是目的),但是“目的”和“目标”的划分不够清。


博士生陈嘉杰:

1. 现代化是现代性重构的过程,解释现代化确实是一个难题,可以以某些国家的情况来界定一下“现代化”。

2. 本文有点像教育史类的文章,在解读“爱国主义”的某些名词时,要考究历史时空的特征(如日本的政治制度究竟是怎样的、日本的历史怎么样发展的),这决定了如何解释名词,如“忠君爱国”。

3. 时期的划分需要进一步说明原因:是过去有人这么说,还是作者自己发现的?

4. “战后美军进入日本”这样的表述,可能有知识性错误,比如明治维新才是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开端。


博士生付东兵:

比较教育类的文章最好把落脚点放在观照我国,本文缺乏我国的经验启示,不够系统,应该专门列一部分。


本科生韩其昌:

1. “二元割裂”部分可以改名;

2. 加强文献综述;

3. 丰富一下论据。


博士生卢迎丽:

1. 理论切入点:现代化如果讲不清可以拿掉,但是社会性、个体性应该说明白;论据要更充分,同时又要说得简练、清晰;

2. 最后的共性探索部分,要加入一部分价值判断,呈现自己的观点,引入自身的思考,有逻辑。


卢老师:

1. 道德的矛盾是否是个体和社会的矛盾?本文的写作似乎想把道德的冲突放在个体和社会之间上,不知是否合适。

2. 本文试图想说明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意识的形成、演变过程,虽然这个和德育有联系,但是不确切。只讲公民教育似乎会遗漏很多其它方面的东西,例如传统道德等等。此外,本文着重于政治对公民意识形成的作用,但经济、社会方面略显缺乏。

3. 为何选取日本和韩国?两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典型性不好确定,且近代至今两国的情况也比较特殊。


程老师:

日韩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从他们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上,可以获得对我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启示。东亚文化圈的传统有共同点,强调服从、集体,但日韩的教育实践却体现了充分的自由个性,且成效显著,因此研究日韩的教育有一定的独特意义。

建议:

1. 参考卢老师意见,建议加强理论探讨;

2. 阶段的划分:政策出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日本的德育政策调整其实总体上还是循序渐进的,美国占领只是历史上的一个意外。本文的阶段划分需要调整,克服“钟摆性”倾向。

3. 本文现在的写作像教材编写,行文逻辑其实最好要以问题为导向:二战之后日本德育政策要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秋季第二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十次学术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