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秋季第二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4-08-12 浏览:





2024年秋季第次德育小沙龙会议记录


202481119:0021:30

主持人:卢迎丽

参会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及硕士生,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读书分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汇报人:王健怡、吴静仪

沙龙纪要:


议程一:硕士生王健怡领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宋朝


一、宋代政府组织

l 宋代中央政府

宋是五个朝代里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政治制度上最没有建树的一环。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宋之于唐,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因循承袭)

l 相权之分割:相权的低落

政务权:三省中只有中书省(政事堂)在皇宫里,收到皇帝的旨意。

军事权:中书省不再干预军权,枢密院掌管军权,与中书省对立。

财政权:三司分管,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经济出纳)。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置三司条例司,想将财政大权重新掌握到宰相手里,但变法失败,司马光仍沿袭旧制。

用人权:设“考课院”。东院主文选,西院主武选。宋初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而添设。


l 君权之侵揽:君权的提升

宋太祖赵匡胤的登基过程: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个殿前都检点,结果陈桥兵变,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对自己的得位有一种自卑感。为了防止别人也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因此将相权分之又分、防之又防;加上唐后期,皇帝被大臣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间,完全没有了皇帝的尊严,易启皇帝与宰相之间猜嫌。

政府最高命令“皇帝诏书”:宋代最后决定权在皇帝,而不在宰相。皇帝不仅有同意权,而有参加意见权。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熟状拟定”),皇帝只亲览了再纸批几句。而宋初,宰相为避嫌,想写一劄子(提建议)送由皇帝决定,所谓“面取进止”,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

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


l 宋代政府组织

谏垣与中央之水火

宋代监察制度沿袭唐代,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其首脑为御史大夫。御史台的作用就是纠察百官。谏官的主要作用是向皇帝提出意见,宰相不好向皇帝直说的话,就由谏官来说,相当于是宰相的唇舌。在汉代、唐代,宰相是有权任命谏官。

到了宋代,台谏合一,谏垣独立,没有长官的管理,即宰相无权任用,任用权落到皇帝手里。于是,谏官的职责就不在于规劝皇帝,而成了纠绳宰相。如此,谏官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宰相说东,他们就说西。且贬职得越狠、处罚得越厉害,他们的名气也就越大。一旦蔓延开导致国家很多政令无法正常实施(后世所谓的清议)。

台谏合一最终结局:宰相所代表的政府,又要面对御史台的纠察,又要抵挡谏官的清议,因此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也是由于清议给的压力太大。谏官与宰相分庭抗礼,发表反对政府的言论,政治风气也随之混乱,使积弊日深。


l 宋代地方政府:中央过度集权,地方贫弱不堪

宋代地方政府分三级:最高一级为路(20),中一级为府、州、军、监,最低一级仍为县。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各将官的兵权被削,不准再管地方民政,地方的事情另外派文臣管理。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这些知州、知府,本身另有官衔,都是中央官,暂去管理。

唐代州县,只要奉承一个上司,即观察使;而宋代则要奉承四个上司,即帅(安抚使,掌兵事民工)、漕(转运使,掌财赋)、宪(提刑按察使,掌司法)、仓(提举常平使,掌救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最为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中央去。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用人集中在唐代早已实行了。惟其地方贫弱,所以金兵内侵,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


l 宋代考试制度:大体沿袭唐代

应考对象转变: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应考的还是门第字第。宋代除吕家、韩家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

制度逐步严密: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到中央时,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宋代为了防止作弊走后门,宋太宗赵光义同时使用糊名法和誊录制度。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有时反得不到真才。

考试内容转变:不考诗赋,考经义。

考试结果:及第即得美仕,出现“冗官”现象。

宋代赋税制度:沿用唐代两税制(每年夏、秋各交一次税;征收按财产而不按人头)

宋代的差役法:差役法就是轮差服役,老百姓以家庭为单位,按照男丁的数量和财产的多少轮流服役。现象是:整个国家,有的人服差役,有的人不用服差役。如此时间一长,社会开始扭曲。比如,有些民户不生产或者减缓生产,让自己躲开那个派差的“冤大头”;有些民户要么离婚变单身、要么出家当和尚......

王安石变法——免役法:政府规定,叫地方出钱,每家摊派。如此可免地方上私家为政府办公差破产之苦。免役法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不再有力役了,人口也不需再详密计算。一个国民只要没有田地,不应科举考试,不犯政府法令,甚至他终身可以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


l 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宋代军队分两种:一称禁军,一称厢军。宋太祖在军队中挑选一批精壮的,合标准的就送中央当禁军;不合标准的,留在地方做厢军(并不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

宋代立国的国防背景:宋代立国之时,没有国防。

宋代国防的尴尬局面:养兵是为了打仗、国防,宋代养兵却养出了不敢打、不能打的兵。

不敢打是因为国都开封的地理位置不利,一旦开战只能胜不能败,否则国都被迫。整个国家都会动摇。

不能打是因为宋代国防目的使然,宋代国防的核心还是防守性的,不敢出动进攻;加上宋代重文轻武,不敢给军队、军人放权,避免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因此兵越养越多,又不重视,逐渐造成了“冗兵”的局面。

l 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国防需要的资源无非是铁与马,恰巧在中国的地理形势下,马出自东北、西北,一个被辽人所占,一个被西夏所占,铁矿也多出自东北。王安石变法期间推行保甲、保马法,让百姓领官府的马回去养,平日里当作牲畜用的马,加上在温湿的环境下,又养不好,容易病死,死了又要赔钱,百姓苦不堪言,因此保马法成了一种苦政,这种马即使上了战场,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总而言之,宋代若能出一个大有为之主,就国防根本条件论,只有主动以攻为守,获得胜利才能立国,才能讲其他制度。宋代的国防是偏防御性的,不敢主动出击,稍稍出击吃了败仗,又不得不去签和谈协议,弄得宋代左右为难;但反过来看,政府重文轻武的政策,倒是使五代十国逐渐没落的文化慢慢复兴了起来,比如宋代理学的兴起。军队虽未整理好,而文治方面仍可复兴。


l 总结

政治制度——有事无政,没有建树

考试制度——逐步严密,有瑕初心

赋税制度——制度改革

兵役制度——积弊重重,神仙难为(兵不堪战、战略资源匮乏、尚文轻武)


议程二:硕士生王健怡领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宋朝


明朝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期。

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p103


一、明代政府组织

(一)明代之中央政府(有卿无公,互不相管,皇权独裁)

七卿:六部+都察院(弹劾纠察)

九卿:六部+通政司(输送奏章)+大理院(平反冤案)

三法司:刑部尚书+都察院+大理院

明太祖废止宰相,一切大权集中到皇帝。


君权的部分节制:

九卿廷推、廷议、廷鞫jū——大官推选、大事公决、大案公审

六科给事中——专家智囊团参加审核并发表意见,较受尊重


(二)明代内阁制度(皇帝的顾问团,但官阶低)

内阁大学士——皇帝的秘书,分布在四殿两阁,官阶五品

职责:顾问、“传旨当笔”

唐代

宰相拟定政令,送皇帝画敕;

宋代

宰相向皇帝上札子,皇帝批改后再正式拟旨;

明代

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







例子:张居正——以相体自居,名不正则言不顺。

皇帝精力有限,一旦消极怠工,内阁和太监便趁机得权。


(三)明代地方政府(省区制度、监司官和督抚、胥吏)

1.省区制度(行省制)

在金元两代,开始有行中书省,也就是中央宰相府的地方分部。目的在于过问地方政事,节制地方权力,控制地方军事。

在明代,行省长官改为承宣布政使,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





二、明代考试制度

三、明代赋税制度

黄册(户口)和鱼鳞册(田亩)

民间舞弊取巧层出不穷,土地兼并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四、明代兵役制度

卫所制度(较唐代府兵制相差不远)

大的兵区叫卫,小的兵区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遇出兵打仗,由朝廷派一个将军,叫做总兵官,所带的便是卫所军队;战事结束,总兵官把兵权交出,军队回归卫所。平时卫所军给田自养,不用付税。


总结:

钱穆先生认为,明代的政治制度大大地退步了。

1、中央政府:废除宰相制,皇权独裁。但皇帝用力不足,又会导致内阁越权,太监干政。

2、地方政府:明代重视中央官员对地方官的管控,在地方设立督抚、三司、分司,对胥吏秉持流品之说,地方行政效率低。

3、考试制度:进士和翰林成为政府储才养望之阶梯,阶梯之内其标准僵化为八股文,在阶梯之外则缺乏机会,。

4、在赋税上弊端丛生,在兵役上,太平良久,精神松懈,装备落后。

问题:中国人重法,所以要进行治法。


议程三:讨论与建议:

陈嘉杰:

1. 宋、明的制度并不是像钱穆讲到的全然负面

2. 对制度的评判要考量政治背景

3. 制度的选择是基于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产生的

4. 任何朝代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所以要立足于所处朝代的背景来对所设置制度进行评价

5. 权力制衡是制度建设的线索,如: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不满,来抬高宦官地位来制衡文官集团

6. 西方的民主与中方的民主并不一致


卢迎丽:

1. 从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初期建立后,开始走向完善、衰落.....印证着制度发展的趋势

政治:皇权加强--(稳固统治、皇帝成为最终决策者--制度成为协助皇权治国的工具)

考试:完善、标准化、严密化(选才,选才与养才;八股文初衷是善的;)

2. 不同的时代、不同政治环境,有着不同的制度革新方式,也会遇到不同的阻力(时代性、地域性)

核心的行为主体——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

最强的动力:中央的支持--没有变化

最核心的阻力:

宋朝:谏官的泛滥--皇帝支持不起作用;当代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正式的言路闭塞(投诉、走访等),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明朝:名不正--依旧是‘中央集权’的格局,授权(试点、规划、非正式的风向支持--规避风险)

3. 影响制度选择的因素,囊括在结构、行为的框架之中

结构:政治环境、政治制度设置、关联制度、社会惯习(宋朝的祖训)

行为:知识水平、企业家的身份、投机性行为


娄琳琳:

1. 钱穆通过两条解释路线:政治来源的平铺化(科举)、政治力量的集中化(为皇权服务),通过制度来联系起来;

2. 政治大环境(人才的能力被束缚)、制度小环境(制度繁密)限制了制度的选择

3. 制度创新需要:人尽其才的民主、制度化的民主


王琇:

1. 钱穆先生对科举制度并没有全然批判,肯定了翰林院的设计


卢旭:

1. 应该多读历史,注重历史

2. 阅读历史的方式:

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人站在当代立场上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思考钱穆先生对宋明制度的评价)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人会对其做出定论性评价,外国史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更为个性化、多元化

3. 要以一种全面的视角看历史,要关注教育史,要多关注经济、文化、教育制度,而不应过分关注政治制度;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秋季第三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4年德育所春季第十一次学术小沙龙